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清肝,活血化瘀治炎性假瘤

健脾清肝,活血化瘀治炎性假瘤

張松 楊曉明 王勇 潘燈銀 江蘇省儀徵市中醫院張恩樹名中醫工作室

健脾清肝,活血化瘀治炎性假瘤

炎性假瘤是一種特發性、良性、非特異性的炎症。典型的臨床表現為發病較快,常有反覆發作史,眼球突出、眼瞼腫脹及球結膜水腫、疼痛,眼球活動受限及複視、視力減退等,因其病變外觀類似腫瘤,故稱之為炎性假瘤。本病多見於成年患者,高發年齡為40歲到50歲。通常單眼發病,也可雙眼發病。臨床病程可表現為急性、亞急性或慢性過程。炎性假瘤可以累及眼眶內所有組織結構,也可與眶周鼻旁竇炎性假瘤伴發。

晉某某,女,42歲。2018年4月25日初診:訴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左眼球突出,左眼瞼腫脹、疼痛,視物模糊,歷時一年半。後至江蘇省某三甲醫院眼科求診,排除甲亢。刻診:左眼球突出,左眼瞼腫脹、疼痛,視物模糊,雙手無顫抖,頸脖無粗大,舌紅,苔白膩,脈細弦。

診斷:炎性假瘤(肝鬱化火、氣滯血瘀、脾虛水停)。

治則:清肝瀉火,健脾利溼,活血化瘀。

處方:梔子清肝散、桃紅四物湯合五苓散加減:炒山梔10g,夏枯草15g,丹參10g,當歸10g,赤芍10g,決明子10g,青葙子10g,千里光10g,茯苓10g,澤瀉10g,白蒺藜10g,醋三稜10g,莪術10g,甘草6g。15劑。水煎服,每日1劑,分上、下午溫服。

2018年05月17日二診:患者訴藥後病情稍有好轉,左眼瞼腫脹、疼痛稍減,近來胃脘不適,泛酸,上方加大貝母10g,瓦楞子10g,再進15劑。

2018年6月5日三診:藥後左眼視物漸清晰,左眼球突出已不明顯、左眼瞼水腫漸消退,胃脘不適減,上方加薏苡仁20g,炙鱉甲15g(先煎),牡蠣15g(先煎),15劑。

2018年6月21日四診:藥後諸症蠲除,效如桴鼓,再進15劑,鞏固療效。

江蘇省揚州市名中醫張恩樹主任醫師認為:本病皆因風毒痰熱蓄積臟腑,長衝於目,致令眼珠突出、疼痛,視物模糊。該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怒,以致肝火上炎。《內經》雲:“肝開竅於目。”肝的經脈上連目系,故目有賴於肝的疏洩和肝血的濡養。脾運化水溼,若脾之運化失司,就會導致水液內停,以致腫脹的發生。本例患者發病較久,前賢有“久病必瘀”之說。本病病位在肝,與脾運化失司有關。因此,在治療上以清肝瀉火、健脾利溼、活血化瘀為原則,兼顧軟堅散結,標本兼治。

初診:方中炒山梔能清三焦火邪,善於清透疏解鬱熱,為治熱病之要藥,其性清利,能清熱利溼,導三焦溼熱之邪從小便而出,故具有清肝明目、清熱瀉火、利溼消腫的功效;夏枯草辛散肝鬱,苦寒洩熱,清洩肝火而明目,為治肝火目赤、目珠疼痛之要藥,有清熱瀉火、散結消腫、明目之功;決明子清肝明目,既善清肝熱,又兼益肝陰,有明目之效,故治目疾無論肝熱或陰虧者用之皆宜;青葙子苦而微寒,專入肝經,功善清瀉肝經實火以明目退翳,為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腫痛、目生翳障所常用;千里光苦寒入肝,清肝明目之力甚佳,主治風熱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白蒺藜疏散肝經風熱,治風熱上攻目赤腫痛;丹參活血祛瘀、通經止痛;當歸活血補血;赤芍苦微寒,主入肝經,善走血分,既能活血散瘀,又可清肝明目,治肝火目赤;澤瀉、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導水溼下行,利水而不傷正氣;三稜、莪術破血行氣、消癥散結、散瘀止痛;甘草調和諸藥。

二診:藥後恙情稍有好轉,左眼瞼腫脹、疼痛漸減,邇來胃脘不適、泛酸,方中加入大貝母、瓦楞子,以和胃制酸,同時,此二藥也具有軟堅散結、消癥化瘀之力。

三診:藥後左眼視物漸清晰,左眼球突出已不明顯、左眼瞼水腫漸消退,胃脘不適減,方中加入薏苡仁以健脾利溼,炙鱉甲、牡蠣以增強軟堅散結之效。

四診:藥後恙情已愈,故守原方以鞏固療效。

此外,張恩樹主任醫師還囑咐患者切勿擠壓患病處,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炙煿,肥甘厚味,平時多注意用眼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張松 楊曉明 王勇 潘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