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事业


七月,黑龙江小兴安岭草木翠绿,绵延的山野里椴树花开的正旺,此时正是采集制作蜂蜜的大好时节。 天刚亮,45岁的金山屯区养蜂人沈本溪就早早的起来了,他要驾车去林场的28清理蜂箱。今年是他第五个年头养蜂,养蜂基地的数量相较第一年扩增了4处,沈师傅现已管理大小蜂箱300余个,在同行中算多的。

出了城区,踏上土路,视野渐渐被旺盛的林叶遮掩,密林清幽,山涧鸟鸣,鲜有人居住的山野自有着沁人心脾的原始气息。

白色小型卡车在山中行进了30余里路,最后来到一处空旷的林地。几十个蜂箱整齐的排列在一块空地上,绿色的帐篷是沈师傅繁忙劳作时的暂住地,帐篷一侧是张折叠床,角落摆放着摇蜜机、防护服、斗笠,手套等一些工具,没有水电很难持久的住上一阵子。

沈师傅更希望在这里盖个砖房,打口水井,这样可以减少因路途耽误的时间,更好的在蜜蜂产蜜期间照顾好每一个蜂箱。所以每逢来这之前,他都会去附近的工地捡上一些完整的砖块带来。

沈师傅养的是温顺耐寒的高加索蜂,在这里的时间他几乎时时刻刻都和蜜蜂在一起,虽然是养蜂老手但每天仍会被蛰十余次,他说:不疼,早就习以为常。蜜蜂是很温顺可爱的小动物,从不主动蛰人,除非你挡住它的去路或者不小心伤到它。经常清理不做事的工蜂,让沈师傅练就了好眼力。


黑龙江季节更替快,温差大,这对养蜂的沈师傅来说这是一个考验。在刚入行那年的冬天因为他对蜜蜂的了解过少导致几万只蜜蜂死亡,为此他专门加入了很多蜂友交流群,与大家在共同养蜂的过程中不断交流,研究蜜蜂生活规律,习性,以及环境对它们的影响。

临近下午烈阳当空,严密的穿着可以起到更好地防护作用,但却带来了更加难受的闷热,沈师傅没有觉得吃不消,枯燥乏味的检查也没有抵消他对工作的干劲。蜂场的增多为他带来了收入,但也伴随着更多的付出,每年蜜蜂的集中产蜜期并不长,除去阴雨天蜜蜂不出巢,留给沈师傅的时间不多,活多的时候更需要在一天期间几个基地来回奔波。

养蜂也要看天,下雨花蜜没了,气温低,蜜蜂不出巢,寒流也会毁了一个花期的蜜。生活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