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鋪開的軍備競賽——人工智慧武器

在電影《終結者》中,“天網”覺醒後肆意屠害人類。現實中,一段簡單的程序便能從網上分析出大量數據、甚至推測每個人的行蹤。如果被改造成武器,它的威力將遠超常規武器。人工智能無處不在,它將比核武器更加恐怖

悄悄推進的大國競賽

恐怕沒有哪個軍/事團體能夠抵擋得了人工智能的誘惑。

首先便是美國。奧巴馬時代,美國便搞出第三次“抵消戰略”,以發展“改變未來戰局”的顛覆性技術,人工智能便被委以重任,2017年美國投入費用超過120億美元!俄羅斯軍方也在推行一系列軍用人工智能技術。這方面兔子國也不會缺席的。據外媒報道,兔子國已將人工智能納入防禦系統,來提高導彈攔截準確性。

悄悄鋪開的軍備競賽——人工智能武器

如今,中美兩國正在人工智能上展開強有力競爭,兩國創業企業佔據全球一半以上。美國有谷歌、英偉達、亞馬遜、IBM、Salesforce,中國則有BAT、科大訊飛、寒武紀。今年,特朗普阻止了中企收購美國 Lattice半導體公司,這是一家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可以說,未來的人工智能,仍然主要是中美兩國的較量。

悄悄鋪開的軍備競賽——人工智能武器

走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科技公司

人工智能的開發需要大量的數據提供訓練,掌握幾億用戶的科技公司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它們的數據量是海量的,可以說谷歌等市場化公司的人工智能技術代表了全球最高端。AI軍備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些科技公司的態度。

悄悄鋪開的軍備競賽——人工智能武器

去年7月,馬斯克聯合26國的116名科學家和企業家,向聯合國發表公開信,呼籲禁止發展和使用人工智能武器,並其展開嚴格監督。

今年三月,谷歌3000名員工簽署請願書,抗議公司與美國軍方合作人工智能武器,迫於壓力,谷歌最終決定,協議在明年到期後,將不再續簽。然而,也明確表示將會繼續在涉及網絡安全、徵兵等其他領域與美國軍方開展人工智能技術合作。

軍備競賽之外,人類還面臨一個共同問題——軍事機器人是否有朝一日獨立並獨立裁決人類生與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