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知识大汇总

1、道历

道历是道教的纪年方法,与现今普遍流行的公元纪年法不同,道历以皇帝纪元为元年,皇帝纪元为公元前2697年,而现在为公元2018年,现在换算成道历也就是道历716年。道历在历史上发生过一些变化,唐朝时因为老子是道教始祖,便将老子的生辰之年作为道历元年,但到了宋代又改回以黄帝纪元开始为道历元年。

道教知识大汇总

2、道教五仙

道教中将仙分为五等,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和鬼仙

3、道教三大祖庭

永乐宫,在山西芮城

重阳宫,在陕西户县

白云观,在北京

4、道教道士分工

道士中,最高负责人为方丈,也称为监院,监院之下有八大执事,分别为:客、寮、库、帐、经、典、堂、号。

道教知识大汇总

5、道教服饰

大褂: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道袍或称“得罗”(得读“朵”音),袖宽一尺八寸,袖长随身;

戒衣:袖宽二尺四寸,袖长随身,黄色黑边,;

法衣:花衣,或称“班衣”。

大褂是我们平时看到的道士着装,戒衣是道士受戒时所穿,法衣是经师上殿讲经时穿的衣服。

道教知识大汇总

6、道冠

黄冠,称为月牙冠或偃月冠

五岳冠,受过戒的才能佩戴

星冠,老修行拜斗时佩戴戴

莲花冠,又称为上清冠,高功才能佩戴

五老冠,为高功做超度时佩戴

7、道巾

道教有九巾,分别为“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九梁巾、浩然巾、逍遥巾、三教巾、一字巾、太阳巾”,道教虽有九巾,但是道士们却只取几种日常的穿戴,全真派一般为混元巾、庄子巾和一字巾,正一派一般为纯阳巾

8、道教外貌

道教有两大特点,一是身穿道装,二是蓄须留发。

道士身穿的道服也称汉服或唐装,道士身穿这些服装具有鲜明的特色。道士蓄须留发,是为了顺应自然大道,所以道士经常蓄须留发,与天地和谐。

道教知识大汇总

9、道教思想中的朔,电,望、晦

朔:每月初一

电:每月十四

望:每月十五、三十、十四为电。

晦:每月三十

10、道教接驾

在道教思想中,腊月二十五日是玉皇大帝巡天的日子,道教要举行“接驾”仪式,导师们一般在腊月二十四日的子时,也就是半夜时举行。

道教知识大汇总

11、《道藏》分类

《道藏》分为三洞、四辅和十二类

三洞:洞真、洞玄、洞神。

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

十二类: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录 、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赞颂、章表。

12、道教五岳

东岳泰山,在山东泰安

南岳衡山,在湖南衡阳

西岳华山,在陕西华阴

北岳恒山,在河北曲阳或山西浑源

中岳嵩山,在河南登封

天干地支,六十甲子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的,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为六十甲子。

为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道教知识大汇总

14、道教时辰

道教用十二地支表示时辰,每两小时为一个时辰,从零点道二十四点依次排列

15、六戊不朝真

六戊: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

在这些时候,道教不朝真,不烧香、诵经、不朝拜,不建斋设醮。

16、道不言寿

道教追求得道成仙,所以对修道之人,不要问其年龄。

17、三元五腊

三元:上元天官节(正月十五日),中元地官节(七月十五日),下元水官节(十月十五日)。

五腊:天腊(正月初一),地腊(五月初五),道德腊(七月初七),民岁腊(十月初一),王侯腊(十二月初八)。

18、十二黄道日歌诀

子午临申地,丑未戍上寻,寅申居子位,卯酉却加寅,辰戍龙位上,已亥午中行。一青龙黄,二明堂黄,三天刑黑,四朱雀黑,五金匮黄,六天德黄,七白虎黑,八玉堂黄,九天牢黑,十玄武黑,十一司命黄,十二勾陈黑。此亦即: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十二字黄道法。

道教知识大汇总

19、全真道士仪式

所有出家的人,度师要为其诵经,然后要向三官大帝报奏疏文,传达到太乙灵官的部下处。

20、道教教义

关于道教教义,《道德经》这么说:“尊道贵德。主张无心忘言,柔弱清静,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注重修行,分为真功和真行,真功即内修,其修持大略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宗。”

21、全真教兴盛历程

丘祖师从王重阳,以乞食度日。1191年后,他以栖霞县太虚观为中心进行传教活动,受到金章宗重视。他广结高官显贵,又大力拯救民众苦难,获得极大声誉。后来应成吉思汗之召,不远万里,西行到印度河上游成吉思汗行宫。成吉思汗曾数次接见他,元太祖询问治理天下良策,他回答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回答以“清心寡欲,无为清静”为要。劝不可杀人,禁止不孝和色欲,深得欢心。成吉思汗封他为神仙,授予道士免除一切赋税的特权,令丘祖掌管天下道教。1227年诏改太极宫为长春观(今北京白云观),赐丘祖金虎牌,由于成吉思汗的支持,后道侣云集,全真教大兴。主张修道者应出家,断绝一切尘缘,清心寡欲,即为修道成仙之根本。

22、塑像仪

道教对塑像有一定的规定,塑像的顺序按照次序为敬神仪礼、建造塑像、开光点眼,祭祀庆祝。

23、许愿与还愿?

许愿之前要沐浴其身,斋戒净口,在塑像前敬三炷香,在塑像前跪拜祈祷,许愿后愿望达成后要进行还愿,还愿可以做道场,奉献祭品,重塑金身,修缮寺庙等。

24、道教称呼

对道士可以称呼:道长、仙长、师兄、师父、大师、道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