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超两万以贩卖人口论处,永远不要高估官员的智商

河南兰考惠安街道办事处社会治理中心出台《惠安街道办红白喜事操办标准》,其中第一条规定:订婚彩礼不超过两万元,索要彩礼过多者,交公安机关调查,严重者以贩卖人口或诈骗论处。

彩礼超两万以贩卖人口论处,永远不要高估官员的智商

看到这样的官方标准,真应了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永远不要高估官员的智商,也永远不要低估官员的无耻。索要彩礼过多,以贩卖人口或诈骗论处,这样的官方标准,能够堂而皇之地出台,就真切地反映了官员的弱智,也真切地反映了官员的无耻。

彩礼,来源于古代的聘礼,是古已有之的礼俗。古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可以想见,由于家庭条件不同,聘礼自然也有高低。名门望而族与贫寒之家的聘礼,当然会有显著差别。古代的社会治理,也一直在作出“教化”努力,但对聘礼数量进行硬性规定,甚至对于收取高额聘礼还要绳之以法,这样的历史文献,还真没看到过。

可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张扬个性,倡导自由,已经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方向,可是却要大张旗鼓地整治彩礼。而且,为了整治彩礼,还想要将收取高额彩礼者,以贩卖人口论处。

贩卖人口的罪行,如何界定,是立法与司法界的事,一个街道办事处,就可以口含天宪,大口一张,就出口成法,高叫“以贩卖人口论处”,如此法律意识,在依法治国深入人心的今天,官员如此素质,实在是让人感到不可理喻。

那么,官员为何要将收取彩礼与贩卖人口挂上钩呢?

是的,彩礼日渐走高,众人非议颇多。收取高额彩礼形同贩卖人口,这样的激愤之言,确实存在。而且,确实存在借收取彩礼而进行诈骗的案件。

彩礼超两万以贩卖人口论处,永远不要高估官员的智商

更重要的是,整治彩礼问题,是上级布置的任务。而真要整治收取彩礼,官员发现并不容易。因为,彩礼风俗的形成,有其社会文化基础。因为彩礼日渐走高,也有其社会文化基础。要整治彩礼问题,官员发现,如果只是劝说,百姓置若罔离,没有效果。如果要挥舞铁拳整治彩礼问题,官员就会发现,这铁拳还真硬不起来。在官员忧心整治彩礼铁拳不硬的情况下,就容易想到收取高额彩礼形同贩卖人口,如果真要将收取高额彩礼按贩卖人口论处,那整治彩礼就真能成为铁拳,将收取彩礼者砸得稀里哗啦,不亦快哉!

要是官员真有心到乡野山间走走看看,其实不难明白,除了极少数借收彩礼之名而行诈骗之实的涉财型案件之外,真正的收取彩礼,不管金额多高,与贩卖人口真心扯不上什么关系。

女方收取的彩礼,一般来说,会以嫁妆之类的形式,在嫁女时作为女儿的赠嫁送给女儿。如果在正常的婚姻关系中,其实等于是返还给了男方。因此,收取彩礼与贩卖人口,有半毛钱关系么?

如果遇到女方父母贪财,对彩礼加以截留,没有完全赠送给女儿。这在民间风俗中,是要受到众人的白眼鄙视的。而且,只要女儿不是傻子,遇到父母截留彩礼,也会遭到女儿的反对,甚至是强烈反抗。因此,女方父母要想截留彩礼,不但不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且也并不容易做到。这收取彩礼与贩卖人口,又有什么关系呢?

官员在整治彩礼问题时,对彩礼的现实情形,不加以调查研究,就随意地将收取彩礼与贩卖人口挂钩,这智商之低,令人咋舌。

官员为了更好地完成上级布置的整治彩礼任务,唯恐砸向彩礼的拳头不硬,就要将彩礼问题无限拔高,上升到贩卖人口的高度,这样整治彩礼问题,手中就有了一根威力巨大的狼牙棒。只是,为了整治彩礼,硬要将收取彩礼定性为贩卖人口,足以反映出官员为所欲为的心态,是不是无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