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旺,年味濃,亦是城市競爭力

年關將近,廣州展現了其少有的寧靜:地鐵、商場、馬路、小區等的人越來越少,城市交通順暢、公交不再擁堵,唯有火車站、客運站依舊人潮洶湧,大包小包奔赴老家或旅遊勝地。

春節,這個傳承千年、寄寓著中華民族美好情感的節日,依舊在人民心中佔據著重要位置。

其實,在我國不少大城市,過年是件挺沒意思的事情,與土地廣袤、年俗繽紛的農村相比,城市千人一面,多是高樓林立,公共空間小,而且過年期間人去城空,民俗活動難以開展,對於留在城裡過年的人,吃頓好的,看場電影,或者在家宅上幾天,節日就一晃而過。

大城市如何留住“年味”,是一個越來越值得思考的問題。值得欣慰的是,廣州這座特大城市在時代沖洗下,在傳承與創新的抉擇中,依舊守住了傳統年味。“年卅晚,行花街”,當不少年俗被遺忘時,慶幸還有花市年年歲歲相伴相隨,讓年味不至於變淡。

當然,留住年味並非一味守舊。尤其是在日新月異的現代,只有與時俱進、求新求變才能永葆青春。花市同樣如此。今年的迎春花市有12個分區1000多個鮮花檔,在保持規模的基礎上做足特色。以水上花市為例,今年除了延續傳統項目水上花墟、漁歌唱晚、花船巡遊外,還將推陳出新,深挖文化內涵,引進水上飄色、羊票祈福等極具濃厚廣州年味的特色節目。

想象一下,一灣荔灣水,重現昔日水上交易盛景;搭在水上的表演舞臺,別有一番風味;粵曲悠揚,漁歌唱晚,當年荔枝灣盛景彷彿歷歷在目。老廣州風情呼之欲出。

在大城市能品味到如此濃濃的年味,對市民而言是一種福利,對城市而言是一種節日競爭力。在大多數城市節日活動乏善可陳的情況下,如何利用傳統民俗打造自己的節日招牌,從而脫穎而出,越來越顯得重要。尤其是在新春佳節之際,全世界華人都卸下重負,喜氣洋洋過新年,誰能搶佔先機做足功課,打造節日特色吸引“躁動的荷包”,誰就能在節日經濟中搶佔高地。

作為有千年商都美譽的廣州,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節日競爭的硝煙早已升起。和往年一樣,早在今年一月,廣州迎春花市便馬不停蹄地奔赴上海、北京、天津、貴陽、南寧5個城市舉行了花市落地宣傳推介,吸引了眾多的外地遊客來廣州體驗花市活動。

聚沙成塔,可以預見,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在羊城品味西關風情,食過一盅兩件後,會對這座城市有更深的瞭解甚至喜愛,而在口口相傳下,不僅花市品牌效益將越來越大,節日競爭力日益增強,廣州的城市認可度也會水漲船高。

花市旺,年味濃,羊城過年不一般。期待花市繼續推陳出新,更多民俗能借助時代與技術的力量革新發展,讓廣州的城市競爭力在節日戰役上更加凸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