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盛宴食猛虎,清代菜譜透露出百年前連州的豪華美食

饕餮盛宴食猛虎,清代菜譜透露出百年前連州的豪華美食

清代連州菜譜

饕餮盛宴食猛虎,清代菜譜透露出百年前連州的豪華美食

饕餮盛宴食猛虎,清代菜譜透露出百年前連州的豪華美食

126年前,古城連州居民赴宴,都吃些啥?日前,連州的曹先生展示自己收藏的一張彌足珍貴的清代菜譜,揭開了古城酒宴的歷史迷霧。原來,清代連州酒宴上,不但食材豐富令人咂舌,美食陣容豪華,居然還能品味到老虎肉和猴子肉!

古菜譜列有二十八道珍饈

據悉,這份清代光緒年間的古菜譜是曹先生遊走鄉間偶得,雖然紙張已經泛黃,邊沿略有破損,但上面用毛筆字整齊寫著二十八道佳餚,起首還有“光緒十七年 十月初八吉日 開業大吉 穀雨酒莊菜橋”等字樣,可見這是當年一個名號為“穀雨酒莊”的飯店開業大吉宴請各方的一份菜譜,上列山豬肉、箭豬肉、老虎肉、猴子肉、黃猄肉、燉野雀等二十八道珍饈,多為連州山珍野味,涵蓋燉蒸煮煎炸燜等十八般烹飪手法。最讓人感興趣的是,菜譜中另列出跑堂、雜役等人數,宴席場面的熱鬧奢華可見一斑,這樣的規模肯定是在城裡無疑了,令人印象深刻。

清末戰亂 虎患成生態災難

連州自古是中原與嶺南交匯的通衢,這份古菜譜穿越126年的時光隧道,真實再現了清代連州人的日常飲食習俗和口味,也見證了連州豐富多樣的山珍野味特產,其中臘味食材系列源遠流長,至今仍是各地食客爭相品嚐的地方美味。

從菜單上看,二十八道美食中,食材除了常見的雞鴨魚肉,也有田螺、山兔、芒鼠、野雀等尋常野味,即使是山豬、箭豬亦不算稀奇,為何百獸之王的老虎會成盤中餐?根據連州縣誌記載,清末的戰亂以及匪患頻繁,大片田地荒蕪,作為湘粵交界的連州,山高林密,皆叢莽黑荊,豺虎伏焉, 再加上山洪自然災害等, 遂使虎患成為清代連州一大生態災難,秋冬更甚,當地老人口碑相傳,那時候深夜一定要緊閉城門,以防多虎傷人。每逢虎患成災,商賈不敢出行,官府會重金懸賞,僱請獵手進山打虎,因此,在一些大型宴席出現老虎肉也就不足為奇了,清代菜單赫然見虎肉上席,恰好是一份連州百年前原始生態環境的見證。

  黃猄在清末連州常見

至於菜單上的黃猄肉,當今已難見野生的,能吃到的也是人工繁殖居多。黃猄,為麂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而清代在連州算是常見的野味。這種膽小敏捷的動物,體長約1米,體重25~30千克,喜歡孤獨活動在林間灌木坡地,多在夜間或清晨、黃昏覓食,喜食果實、幼葉、嫩芽,有時也偷食農田作物如大豆、花生等雜食,受驚時能發出極為尖細的驚叫聲,當地人多喜獵殺黃猄,用沙煲燜煮,其味香嫩無比,傳說可安神補腦,有助睡眠。

不少菜式至今延續併發揚光大

饕餮盛宴食猛虎,清代菜譜透露出百年前連州的豪華美食

今天的人們,雖然未曾體會百獸之王的肉味,但琢磨這份古菜單,也會欣然發現,其實不少菜式至今得以延續併發揚光大。比如蒸田螺、爽牛皮、蒸牛肉乾、蒸泥鰍、燉龜蛇、蒸塘蚤、筍乾蒸雞等,依然是連州人百吃不厭的傳統美食,大街小巷,時常可見。這些食材是地道的連州土產,水裡遊的,山上爬的,物產豐富,百年不衰。比如牛肉乾,其肉一定要脊樑肉和肘子肉,炭火是要取乾透的雜木,微火慢燻,烤出的肉乾黃而不焦,香味四溢,再將肉切成薄片,拌以辣椒、豆豉,今天的做法與清代並無二致,品起來肉汁鮮美,回味無窮。

酒宴文化也與時俱進,去掉了封建糟粕,取而代之是文明敬酒、“光盤”行動。百年滄桑,鉛華洗盡,變幻的是口味,不變的是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