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小燴麵,做出大文章

一碗小燴麵,做出大文章

一碗小燴麵,做出大文章

文/王璋 圖/老熗

一碗小燴麵,做出大文章

吃過一碗麵的後感,值得大家學習。

張林,在省會鄭州頗有名氣的人物,靠一碗香噴噴的熗鍋燴麵,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和鄭州市民的喜愛。

人民給他了不少榮譽:河南省第十一、十二屆青聯委員、鄭州市南陽商會副會長、方城商會副會長、鄭州市工商聯執行委員、鄭州市金水區政協常委……。

這位41歲的小夥子,靠一碗小燴麵,做出大文章。

一碗小燴麵,做出大文章

首先,他憑藉著不忘鄉愁的情結,走岀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張林系方城縣袁店鄉呼沱村人,這個村為淺山丘陵地區,土地貧脊,加之大躍進時代這裡倉促上馬修建“漢山水庫”,後廢棄,使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農民廣種薄收,至今仍為貧困村。

熗鍋燴麵是父輩創下的名吃,由於味道鮮美,成為家鄉人民大享口福的飲食品牌,取名“張老熗方城熗鍋燴麵”。

張林不忘鄉愁,遵守父母遺願,子承父業把一碗燴麵越做越大,走岀黃土地鄉村進縣城發展,繼而又從方城縣城挺進省會鄭州,且迅速發展擁有多個分店,成為頗有名氣的鄭州特色飲食。

不但張林走上了致富路,還安排家鄉200多名村民到鄭州他的店裡就業,使多個家庭脫貧致富。他規劃著他的未來,幫助10000名老鄉創業成功是他的願景。

一碗小燴麵,做出大文章

一碗小燴麵,做出大文章

一碗小燴麵,做出大文章

其次,他憑藉著祖傳一碗燴麵的情結,走岀了一條創名牌求提升的產業大道。

張林在傳承了老張家熗鍋獨特工藝,保持高鈣骨湯、油浸辣味、軟滑勁道特色的同時,不斷探索創新,又探索歸納出了“肉炒焦,蔥炒黃,一爆一熗加高湯”的精品肉料,成功獲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熗鍋燴麵香飄滿城,酥軟火燒香甜人心;贏得顧客盈門,交口稱讚,呈現岀了持續發展的好態勢。

請看張林為自己立下的使命:讓南陽熗鍋燴麵成為世界的燴麵;請聽張林沒有浮躁的信念:一輩子認認真真做好每一碗麵。

一碗小燴麵,做出大文章

一碗小燴麵,做出大文章

一碗小燴麵,做出大文章

其三,他憑藉著友善為懷的情結,走岀了一條愛心公益的進德大道。

他遵循“守望愛,傳遞愛”的宗旨。成立睿鷹愛心公益助學機構,玉樹地震時,親赴地震現場慰問災民,捐助現金和物資155多萬元。時至今日,累計資助200餘名學生,從初中到大學,持續資助每年每人3000元。

聽他如是說:我不僅僅是給予孩子們多少金錢,更是給予孩子的成長相伴,持續點亮孩子的心燈;不僅僅是我們資助了孩子,更是孩子給予我們的奉獻機會;使我得到了自我修煉,經歷了一次次神聖的心靈之旅。

在他的影響下,60餘名社會愛心人士加入資助行列。

一碗小燴麵,做出大文章

一碗小燴麵,做出大文章

一碗小燴麵,做出大文章

我與張林老鄉邊聊邊思,使我對眼前這位草根岀身小夥子肅然起敬,佩服有加。

他雖草根岀身但有大志,靠著一碗燴麵闖入省會幹成一番大事業;他雖沒有高的學歷但有大智,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一步步紮實走來;

他雖沒有尋找靠山助力但有大愛,靠著一顆愛心贏得了社會的認可、群眾的好評、眾多的榮譽……。

聊天結束了,張林又爆出一句讓我思考很久的樸實話:“在這個世界上,我相信因果。今天我們植下的善因,明會結下善果,甚至可能在子孫、在下輩子。”我不相信眼前的這位是從窮山村走岀來的農民,他像一位從名牌院校走出來的大學生。

我思考著走岀這小小的燴麵館,在有些擁擠又不失清潔的前堂看到了兩幅標語:“理念:顧客好的體驗放第一”,“價值觀:品質、坦誠、關愛、挑戰”。

噢,我更明白了他的成功道理,我更看清了他前面的路會越來越寬廣。

*作者︱王璋:河南省.鄭州市政協主席,「青眼有加qyyjtcq」專欄作者。

一碗小燴麵,做出大文章

一碗小燴麵,做出大文章

一碗小燴麵,做出大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