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珎:“画”书法的耄耋老人

“目不识丁不要紧 别人写字我画字”

杨学珎:“画”书法的耄耋老人

杨学珎:“画”书法的耄耋老人

此生不曾进学堂

孝亲育子挑大梁

走进杨学珎老人的家,只觉一股翰墨清香扑面而来。不大的屋子里桌上凳子上都是宣纸和字帖,墙上挂满了杨学珎老人的书法作品。鹤发童颜的杨学珎老人在整理案头上的书法作品,老伴张克勤正在伏案临帖。这一对耄耋老人,把自己的平凡生活过得诗情画意、活色生香,令人艳羡。

今年81岁的杨学珎老人看上去神采奕奕,眉目间自带光芒。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她麻利地戴上眼镜、打开字帖,现场挥毫。她行笔流畅、挥洒自如,一行行刚劲有力的草书跃然纸上。

说起与书法的情缘,老人兴致盎然,一下打开了话匣子,向记者讲述了她坎坷而又艰辛的往事。

杨学珎老人的老家在通渭陇川镇菜子村,幼年时那里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女孩不能去上学,因此不识字成了她一生最大的遗憾。“六七岁时看着男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堂,心里好难过。”杨学珎说,“我一辈子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但我看到老辈人对写上字的纸很珍惜,这让我小时候就对文化人很尊重。”

出嫁后,杨学珎更是陷入了无穷无尽的忙碌和劳累之中。“公公过世早,婆婆从我进门时就一直是‘药罐子’,需要细心照顾;大大小小5个孩子的吃喝拉撒都要操心,还种着30亩地。”杨学珎说,“老伴那时在平襄镇上班,农活一点也指不上,播种、锄草、收割、犁地、打碾,都是我一个人扛起来。”说起年轻时的苦和累,杨学珎老人脸上一派云淡风轻。让她记忆最深的是,一大家子人穿衣吃饭都要她照料,为此她常常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缝缝补补做针线,不知不觉天已放亮,赶紧洗涮做饭照顾老人孩子吃饭后又得赶往地里务庄农。她还时常将针线带在身上,干活乏了缓一下时就赶着做针线。几十年来,她就这样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这样琐碎而辛苦的日子,一天天一年年重复着。几十年过去了,婆婆去世了,儿女们都大了,各自成家立业了,老伴也退休了,而杨学珎也由一个十八九岁的大姑娘变成了满脸皱纹的老人。

老有所乐“画”书法

馈赠亲朋乐陶陶

幸运的是,老伴张克勤退休后,在平襄镇宋堡村新农村买了一个小院子,把辛苦了大半辈子的杨学珎接到城里一起生活。

按照一般人的生活轨迹,像杨学珎这样不识字的老人,要么帮子女带带孩子,要么在家务之余打打牌、跳跳舞,再家长里短地说说闲话,日子也就一天天过去了。

虽然杨学珎已经老了,可她不想这样混日子,她要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有意义。

通渭人敬惜字纸的风尚,让杨学珎始终怀有向往文化的初心。在杨学珎看来,最有意义的生活,莫过于写字。可她一个字也不认识,怎么办?“目不识丁不打紧,别人写字我画字。”说这话时,满头银发的杨学珎老人显得神采奕奕。

老伴张克勤说,他退休后家里时常备着笔墨纸砚,闲了就喜欢写字,写乏了就出去转转。“我一回来,就发现老伴动过我的笔墨,把笔弄得毛呲着。我还经常责怪她浪费笔墨纸张,但没啥用,她还是偷偷地写。”

面对老伴的责怪,痴迷书法的杨学珎我行我素,每天沉浸在“画”字的乐趣中。她对着王羲之《十七帖》等字帖反复揣摩,不断比划,竟然一笔一划奇迹般“画”出一幅幅书法。

当看到宣纸上飘逸俊美的字,张克勤心生感动,由抱怨转为支持妻子。于是,张克勤买来笔墨纸砚供杨学珎练习书法。

张克勤说,“没想到四五年下来,她弄得比我好,‘画’得跟字帖上的一模一样!”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不识字,我只能一笔一划地照着字帖画,看一笔,就要记住这一笔的走势和线条的粗细、长短、轻重,才能‘画’出字帖上的那个味道。”杨学珎说,“一次画不像,我就画十次百次,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有的笔画多的字很难画,抬一次头看一笔,再低头画到纸上。一次次低头抬头,时间一长,脖子就酸疼,头也昏了!”说起“画”字的辛苦,杨学珎淡然一笑,“比洼里苦庄农轻松多了,字写好了,亲朋还高看一眼!亲戚家都挂我的字,老伴也不责怪我浪费纸了,还给我买来好纸好笔好墨,心里高兴得很!”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究竟为什么“画”书法,杨学珎老人也说不清楚,“只是觉得字帖上的字好看,越看越爱,就画开了,一画就停不下来了!一天不画字,心里就不踏实,跟丢了魂一样!”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四五年坚持不懈“画”书法,杨学珎老人已经反复“画”完了《王羲之十七帖》《王羲之草字诀》等六七本字帖,这让她积累了深厚的手上功夫和独到的眼力。她“画”的《十七帖》不仅点划的气势、字形的开合、字间的揖让拿捏到位,而且捕捉到了字帖的韵和势,得到大家认可。

“我的后人在悦心书画村开画廊,就把杨学珎的字拿到画廊,看了的人都说好。”邻居段莲香老人说,“写字总是和笔墨打交道,和文化打交道,把时间花在写字上比打牌睡觉有意思多了。”

在通渭书画村开画廊的张建刚说,一位天水籍的书画家看到杨学珎的字后赞叹不已。当他得知这字出自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时,更是竖起了大拇指。

村文书杨培林说:“杨学珎奶奶的字村上人都很喜欢,她也从中找到了快乐,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尤其是去年10月份新华社来采访后,杨奶奶成了村里的名人,越发受人敬重了!”

“4个外甥和其他亲戚总共要去了100多幅字,他们的房子墙上都挂满了。我‘画’的字都上墙了,他写的都进炕眼了!”杨学珎老人风趣地揶揄老伴说,言语间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

除了在家“画”字,杨学珎老还经常去悦心书画村、古玩城转转,看看本地和外来书画家的作品。每年的通渭书画艺术节她都会去看,这让她眼界大开,俨然一位书法通,也变得更自信。“看得多了,就知道哪个字好,哪个字不好,就有了自己的判断。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还需加把劲,把字‘画’得更好!”杨学珎说,“以前看见文化人,总觉得不如人家,连话都不敢说,现在不会了!”

这几年来,亲朋好友不时来求杨学珎要字,她总是很爽快地满足大家。人们也会给老人买一些礼物和营养品,或者给老人一两百元钱。这样的时刻,杨学珎老人总是会很开心。

“现在生活好了,没难肠事了,但人心里总觉得缺了点啥。画开字以后,心里一下踏实了,人也精神了,就连以前很严重的哮喘病都好了!”

“画”书法的杨学珎老人不仅收获了乡邻亲朋的赞誉,找到了垂暮之年的人生意义,而且收获了健康和快乐。

如今,除了“画”书法,杨学珎老人也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练太极剑。但与别人不同的是,钟情书法的她的日常生活不仅多彩,而且风雅,洋溢着墨香濡染的诗情画意。

谁都知道,书法作品是写出来的。可有一位81岁高龄的不识字老人,她的书法作品却是照着字帖一笔一划一颗字一颗字“画”出来的。

年少时因为生活困难,她从未进过学堂,大字不识一个,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结婚后,她尽心侍奉“药罐子”婆婆,养育5个儿女,还种着30亩地,常常忙得昏天黑地。但通渭人敬惜字纸的生活习惯,养成了她朴素执著的崇文心态,使她对斯文始终存有一种高山仰止般的崇敬与向往。

丈夫退休后,她从乡里进了城,有了大把空闲时间。忙惯了的她怎么也不适应,总想干点什么。她看丈夫练书法,就有了写毛笔字的想法。于是她就趁丈夫外出的空隙,拿起笔照着字帖一个字一个字地“画”。天长日久,竟也奇迹般“画”出一幅幅像模像样的书法作品,成为远近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很多作品还被亲朋拿去装裱挂起来了!

她“画”书法的事迹不胫而走,引起了新华社的关注,曾以《“画”书法!一位不识字老人的书法梦》为题进行了报道。

她就是通渭县平襄镇宋堡村耄耋老人杨学珎。钟情书法的她与墨香为伴,每天沉浸在握管挥毫的雅趣之中,生活得诗意而幸福。

她的不同凡响,在敢于冲破一切束缚,向着梦想出发,不论青春年少还是两鬓苍苍。来源:定西新闻网 作者:朱红霞 王国军 杨晓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