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如何看待人生?古诗词里关于“人生”的这些诗句值得收藏!

一岁出场亮相,十岁天天向上。

二十远大理想,三十基本定向。

四十处处吃香,五十奋发图强。

六十告老还乡,七十打打麻将。

八十晒晒太阳,九十躺在床上。

百岁挂在墙上。

这便是人生。与无限的时间相比,人的一生就如惊鸿一瞥,沧海一粟般渺小,没有脱离了时间而存在的人生。在时间的长河里,人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人生的思考。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等等各种不同的因素,糅合成了每个人不一样的命运,于是不同的命运便有了不同的人生感悟。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这是汉末《古诗十九首》里的两句。汉末魏晋时期,战乱连年,社会极其动荡,民生凋零,朝不保夕。人性在此时也开始觉醒,人们转而开始关注个体的命运悲戚,于是乎人生最基本的几种情感与思绪便得到抒发,就有了这十九首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经典。当意识到人生漂泊在天地间,居无定所,犹如一个过客,犹如被狂风卷起的尘土,何其悲也!但是也不能自暴自弃,不管是在何时遇到了何等困惑,好好保重,努力照顾好自己。这种对人生最基本情感的诉求,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苏轼如何看待人生?古诗词里关于“人生”的这些诗句值得收藏!

〔晋〕陶渊明——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这种关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是在《诗经》《楚辞》中即已能听到的,但只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悲伤才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扩展开来,从《古诗十九首》到陶渊明,这种叹喟变得越发凄凉悲怆,越发深厚沉重,以至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这种音调,在今天看来不无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却反映了人的觉醒,是时代的进步。

陶渊明只做了八十多天彭泽县令的,就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且从此终身不再出仕。“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说尽了盛则有衰、生则有死这样一个无可逃避的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儒、佛两家费许多言语来阐明它,而渊明灵心进发,一语道破。这正是所谓厚积而薄发,也是陶诗的难以企及之处。

苏轼如何看待人生?古诗词里关于“人生”的这些诗句值得收藏!

〔唐〕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既清高,又是庸俗。仕途的不顺令他以个人的傲骨去对付权贵的气焰,但力量难免软弱,只能向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那些暂时的麻醉。因此他在作品中夹杂着人生如梦,及时行乐,悲观厌世和逃避现实的消极成分,但总体上并不使人消沉,就在于他心中永远燃烧着一团火,始终没有丢弃追求和信心。

〔唐〕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杜甫写“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时,年48岁,正值壮年,却已经沉郁难开,洞然人生的无奈,于心头挥之不去。同时代的李白比杜甫大了十一岁,却如仙人般的不如跳舞,不如喝酒。一个心系百姓,一个关乎自我。相同的时代,不同的性格,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苏轼如何看待人生?古诗词里关于“人生”的这些诗句值得收藏!

〔五代〕李煜——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宋〕苏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一心潜没于诗词文学的深海,不喜关心朝政和国家大事。对于无心皇位却意外成为皇位继承人的李后主而言,他的人生从此便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烦恼,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时间,也如这流水般,匆匆向东奔驶,昼夜不停歇,一去不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尝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再次焕发青春的光彩。因此苏轼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宋〕苏轼——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苏轼如何看待人生?古诗词里关于“人生”的这些诗句值得收藏!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北宋〕欧阳修——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南宋〕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天明月、楼台清风原本无情,与人事了无关涉,只因情痴人眼中观之,遂皆成伤心断肠之物。北宋的文人有大把的时间与闲情逸致痴情于温柔乡。到了南宋,却不得不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般动天地、泣鬼神的呐喊!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王国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