俞敏洪談教育:人工智慧+教育是大勢所趨

01

俞敏洪對未來

教育發展的展望

“人工智能的發展,在教育上的應用比用在世界上任何一個領域都更加有效……凡是用人工智能,包括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在學生學習進程中,做一些不可修改的記錄,這一類的東西只要方向正確,新東方都會進行投資”,在乂學教育松鼠AI的品牌發佈會前,俞敏洪接受記者採訪時,毫不掩飾對於新技術的熱愛。

從2011年開始,作為國內教育培訓領域的第一帝國,新東方開始在投資領域施展拳腳,迄今為止,已投資的企業逾30家。其中,達內教育、尚德教育均已上市。在人工智能領域,俞敏洪曾先後以個人名義與新東方名義,對乂學教育進行了兩輪注資。

“我在新東方一直灌輸一個理念,就是未來機器教學一定會代替人的教學”,俞敏洪說,雖然他對AI一竅不通,但他堅信在教育領域,AI將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

02

教育與醫療

是最適合應用人工智能領域

俞敏洪談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是大勢所趨

當前,AI+教育的浪潮如火如荼,51Talk、Vipkid、洋蔥數學、小伴龍、英語流利說等諸多互聯網教育領域的玩家,都迅速在AI領域跑馬圈地,試圖用人工智能變革傳統的教育體系。

新東方也不例外,俞敏洪坦言,學習是一件苦差事,儘管大家都是圖讓學習變得快樂,但把知識學會依然並非易事,所以需要人機結合。對此,俞敏洪給出了兩點舉證。

首先,科技與技術的發展一定會推動教育加速進步,這件事情在過去十年已經得到了良好的證明。從互聯網教育從互聯網開始,教育就已經不斷的進步,開始取消學習的邊界,現在人工智能的興起,使孩子的學習和學習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人工智能技術,用在教育上都比用在世界上任何一個領域都更加有效。比如說語音識別技術。

“其實我到現在,都不太敢開口說英文,因為我的語音語調並不是很標準”,俞敏洪笑談,“我的口語有一些家鄉口音,上大學的時候遇到了很好的老師一直給我糾正,糾正了幾十遍之後我依然說不好,就想還不如死了算了,很尷尬。但如果是人工智能來教,我想學生的情緒可能就不會那麼尷尬”。

此外,教育的發展也能推助推科技應用的進步。“任何科技的發展只有應用才能成長,尤其在人工智能領域,需要大量的數據來做支撐。而在所有的領域中,教育與醫療是最容易跑出數據的,這是兩個每個人都要涉及到的行業”,俞敏洪坦言,新東方擁抱人工智能,具備較強的數據優勢。

以與松鼠AI的合作為例,俞敏洪來佐證二者互助的形式,“未來新東方學生的學習,包括學習狀況和學習方式,通過鬆鼠AI的體系,能夠快速的分析出來,助力於新東方學生的學習。同時,通過新東方大量的應用數據,也能使松鼠AI的體系跑得更通。這也是互相支持、互相幫助的過程”。

03

投入15億促教育升級

這些項目一定投資

此前,在今日頭條的教育行業未來峰會上,俞敏洪曾表態,新東方已計劃在技術+教育等方面投入15億,以促進教育升級換代,和教育科技的發展。

大力倡導人工智能的發展,並不代表否定地面教育。俞敏洪坦陳,在未來3~4年見,地面教育依然是教育培訓市場的主流。新東方亦有全人工智能的系統,在教學過程中,俞敏洪發現,不配備專門的老師,這樣的教育模式依然行不通。

俞敏洪談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是大勢所趨

首先,人工智能與線上教育,哪怕發展的再快,大部分的科技應用依然和地面機構結合才能完成,學習自覺性,必須靠地面老師監督。其次,家長希望有人來幫助承擔孩子學習的責任和壓力,多數情況下只能通過地面老師完成。“你沒有辦法把一個機器擺在孩子面前,對這個機器說,孩子學不好,你要對他負責,但是你可以對一個老師這麼說”。

在俞敏洪看來,人工智能輔助教學的體系必然必不可少,但如何在人工智能的體系之下,形成一整套輔導監督孩子的體系,是更為重要的東西。

新東方具有地面的人工智能產業化應用,未來,人工智能將主要輔助地面學習,不會完全取代地面教育。“學生往往不知道哪裡不行,通過智適應學習系統,幫助學生診斷並配置適應內容,讓他解決自己的弱點,這種事情確實是智能化能做到的。松鼠AI落地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關於新東方投資的方向,俞敏洪表示,凡是用人工智能,包括所有的科技手段,大數據、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區塊鏈,在學生學習進程中,做一些不可修改的記錄,這一類的東西只要方向正確,新東方都會進行投資。

04

教育培訓難以一家獨大

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

《2016-2022 年中國教育培訓市場競爭格局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教育培訓市場CR3為3.26%(業務規模前三名的公司所佔的市場份額),CR5為4.17%(業務規模前五名的公司所佔的市場份額),市場規模大且分散,是教育培訓市場的特徵之一。

“新東方再厲害,現在也只佔到中國教育總領域約2%的市場規模,好未來也不足2%,所有機構加起來可能都不一定能形成一個壟斷機構”,在俞敏洪看來,儘管每一種新的教育形式的出現,都會有新的獨角獸跑出,但對於中國市場而言,並不會是一家獨大,“在中國,一般是3-5家最牛,10-20家陪伴,地面的教育更加分散,尤其是K12的輔導,在中國加起來至少二三十萬家”。

故而,在這種市場形勢下,未來中國的教育市場,合作一定大於競爭。“我們做地面教育、線上系統也好,一定會迎來未來明顯的方向。

地面和線上的完美結合,人工智能和老師教學的完美結合,這種教學的完成,才能夠使孩子的學習進步、情感成長,個性和人格的發展,得到全面的成長體系,未來教育領域合作一定大於競爭。即便松鼠AI具備自人工智能的優勢,他們依然在地面佈局,繼續利用地面的力量,使他們的系統快速的鋪設和應用”。

除新東方外,與之齊名的另一個教育巨頭好未來,同樣將2018年的重心放在了智能教育上。今年初,好未來宣佈與斯坦福合作成立腦科學實驗室,深層次地去觀察、追蹤和診斷大腦,進而研發更有針對性、更準確的學習能力評價系統,在科學指導下設計出相應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