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改了秦观一首词而红极一时,后遇到苏轼看破红尘,出家为尼!

北宋杭州城有一官宦大家闺秀,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歌舞诗词都有一定的造诣。13岁那年被抄家,做官的父亲被打入大牢,自己被藉没而为歌妓。不到三年,因其学习刻苦,加上天资陪颖,很快便脱颖而出。

16岁那年,某天在西湖边,有人在闲唱秦观名作《满庭芳》,偶然唱错了一个韵,把“画角声断谯门”误唱成“画角声断斜阳”。刚好琴操听到了,说:你唱错了,是“谯门”,不是“斜阳”。此人戏曰:“你能改韵吗?”琴操当即将这首词门字韵改成阳字韵,成了面貌一新的词: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斜阳。暂停征辔,聊共饮离觞。多少蓬莱旧侣,频回首烟霭茫茫。孤村里,寒烟万点,流水绕红墙。魂伤当此际,轻分罗带,暗解香囊,漫赢得青楼薄幸名狂。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有余香。伤心处,长城望断,灯火已昏黄

她因改了秦观一首词而红极一时,后遇到苏轼看破红尘,出家为尼!

这一改,换了不少文字,但仍能保持原词的意境、风格,丝毫无损原词的艺术成就,若非大手笔,岂能为也!这一改,也让琴操在杭州城红极一时。

后来,她遇到大诗人苏东坡,成为她人生重要的转折。

那天,西湖上两只游船鬼使神差的撞到一起,16岁的琴操与已到知命之年的苏东坡相遇,便开始了一段只有开头没有结局的虐恋。

当时苏东坡是杭州知府,他帮琴操落籍为民,但受到世俗和伦理的束缚,两个有情人终不能结为连理。琴操曾为东坡抚琴一首,被东坡的好友佛印称为百年难得一闻。宋人《泊宅编》中记载苏轼在杭州时,携琴操游西湖。

她因改了秦观一首词而红极一时,后遇到苏轼看破红尘,出家为尼!

一日,东坡戏曰:“予为长老,汝试参禅。”琴操笑诺。

东坡曰:“何谓湖中景?”

答:“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又问:“何谓景中人?”

回答:“裙拖六幅潇湘水,鬓挽巫山一段云。”

再问:“何谓人中意?”

答:“随他杨学士,鳖杀鲍参军。”

还问:“如此究竟如何?”琴操默然,酸甜苦辣涌上心头,语顿无以应。

东坡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她因改了秦观一首词而红极一时,后遇到苏轼看破红尘,出家为尼!

东坡本意是劝说琴操从良,谁知一语惊醒梦中人。琴操沉吟半晌后决定削发为尼,了却尘缘。遂起身为东坡唱曰:

“谢学士,醒黄粱,门前冷落车马稀,世事升沉梦一场。说什么鸾歌凤舞,说什么翠羽明玛,到后来两鬓尽苍苍,只剩得风流孽债,空使我两泪汪汪,奴也不愿苦从良,奴也不愿乐从良,从今念佛往西方。”

琴操削发为尼,于玲珑山别院修行,这是大学士万万没有想到的,一句笑侃,铸成玲珑山多了一位僧尼,长伴青灯没几年,闻道东坡贬至澹州(海南),百感波涌、万念俱灰,玉殒梦醒,红颜薄命年仅二十四,东坡闻知大恸,从此借酒消愁,遗憾万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