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末代皇帝,被俘后本可安度一生,因作了一首诗遭来杀身之祸!

南宋末代皇帝赵㬎(显),4岁时即皇帝位,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即位不久,蒙古兵攻到临安,即随谢、全二太后出降,被押解到元大都。12岁左右,赵㬎作了这首《在燕京作》:

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

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他是末代皇帝,被俘后本可安度一生,因作了一首诗遭来杀身之祸!

林和靖是北宋著名诗人,曾隐居西湖,在孤山种梅甚多。宋恭帝赵㬎思念故国,却又不敢明说。在他300年前的南唐后主李煜,便因为写了一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被他的先人宋太宗毒杀。于是赵㬎只能悄悄问一问生活在临安的老诗人,从我走后,梅花几度开落?

可是赵㬎又没有李煜的胆量,不敢说什么;又没有刘阿斗那样乐不思蜀的愚态,所以他只好把心中的痛苦深藏着,偶然含蓄地露出一角。

黄金台,代指燕京、大都。战国时期,燕昭王在此筑黄金台以待贤人门客。赵㬎在这里,还得赞美蒙古皇帝一句招贤人士,所以自己来到了燕京“作客”,受到了元世祖优待,所以不会想再回临安去了。平淡如白水的二十个字中,隐含着无限悲戚,读来令人黯然神伤。

他是末代皇帝,被俘后本可安度一生,因作了一首诗遭来杀身之祸!

战国黄金台遗址

只是这位黄金台下客,再也没有了归来临安的机会。十八岁时,赵㬎被蒙古人送到甘肃张掖出家学佛,法号合尊。从杭州,到北京,再到张掖,从此再未归来。

关于赵㬎此后的结局,《佛祖历代通载》记至治三年(1323)被元英宗赐死,但没有记载被赐死的原因。明初《山庵杂录》则记述了一个文字狱的故事:

瀛国公(赵显)为僧后,至英宗朝,适兴吟诗,云:寄语林和靖, 梅开几度花? 黄金台上客, 无复得还家,。谍者以其意在讽动江南人心,闻之于上,收斩之。既而上悔,出内格黄金,诏江南善书僧儒,集燕京,书大藏经云。

此处对于《在燕京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似乎与前文有异,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或许是若干年之后,元英宗借赵显少年时所作的这首诗,置他于死地也未必不可。关于赵㬎之死,成书于1361年的《红史》云:

薛禅皇帝(忽必烈)登极之至元十三年,蛮子南宋幼主登位三年,伯颜丞相尽取其国土,幼主皇帝被发遣至萨斯迦地方,出家为僧。后,至(英宗)格坚皇帝之时,杀之,出白血焉。

出白血或译流血成乳,是佛教历史上习见的说法,用来表示冤狱,,被害者流出来的血是白色的,象奶一样。即藏族史学家对赵㬎之死寄予同情,认为他的被害是冤枉的。结合汉文史料,可以说赵㬎因文字狱被元英宗赐死,应当是可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