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教融合推進高端製造人才培養 長安汽車成立了一個學院

在汽車智能製造這條路上,諸多品牌在持續跟進之中,相比之下,長安汽車的做法更值得借鑑,通過成立專業的汽車大學來培養自己的製造人才,從源頭將工匠精神注入到專業的造車態度中。

產教融合推進高端製造人才培養 長安汽車成立了一個學院

今日,長安汽車大學智能製造工程學院成立儀式在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舉辦,作為校企聯合辦學的典型,校企雙方的領導以及市相關單位代表和長安汽車的技術派工匠們、學員代表等一起見證了長安汽車大學智能製造工程學院的成立。

產教融合推進高端製造人才培養 長安汽車成立了一個學院

產教融合 長安汽車大學智能製造工程學院指向“大國工匠”的培育

校企聯合辦學,往大了說,是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微觀來講,這是企業解決人才問題的一大途徑,一併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恰好長安汽車大學智能製造工程學院就是為了這一使命而誕生,在“雙主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的辦學模式下,組建了學院相應的組織機構。

產教融合推進高端製造人才培養 長安汽車成立了一個學院

根據長安汽車大學智能製造工程學院的定位,將向著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方向聯合招生辦學,融合長安汽車旗下全系產品售後維修技術培訓和新品上市技術培訓;利用電子技師學院對汽車類專業進行非學歷教育招生,並進行培訓培養,開展汽車技術行業技術服務和認證;整合校企資源開展國培市培汽車、機械大類技術培訓;並推薦長安汽車大學智能製造工程學院學生優先在長安汽車實習和優先就業等。

產教融合推進高端製造人才培養 長安汽車成立了一個學院

產教融合推進高端製造人才培養 長安汽車成立了一個學院

平心而論,經歷百年發展之後,軍工出身的長安汽車原本就是妥妥的技術派,而成立企業的專業學院,則是從源頭上培養長安汽車的技術人才隊伍,對於從入學就開始開始接受長安汽車品牌影響的人才來講,更加能融入對長安汽車的情感寄託,對於長安“工匠精神”的理解和傳達也更加到位。

於長安汽車品牌旗下經銷商而言,其售後維修技術以及新品上市的培訓將有一個集中示範的場地,更多的是提升長安汽車各子品牌操作的規範性和統一性,服務於長安汽車長遠發展。

產教融合推進高端製造人才培養 長安汽車成立了一個學院

從研發到製造 長安汽車實現全價值鏈人才儲備

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這便是長安汽車正在踐行的,也是長安汽車大學成立智能製造工程學院的意義所在,從現實意義來說,這是長安汽車歷次創新以及在國內車企中最具備創新能力的原動力所在。

產教融合推進高端製造人才培養 長安汽車成立了一個學院

以小見大,到目前為止,長安汽車已經在國內的重慶、北京、河北、合肥等地以及國外的意大利都靈、日本橫濱、英國伯明翰、美國底特律和硅谷建立起各有側重的全球協同研發中心,建成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研發體系,並使之服務於智能製造。而研發人員來自全球各國超過1.1萬人,中高級專家數百名。研發實力在中國車型中已經連續8年位居汽車行業第一,這就是長安汽車對人才儲備和篩選機制重視的結果。而平日聊到汽車行業研發能力之時,第一個跳入腦海的就是長安二字。

作為技術派,長安汽車的指向明確,從研發到製造,每個環節的人才培養都不可缺失。這也就很好解釋為什麼長安汽車在時時出新品,不僅更新換代的週期越來越短,而且從近兩年市場表現來看,所推出產品也很受消費者歡迎,比如長安CS55、新款CS75、第二代逸動等,包括歐尚汽車的產品,都廣受好評。

產教融合推進高端製造人才培養 長安汽車成立了一個學院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 人才是原動力

在汽車智能化趨勢和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驅動下,長安汽車已經啟動第三次創業,並已經形成清晰的品牌構架,包括長安汽車、歐尚汽車、凱程汽車和一箇中高端品牌,在新的品牌構架之下,人才、創新才是最終的驅動力,長安汽車如此重視上中下游人才培養、儲備,這對於的其第三次創業來說,已經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了。

長安汽車大學智能製造工程學院的成立具有現實意義,從長遠來看是長安汽車塑造具備“工匠精神”人才的一處搖籃。在汽車製造智能化逐步成為未來發展趨勢的當下,長安依然處於中國品牌的第一梯隊,但並沒有滿足於此,恰恰是以自己的優勢資源為依託,投入更多促進發展。眾所周知,長安汽車的盤面很大,想實現自上而下的改變並不容易,但是好在認真造車的初心不變的情況下,已經實現了從數量到質量的蛻變,走向世界也就是下一步的規劃了。

產教融合推進高端製造人才培養 長安汽車成立了一個學院

縱觀所有車企中,創辦自家人才培養體系的並不多,更多的是從外聘請來“外面的和尚”,但是長安汽車的態度則很鮮明,“從小培養”才是安全的、有感情的。未來中國汽車發展競爭越發激烈,或被淘汰或被併購,能夠存活下來的不過寥寥數家,但是這當中,必然有長安汽車,佈局未來,它已經準備好了自己的“人才搖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