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影筆記|幸福的麵包與一地雞毛的辣醬油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麵包,是有面包可以吃。幸福不是別人打上柔光之後展示給你、灌輸給你的畫面。這一切需要觀者自行去領悟,豬排飯配哪種醬汁,得自己嚐了才知道。

食影笔记|幸福的面包与一地鸡毛的辣酱油

《幸福的麵包》,琳琅滿目的麵包

文|史萊克

如果不是在書店看到一本《法國麵包寶典》,我不會想起已經在硬盤裡躺了很久的日本電影《幸福的麵包》;如果不是看了《幸福的麵包》裡強拗的幸福,我不會選擇另一部同樣來自日本的《父親與伊藤先生》以抗衡這種低落感,卻看得心滿意足。這個鏈條完美解釋了什麼叫做“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食影笔记|幸福的面包与一地鸡毛的辣酱油

理繪與水縞對坐而食

來自東京的理繪與出生於札幌的水縞定居在北海道月浦一個毗鄰湖泊的小山丘上,經營一家名叫Máni的麵包咖啡店。他們分工明確,男做麵包,女衝咖啡。來來往往的顧客各有傷心事,小女孩思念離去的母親,與父親關係生疏;病入膏肓的老婦人與先生年輕時在此地相遇,而今故地重遊,卻疑似想要自殺;被男友甩了的少女,原本的目的地是沖繩,卻在這裡找到了Mr. Right。他們此前的鬱悶、感傷均在麵包與咖啡的香氣中得到了釋放。

從“面相”上看,《幸福的麵包》這種電影不可能不好看,有北海道的無敵美景,無限透明的藍天,無邊無界的海洋,潔白至極的雪,芳草碧連天的草地,新鮮出爐的各種法式麵包,香濃的手衝咖啡,一切都是那麼美不勝收,最典型的田園牧歌,但卻像風光糖水片一樣,虛有其表,缺少《小森林》那種鄉間生活的踏實與篤定。女主角臉上總是堆著硬擠出來的微笑,且鏡頭一再地捕捉、放大、定格這種強顏歡笑,更加劇了尷尬。

食影笔记|幸福的面包与一地鸡毛的辣酱油

《父親與伊藤先生》,吃豬排飯到底要配什麼醬汁

相比之下,《父親與伊藤先生》上上下下的顏值要低很多,人物之間的關係也始終是一地雞毛,不過日本這種家庭片就是能讓人看得深有代入感。男主角伊藤54歲,醜且離過一次婚,女主角阿彩雖然要比他小20歲,但在世人眼中,一個只在超市打工、沒有結婚的34歲女子也絕不是什麼出色人才。現在,二人的同居生活中突然多了一位不速之客——阿彩74歲的

老父親,因為與兒子、兒媳婦生活得不太愉快,被強行送到了這裡。

從前做過教師的老父親不苟言笑,是典型的東方式嚴父,往往固執得毫無道理。在他眼中,柿子是不應該花錢買的,要去樹上摘;豬排飯不應該配日式的中濃醬油,“文明人要蘸辣醬汁”,但他其實連“辣”字的發音都錯了。可想而知,老父親與兒子、女兒的關係都不好,卻也並非勢同水火,因為那樣反倒簡單了,所以他住下來彆扭,走又無處可走。

日復一日的相處中,父親與伊藤倒是頗有一些共同語言和愛好,但他終於還是離家出走了,唯一的歸宿是老家那所危房。這樣瑣碎的家庭矛盾一層一層鋪開,再一個結一個結地解開,情侶之間、父女之間、兄妹之間在情感上的試探、進退與取捨,似燭光般幽微而動人。

食影笔记|幸福的面包与一地鸡毛的辣酱油

月夜下的咖啡館

《幸福的麵包》的結尾,因為無意中幫助了這麼多人,女主角也終於釋懷了——原本她對搬到鄉下生活並不是全然接受的,所以我原諒了她那虛偽的笑。

《父親與伊藤先生》並沒有給出一個確定的結局。老父親終於做了決定,餘生要在養老院裡度過,只是這樣一來,就沒法把積蓄留給兒女了。送別他之後,伊藤卻對阿彩說,“我是不會逃避的”,並重復了一次。阿彩的眼淚落下來,轉身去追已經走遠的老父親……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麵包,是有面包可以吃。幸福是負面的情緒有出口可以宣洩,幸福是一種能力,面對生活給出的難題,仍有充沛的愛與諒解,給自己,給他人。幸福不是別人打上柔光之後展示給你、灌輸給你的畫面。這一切需要觀者自行去領悟,豬排飯配哪種醬汁,得自己嚐了才知道。(圖片來源於電影截圖)

★ 以上內容節選自《中國烹飪》2018年5月刊,歡迎轉發到你的朋友圈。本微信號所有內容未經授權,謝絕轉載,侵權必究。如需轉載,請提前溝通,獲得授權後方可轉載。

作者往期文章

(點擊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食影笔记|幸福的面包与一地鸡毛的辣酱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