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其實很簡單,會賣勝過會買,讀懂此文,你也能賣在最高點!

失去是收穫的開始

某天夜裡,年老的夫妻想在旅館預定個房間。前臺侍者說:“對不起,我們旅館已經客滿了。”但看這對老人疲憊的神情,不忍心讓這對老人出門另找住宿。便好心的將這對老人引領到一個房間,說:“也許它不是最好的,但現在我只能做到這樣了。”老人見是一間整潔又幹淨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下來。

第二天,他們來到前臺結賬時,侍者說:“不用了,我只是把自己的屋子借給你們住了一晚,祝你們旅途愉快!”侍者一晚沒睡,在前臺值了一個通宵的夜班。兩位老人十分感動說:“孩子,你是我見到過的最好的旅店經營人。你會得到報答的。”

後來侍者接到封信,裡面有一張去紐約的單程機票並有簡短附言,聘請他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飛機來到紐約,按信中所標明的路線來到一個地方,一座金碧輝煌的大酒店聳立在他的眼前。原來,幾個月前的那個深夜,他接待的是億萬資產的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為這個侍者買下了一座大酒店,深信他會經營管理好這個大酒店。這就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希爾頓飯店首任經理的傳奇故事。

啟示:錯過花,你會收穫雨,錯過雨,你會遇到彩虹,失去也許就是收穫的開始。股市中的努力不是每一次都會有結果的,但奇遇就在自己的努力。

炒股其實很簡單,會賣勝過會買,讀懂此文,你也能賣在最高點!



在股市中多數人認為的謬誤往往會變成少數人賺錢的真理

真理就應該是絕對正確的道理。但是,任何事物是變化與發展的,所以真理是相對的,凡是在適當的時候正確的而且是改變常理的道理都可以稱之為真理。一個道理只有當它正在改變常理的時候可以用真理來稱謂,而當它被廣泛接受以後又變為常理了。在哥白尼那個時代,人類一直將太陽繞著地球轉當作常理,而哥白尼認為地球繞著太陽轉,這樣就要否定太陽繞著地球轉這個常理,又成為真理了。

實際上,一些真理在被人們認可前往往表現出許多缺陷與謬誤,因此,大多數人只能拘泥於常理,滿足於大多數的經驗,而對於那些超出自己認識範圍的東西,或者反常規的道理不理不睬,甚至完全詆譭。那些跳出常理的思維中,有絕大多數都遜於常理,甚至是荒謬的,但這不是要求自己必須拘泥於常理的理由。因為,在探索真理的路上,幼稚和荒謬永遠伴隨著這些人。所以,不僅真理在少數人手裡,而謬誤也在少數人手裡。

“曲高和寡”成語故事裡講,宋玉是楚國偉大詩人屈原的學生。有一天,楚襄王問宋玉:“現在不少人對你有意見,你是不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宋玉轉彎抹角地回答說:“有位歌唱家在我們都城的廣場上演唱,唱《下里》《巴人》這些通俗歌曲時,有幾千聽眾跟著唱起來;唱《陽春》《白雪》這類高深歌曲時,能跟著唱的只有幾十人;到了唱更高級的歌曲時,跟著唱的只有幾個人了。從這裡可以看出,曲調越是高深,能跟著一起唱的人就越少。” 正是因為超脫於世俗,所以不被世俗認可。

正因為謬誤也在少數人手裡,那麼多數人認為的謬誤反而不一定是謬誤,往往又變成少數人賺錢的真理。例如,在股市中多數人認為股票應下跌時買入,上漲時賣出,如果上漲時買入就是謬誤。其實不然,若突破新高,主力反而繼續做多。再如,虧損的股票不要碰或市盈率高的股票不能買,這是多數人的觀念,但是有時候少數人不認為那樣,反而在市盈率高時買入,因每股收益低,股價也低;在市盈率低時又賣出,因每股收益高,股價相對也高。這樣豈不是能賺大錢。多數人認為正確的東西,往往就是錯誤的,“真理始終掌握在少數人手裡”;謬誤也是,因為與真理是孿生兄弟,而一旦真理被多數人掌握了,在股市則又變成謬誤了!

所以,你身在股市但賺不到錢,也許就是你沒有站在少數人的隊伍中。當你總感覺自己找不到少數人的隊伍時,一個較簡單的方法是,你可以發現大多數人失敗的思維,包括自己,然後運用逆向思維去指導自己的行為。例如近期一買股票就被套,你是否考慮當你發現一個好股票正要買進時,再等等,直到大跌後買入。經常學會空倉,“不做”也是做。實際上,當事物到極致或臨界的時候,所反映出來的規律往往是違反常理的;也就是當事物表現出有悖常理特徵的時候,則一定是位於臨界狀態,極有可能會揭示出事物現象背後本質的東西。所以,要想成為掌握真理的少數人,在股市博弈中,“謬誤”越多,反而離成功就越近。先要靠近謬誤,但絕不可犯同樣的錯誤。

再如,某支股票基本面較差,如下年度再虧損,上市公司瀕臨摘牌退市風險,多數人當然是嫌棄拋空,一瀉千里,股價也跌的很低。但主力資金早有預謀,已瞭解該公司下年度力爭扭虧的信心非常堅決,而且又有當地政府擬出面進行資產整合的預期,而一旦上述預期變現,主力在低位早已吃足的籌碼會上漲許多,此時正是沽出的良機。但在多數人眼裡,當初瀕臨退市時竟然買進該股票真是不可思議!更為奇怪的是,多數人在看到該上市公司已扭虧為盈,而且發現如果資產重組成功這支股票會大漲,現在如不大量買入,那隻能是傻瓜,結果他們又被高位套牢。

實際上,謬誤和真理只差一點點,因為是兩個極端,兩極反而離得最近,多數人均隨大眾,少數人只能佔兩極。多數人認為的公理,肯定換個角度它是個謬誤。而且多數不可決定單一。

如2009年初,“有色金屬”板塊股票上漲,而某個朋友給你推薦了一個沒漲的有色金屬股票,你一般會認為他應該也會上漲,你就大膽買入,但你沒有看出整個板塊的股票上漲了,而偏偏它不上漲,肯定有它不上漲的原因。不用去研究,果然你買了以後,它並沒有如你所願。在股市中多數反而是弱小的,少數往往是強大的,因為在股市零和遊戲中,始終結果是少數人掙多數人的錢!

假定股市中資金總量是100,22%的資金持有者獲得的利潤是由78%的資金持有人虧損所貢獻的。也許你要問,不對吧,應該是一半虧損的人給了另一半盈利的人,但你沒考慮,盈利的人由於貪婪之慾有50%的資金持有人不會在盈利時去套現,再加上交易費用的損失,以及盈虧的延續,就會出現上述結果。

贏家,就是多想半步的人

猶太人有這樣一個習俗:在孩子小的時候,母親就會把“聖經”翻開,在上面滴上蜂蜜,讓孩子去舔。

猶太人的孩子幾乎都要回答母親同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突然起火,你會帶什麼東西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錢或鑽石,那麼母親會進一步問:“有一種無形,無色也無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嗎“要是孩子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應帶走的不是別的,而是這個寶貝,這個寶貝就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隨著你。”

猶太人的商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窮,也要站在富人圈裡。”

窮人讚羨富人積累財富的結果,卻忽略了富人通達財路的智慧。

每個人都有一個生活的環境,環境和命運之間多數時候是互為因果的。窮人大多生活在窮人中間,久而久之,心態成了窮人的心態,思維成了窮人的思維,做出來的事也就是窮人的模式。

一個生活在窮人堆中的窮人,要想成為富人,很多時候必須和自己這個階層說拜拜。這絕不是背叛,而是一種自我改造。

由窮到富的轉變是大多數人憧憬的,但沒有致富的思想和手段,富有殷實只能是聊以自慰的幻想。

窮人只有站在富人圈裡,汲取他們致富的思想,比肩他們成功的狀態,才能真正實現致富的目標。

所謂命運的圈子定律,就是要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要按不同的貧富貴賤劃定人類的不同圈子。富人有富人的圈子,窮人有窮人的圈子,有貴族圈子就有平民圈子,三六九等無窮無盡,並且往往按圈子獲得不同的恩惠。

因此,你想富貴,就要想辦法與富貴之人接觸交往,以便有機會進入他們的圈子裡;你本來在富貴的圈子裡,而整日與雞鳴狗盜者混在一起,放蕩不羈,就會使你散盡祖業,一貧如洗,落入貧窮的圈子。

不僅命運按圈子施報,而且生靈均按此行道。

從我們生活的圈子來看,如第一圈是你,第二圈是親,第三圈是兄,第四圈是鄰,第五圈本地人,第六圈本省人,第七圈本國人,第八圈人類,第九圈哺乳類,第十圈動物類......人一般以自我為中心,當自我被侵害時,也會六親不認;當鄰里欺負兄弟,又會先站在兄弟這邊;當外地人欺負本鄉人,你會站在本鄉這邊;當其他動物欺負人類,你又會站在人類這邊,不管他們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

例如你觀看足球比賽,中國隊與日本隊踢球,你是中國人就會為中國隊喝彩;而當日本隊與美國隊比賽,你同日本隊都屬於亞洲人,又可能會為日本隊助威。

狼群之間為爭食會打鬥,一旦整個狼群受到老虎威脅時,又會群起攻之。可見圈子定律在大自然中的神聖不可侵犯。

因此,當你進入富人的圈子,在你與這個圈子之外其他人發生爭執時,你現在的富人圈子會在冥冥之中資助你,因你和他們是一個圈子的人了求。財者與富人多交,升遷者與官相隨,嫖者與妓相伴,盜者與賊為友,就是這個道理。

孔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為什麼?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賢者明,近良者德,近愚者暗,近小人者也必為小人。‘孟母三遷’,擇鄰而居,可見其理解相當深刻。

在股市中必須學會進入富人,主力的圈子,如何進入,必須學會早於別人半步早於別人一步,因為你來自圈子之外,會被拒之圈外;如與別人同步,蜂擁而上,圈子也不會對外開啟。就像在大劇場裡看了一場非常好的戲之後,要想快速地順利離開劇場,必須在精彩演出快要結束時,你就起身先退場,這樣才能避免結束時退場的麻煩。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老師讓每個學生從0〜100中任選一個數字,然後老師進行彙總並取出平均數。誰選的數字最接近全體平均數的1/2,誰就會成為贏家。一般情況,從0〜100中隨機選取若干個數,其平均值最接近50,那麼其1/2就是25,因而一般同學會選擇25.如果再多想一步,假如每個同學都這麼想,也就是說每個同學都照著25去選,那麼平均數就是25,而其1/2是12或13,所以,聰明些的人就會選擇12或13。

但是,更聰明的人又會想,如果大多數人都想到了上面的邏輯並選擇12或13,而選擇6或7的贏面也許就很大了。

當然,還有更為聰明的人。一個人如果按照上述的邏輯推理下去,認為最終所有同學都會選擇0,這最後的答案就是0。

那麼,誰是贏家?答案揭曉了,老師認為選擇0的學生是最聰明的,但贏家卻不是他們。因為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12或13中,只有少數幾個選擇6或7的學生獲得了最後勝利,成為贏家。最終獲勝的,是比群體中大多數人多想了半步的人,而比別人多想了若干步的學生卻沒有贏得比賽。因此,太聰明也不行。

在股票交易中,也是這樣。一隻股票你介入過早,主力資金就會發現散戶與自己的想法竟然一致,因此他不會讓大家與此同步,可能一段時間後才上漲。此時主力資金也不會現在拉昇,這樣你就會因為別的股票猛漲,從而亂了方寸。介入過遲,又會在大幅拉昇時錯過賺錢機會,所以最好是在剛好啟動之時介入當然。掌握這種時機還需要過硬的本領。但是,無論買入或賣出,必須對主力投資者的動向進行預測。

例如,若從100名參賽者中選出最漂亮的5名女孩,若你選的結果與最後得票結果一致,可獲得高額獎勵。這時,你一定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審美眼光去選擇,如果那樣做的話,往往你的選擇與結果完全不一致。

為了勝出,必須預測出絕大多數人眼中的美女標準。也就是對他人的預測結果進行預測。因此,無論選擇什麼板塊或什麼股票,必須是下一步的炒作熱點,也就是近一年,最多近兩年發展較快的行業。你若研究選擇幾年後的事情,我想大多數人不會認可。無論股票價值怎麼樣,有多好,得不到主流資金認可的股票就不是好股票。

學會適時買進,你已成功了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剩下更重要的功夫是決定何時賣出。要真正在市場中獲利,賣出決策是十分關鍵的一步。許多散戶曾經有過豐厚的賬面利潤,但一拖再拖捨不得賣出,以至於利潤化為過眼煙雲,甚至之後股票被深深套牢。可以說,許多人的失敗就是因為沒有適當的賣出策略。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套簡單實用的賣出技巧,希望在實戰中有所幫助。

一、股票賣出的四大原則

1、逢中陰線賣出原則,如果一隻股票跌幅超過4%且沒有回頭的跡象,發現勢頭就對就要防止有陰線的風險,投資者需要壯士斷臂

2、主動性殺跌賣出原則,遇到這種情況的股票一般是個股連續陰跌,如果是主力故意做空這隻股票,那麼它的殺跌空間將會是非常大的,也無法預測什麼是底,最好的辦法是及時賣出手中的股票。

3、賣早不賣遲原則,在股票明確下跌趨勢開始形成的時候果斷斬倉,如果錯過了賣出時機,特別是已經大幅下跌後,則不能輕易斬倉,而要等待反彈,以減少損失。

4、個股跌破重要支撐位時要賣出,這個時候要注意莊家是否在假跌破,如果股價短暫破位後能快速的反彈,則為假破位,如果不是,就要及時賣出手中的股票!

二、股票賣出的四大時機

1、尾市拉昇時賣出。跌勢初期,有的主力會努力護盤,在尾市利用少量大單將股價復原,這也是減倉的好時機。

2、逢大陽線賣出。跌市中的大陽線往往是主力在震盪減倉,既使不是減倉,也不能持久。主力的拉高舉動,將為你提供絕好的出逃機會,這時千萬不能貪心,心存猶豫將錯失寶貴戰機。

3、個股停止上攻而大盤下跌時賣出。市場主力對大盤的把握不盡相同,在大盤下跌初期,有的個股仍可能上漲,而當大盤下跌、個股停止上攻時即是很好的賣出時機。

4、同板塊個股下跌時賣出。同一板塊個股有大幅下跌行為時,一般都會對其他個股產生影響。一旦發現有此跡象,則要對所持個股果斷斬倉。

三、股票常見的賣出形態

炒股其實很簡單,會賣勝過會買,讀懂此文,你也能賣在最高點!

炒股其實很簡單,會賣勝過會買,讀懂此文,你也能賣在最高點!

炒股其實很簡單,會賣勝過會買,讀懂此文,你也能賣在最高點!

炒股其實很簡單,會賣勝過會買,讀懂此文,你也能賣在最高點!

炒股其實很簡單,會賣勝過會買,讀懂此文,你也能賣在最高點!

炒股其實很簡單,會賣勝過會買,讀懂此文,你也能賣在最高點!

炒股其實很簡單,會賣勝過會買,讀懂此文,你也能賣在最高點!

炒股其實很簡單,會賣勝過會買,讀懂此文,你也能賣在最高點!

炒股其實很簡單,會賣勝過會買,讀懂此文,你也能賣在最高點!

炒股其實很簡單,會賣勝過會買,讀懂此文,你也能賣在最高點!

精準把握賣點的5大竅門:

1、未雨綢繆,再買股票的時候,就要設定賣點。

2、提前設點,在操作股票的時候就需要設立止損點。

3、切勿驚慌,當股票出現下跌時,不能瞎操作。

4、防中陰線,無論前期股票漲的再好,一旦出現中陰線,需謹慎操作。

5、不做炮灰,當大盤出現不定因素時,千萬不做莊家的犧牲品。

交易之道:簡-忍-耐-煩

看得透:看準趨勢等大錢。

真理之所以難以被人們掌握,不是因為太難了,而是因為太簡單了。炒股的都是聰明人,掙不到錢或者賠錢,不是因為大家太笨了,而是因為大家太聰明瞭。股市裡從來都是笨人賺聰明人的錢,也許大家不服氣,更不相信有這回事存在。《短線交易秘訣》的作者:拉瑞_威廉姆斯掙錢的方法就是:“坐、等”兩字秘訣,他曾多次忍不住進場操作的衝動,但每次衝動都讓他賠錢,賠錢賠得心痛了,再次安心用原先的本方法掙錢。他說,他百萬美金的利潤都是等來的,就是這樣,等來的。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中傑西·利佛莫爾一生經歷三起三落,作為一名美國交易史上最偉大的投資者之一的他最終還是在憂鬱的困擾下選擇了自殺,自認為一生是失敗的一生。他掙錢其實也是靠的裝死大法,通過睡覺控制自己交易的慾望和衝動,從而避免失敗而放飛利潤,因此而成功,可惜他還是太聰明瞭,聰明得控制不住自己交易的衝動,最後給自己製造了一個悲劇。奧妙在哪裡,我們中國有大巧如拙、大智若愚、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天然文化基礎。老子就告訴大家辨別真理的標準:大多數人看了會不屑一顧,哈哈大笑的就是真理。因為笨蛋總是大多數,大小不足以為道。

炒股是很簡單的事,但大家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秘訣是:只有行情上漲才能掙錢。這是一句廢話,但這就是真理。行情上漲才能掙錢,就是說行情處於跌勢的時候就老實空倉,不要去和市場作對,和自己的錢過不去。行情上漲才能掙錢,就是說震盪和盤整時就不要瞎折騰,費力不討好。行情上漲才能掙錢,就是說行情處於漲勢的時候跟進,然後等待,睡覺或者裝死,一直到重大變盤出現的時候。

趨勢一旦形成就是多空雙方的較量勝負已分,一時不容易改變,趨勢會不斷延續,同時需要時間來延續。時間就是空間,願意花時間等才能等到利潤空間的擴大。沒有嚐到過等待的甜頭的人,很難體會到悠閒自在的奧妙的。什麼時候,在股市中糾纏得暈頭轉向了,心力疲敝,苦不堪言的時候,給自己放個假,試想一下,如果自己兩週到一個月盯準一個方向,不在乎中間怎樣波動,那將是何等的自在。為什麼會煎熬,因為每一個波動都決定你的命運,讓你心裡始終壓著一塊石頭,痛苦不已。

其實,行情在漲勢,自然會上漲,其間會有波動是正常現象,不去糾纏於這些細枝末節就解脫了。如果糾纏于波動,那行情的一舉一動都會決定你的心情,你能不迷茫嗎?明明是漲勢,一個向下的小小波動就讓你覺得災難降臨,心靈煎熬不說,一時熬不住在最低位置砍了倉賠了錢就更是心如刀絞了。

如何解脫:不要讓波動影響你的心情。按趨勢做,一波趨勢形成,不到運行到最後,趨勢就不會結束。可以放心大膽的等。只在乎趨勢,忽略掉波動,你就由糾纏的此岸到達悠閒的彼岸了。一單下去,要吃的就是一波趨勢。這種自信是多麼地讓內心踏實。一單下去,看的便是長遠,不在乎小小的波動,也就沒有了內心的糾結和煎熬,內心沒有了沉浮起落,那將是多麼沉穩。一單下去,吃的便是大利潤。操盤大資金也能遊刃有餘,沉穩大氣,雍容華貴,這才是幹大事、掙大錢的風度。一單下去,透過了波動的現象,抓住了趨勢的本質,不再患得患失,超越波動,駕馭趨勢,市場成了自己的好朋友,這才是智慧、福分。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要駛向哪頭,那麼任何風都不是順風。——塞涅卡《道德書簡》這句話用在股市也合適——如果一個人看不清行情的趨勢,那麼任何波動都是煎熬。一切心態問題的根源都在這裡,一切心態問題的解決之道也在這裡。相反能夠看清趨勢的本質,那麼任何波動都是自己的朋友,上升通道中高拋低吸,在宏觀中順勢,微觀中逆勢,從而將利潤最大化。這樣波動就成了自己的朋友,成了自己快樂的源泉。恪守“簡單”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成就。心理學有句話很能給人啟迪:內心簡單的人總是需要紛繁複雜的點綴和填充,而內心複雜的人卻對簡單有著特殊的偏執般的要求。大道至簡,恪守簡單不是最智慧的人是做不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