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政府突然大开杀戒究竟是为了哪般

安倍政府突然大开杀戒究竟是为了哪般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 蒋丰

7月6日,在日本战后历史上,可以被称为是一个“黑色的星期五”。这一天,从清晨开始,日本各大电视台就播出已被判处死刑多年的日本邪教——奥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原名松本智津夫)在当天破晓之际被执行死刑的消息。接着,各大电视台犹如挤牙膏一般,接踵不停地播出被执行死刑的其他奥姆真理教骨干的名字,有的电视台还说:“这些都是刚刚办完手续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给人一种鲜活及时的临场感。前前后后,当天有7名奥姆真理教死刑犯被执行死刑。

一天有7名死刑犯被执行死刑,在日本历史上尽管十分罕见,但也不是第一次。人们应该不会忘记,1948年12月23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一天就对判处死刑的7名甲级战犯执行了死刑。相比之下,奥姆真理教死刑犯被处以死刑,是日本政府自开杀戒,将这些死刑犯比喻为“和平时期的战犯”也不为过。

安倍政府突然大开杀戒究竟是为了哪般

众所周知,日本邪教——奥姆真理教在东京的政治中枢——霞关制造毒气沙林事件已经是23年前——1995年的事情了。当时,有65人的生命被活活地剥夺,有6500多人遭受重轻伤。值得重视的是,这是日本战后第一起使用化学物质的暴恐事件,而且是有组织、有计划、、试图颠覆国家政权的极其凶恶的重大犯罪事件,不仅震惊日本,同时憾惊世界。事后,经过23年的审判,到2018年1月所有终审结束,共有190名奥姆真理教相关犯罪者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中包括麻原彰晃在内的13人被判处极刑——死刑。

问题在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什么会在此时如此大开杀戒?此举会给日本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首先,安倍晋三希望“平成年代的事情能够在平成年代结束”。1989年初,日本裕仁天皇病逝,其子明仁继位,日本的年号也就从“昭和”进入到“平成”。2019年,日本明仁天皇将主动退位,经历了30年历史的“平成”时代也将落下帏幕。这样,将平成年代发生的恶性事件在平成年代做一个了结处理,不让新的天皇和新的时代承载这个负荷,就成为安倍晋三政府的选项之一。今年3月,日本政府把集中关押在东京拘置所的几名奥姆真理教死刑犯分送到外地的几个拘置所,就为执行死刑做好了环境上的准备。也就是说,拒绝“负面承载”是这次执行死刑的动因之一。

其次,安倍晋三希望借此增加个人威望,能够第三次连任日本自民党总裁,并且持续担任日本首相,打造长期政权。2012年,安倍晋三“梅开二度”重新出任日本首相以后,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上都有强势动作,塑造了一个“安倍一强”的政权。在这样的基础上,安倍晋三主持修改自民党规则,在制度上为争取三任乃至四任自民党总裁铺平了道路。但是,由于森友学园、加计学园等“土地门”事件,安倍晋三在国会屡屡被在野党搞得灰头土脸,导致支持率下降,直接影响着今年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为此,安倍晋三希望极力转变这种状态,以“硬”的姿态赢取民心,保证自己三选连任。

再次,安倍晋三希望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打造抑恐环境。迄今为止,日本是一个死刑犯被执行死刑很少的国家。而奥姆真理教死刑犯的大量在世,不仅让人们对日本的死刑制度产生怀疑,也为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的环境产生忧虑。奥姆真理教的犯罪行为是在“宗教”的招牌下进行,同时又是世界史上罕见的暴恐犯罪。如果对这些死刑犯不执行死刑,国际社会就会持续质疑日本实际的反恐态度,势必影响东京奥运会。因此,把以首相身份出席东京奥运会作为政治生涯目标之一的安倍晋三,突然大开杀戒,看似偶然,实为必然。

尽管有日本媒体指出安倍晋三此举是日本战后历史上罕见的,但笔者以为这种强势行动还是有利于日本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更给日本国内以及国际社会的恐怖主义分子敲响了警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