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范武波1,3 柯佑鹏2,4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广东湛江,524013;2.海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海南海口,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中心,海南海口,571101;4.海南热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院,海南海口, )

摘要:本文阐明了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根据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也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发展休闲农业,对于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南具有独特的热带农业旅游资源,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特色优势。发展海南休闲农业,不仅能为海南本土居民提供新的休闲旅游度假方式,又能吸引外地游客到海南休闲观光旅游,对带动海南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海南新农村建设和国际旅游岛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相比,海南休闲农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进行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就显得极为迫切与具有现实意义。

1 国内外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

1.1 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

休闲农业最早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之后逐渐遍布欧美等发达国家,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经过上百年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休闲农业由观光功能向休闲、度假、体验、环保多功能扩展。其发展模式也随着各国资源、理念、市场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日本农务参与型模式、法国专业农场发展模式、加拿大乡土民俗体验型模式、新加坡科普教育型模式、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发展模式等。休闲农业类型也多样化,包括:农产品购物型、观光农作型、农业展示型、农业景观型等。休闲农业发展也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将农耕文化、民俗特色、异域风情等元素融入传统节日中,如著名的南瓜节、草莓节等[1]。经营型态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市民农园、观光农园、自然休养村、民宿农庄、农村留学、体验农业等。

纵观全球休闲农业的发展,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休闲农业发展的水平、层次及功能开发等方面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探索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与产品,每年吸引着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往观光、体验,对当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成功经验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

1.2 国内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休闲农业最早是在台湾发展起来,之后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各地根据当地的自然景观、区位优势、文化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丰富发展内涵,挖掘乡土文化,引导文化创意,先后形成了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文化村等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类型和发展模式。并注重创意品牌策划、集约要素组合、集成技术模式、推行标准化生产、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生态优质、服务人本规范、形成产业联盟或产业集群等,推动休闲农业创新发展。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据统计,2012年全国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超过8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3.3万家,从业人员超过2800万,占农村劳动力的6.9%[2]。我国休闲农业逐步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民生产业,成为壮大区域经济和扩大内需的朝阳产业,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支柱产业[3]。

2 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发展现状

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起步较晚,但自2009年,海南在全国率先成立省休闲农业发展局,为海南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机构保证。同时,海南也制定了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及配套支持政策。如2013年,海南省农业厅出台《关于“我为农民增收办实事”十大行动计划(2013-2016)》,力争到2016年,海南有营业收入超500万元的休闲农业企业30家,休闲农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通过制定《海南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以及《关于扶持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规范休闲农业发展;实施“双百工程”,计划建设100个休闲农业示范点和100个休闲农业观光果园,示范带动海南休闲农业健康发展[4]。

通过各方努力,近年来海南休闲农业发展快速。截至2014年前三季度,海南省休闲农业企业达175家,其中休闲农业示范点68家,资产总额43.9亿元,直接从业人数1.62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1.3万人),间接就业人员6.48万人,带动农户2.58万户,年接待991.5万人次,营业收入8.15亿元[4,5]。目前,海南省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28家,其中5星级8家,4星级8家,3星级12家[5]。保亭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海南开辟了四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海口为中心,连接文昌、澄迈、定安、的琼北都市体验休闲线路;以三亚为中心,连接陵水、保亭、乐东的琼南都市热带海滨观光线路;以琼海为中心,连接万宁的东部滨海度假休闲线路;以五指山为中心,连接琼中、白沙、屯昌的热带雨林休闲线路;以儋州为中心,连接昌江、临高、东方的海南文化体验休闲线路。

海南各市县也积极配套规划,着力将农村建设与农业观光、度假旅游与文化体验结合起来,精心打造多元化休闲农业品牌。琼海按照“一片果园就是一个景区,把农庄当景点建,把农业基地当公园办”的模式,加快“田园城市”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整合农田、果园、鱼塘、河道等资源和绿道、餐饮、客栈、咖啡厅等旅游元素,鼓励农民开办家庭农庄、采摘篱园、渔家乐等,大力打造休闲农业,把游客吸引到农村,丰富旅游业态,推动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农旅融合,使休闲农业大步发展。2013年,琼海接待游客514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9256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913元[4]。目前,该市休闲农业组织达到13家,农家乐22家。屯昌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全方位支持休闲农业建设。在资金方面,整合不同渠道的财政支农资金,对创办农家乐的个人及集体给予10万元的财政补贴,并鼓励引导企业和民间资金投资休闲农业,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注入活力。澄迈2014年计划投资近1000万元,在3条“美丽乡村”带上创建6家标准化休闲农业示范基地[6]。

海南政府融合绿化宝岛、美丽乡村、休闲农业三项工程项目于一体,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绿化宝岛”工作已实施3年,总投资达30.4亿元,造林面积达136万亩,占5年总任务的90.1%,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1.9%[7]。“美丽乡村”工程调整了产业结构,实施生态循环工程,发展海南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创建省部级“美丽乡村”24个。在这两项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加快以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主题公园、民俗村等为重点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和星级企业创建,建立100个休闲农业示范点。目前,海南已完成90%行政村和自然村建设的规划编制,地方民族特色风情小镇已初显雏形,农村环境卫生得到进一步治理,农村危房改造积极推进,并结合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发展,建设具有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度假功能的村庄60多个[7]。

当前,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民俗村及美丽乡村等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休闲农业模式和类型不断涌现,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极大拓展,已成为海南省许多地方发展休闲农业和吸引消费者的响亮名片。

2.2 存在问题

当前,海南休闲农业发展迅猛,然而由于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国内外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与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相比,差距甚大,仍存在诸多问题。

2.2.1 地方区域利益驱动,全局规划难以奏效

尽管海南休闲农业发展全局上有一定的统筹规划,然而各市县并没有按照全省的统一规划与布局,而是受到各自区域利益的驱动,各自为政,难以确保全省布局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没有追求区域内特色或质量上的高标准严要求,而是追求数量上的多多益善。一些地区的领导、经营者和农户急于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凭着一股热情,没有做市场调查和投资分析,就利用现有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一哄而上。项目设计趋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明,缺乏个性化和文化内涵,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造成同一地区内项目建设重复,功能雷同,互相竞争,效益低下。结果因低层次开发,产品品位不高,配套设施和环境较差,则逐渐衰落而停业。甚至有的地方造成了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性开发。

2.2.2 雷同同质较为普遍,特色挖掘缺乏深度

尽管海南各市县休闲农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然而大多属小型农家乐模式,以吃饭、钓鱼、住宿、打牌、卡拉OK等居多,缺乏创新特色,对游客吸引力小。

经营项目与经营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如在三亚地区周边,就有多个以花或植物为卖点的景区景点,休闲内容相对单一,个性化创意不足,且景区景点严重依赖门票、餐饮及住宿等收入,缺乏相应的下游产品或衍生产品等产业链条的打造,收入来源门路窄;缺乏统一经营和组织化管理,互争客源、压价竞争现象时有发生。

特色资源挖掘不够也普遍存在。海南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热带亚热带资源丰富多彩,然而无论是作物品种资源开发利用,还是热带农产品的深加工等方面,都有待深入挖掘。此外,耕作文化挖掘更是不足。海南的耕作文化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如何把这些差异与海南的黎族、苗族等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创造出更多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如何把休闲农业从卖方市场扭转为买方市场,是摆在广大休闲农业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2.2.3 区域市场没能细分,市场定位随意性大

海南陆地区域不大,但各市县所面对的区域市场却有较大的差异性。以海口、三亚为例,海口休闲农业面对的消费群体多为本市市民,岛外游客虽有一定比例,但以出差到海口或到海口探亲访友的居多;三亚更多的是岛外旅游团体、散客或岛内城镇居民为主,而本市市民却不多。由此可见,海口与三亚的休闲农业所面对的区域市场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然而,纵观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绝大多数没能对区域市场进行细分,更多的是盲目跟风发展,缺乏特定的消费群体及个性化经营项目。缺乏对消费群体的定位,大众化、普适性突出,导致特色不鲜明、卖点不突出,难以激发消费者再次消费的欲望与冲动。

2.2.4 市场季节性反差严重,市场客源难以掌控

休闲农业自身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强烈的季节性,随四季变化,有旺、淡季之分,无法连续生产。休闲农业的客源主要是城市,城乡差异、地域差异、季节差异造成了休闲农业旅游市场的定势性。海南休闲农业普遍以节假游为主,游客选择休闲农业游的时间大多集中在法定假日和周末,各景点双休日和法定假日住房基本饱和,而平时入住率徘徊在30%左右。法定假日选择休闲农业旅游的主要是自驾车族,且以家庭和亲戚朋友为单位;而在双休日,则是单位客户和家庭客户为多;但在工作日,则往往门可罗雀。游客的过渡集中,使休闲农业设施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增加了接待成本。同时由于休闲农业具有农业最基本的特征,受季节的影响大,且休闲农业属于一个易产生较大同质性的行业,市场客源变动较大,难以有效掌控,各项旅游设施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2.2.5 农村金融孵化滞后,产业资本投入不足

尽管国家和海南省各级政府对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给予了高度重视,但由于海南休闲农业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缺乏与休闲农业相关产业配套的信贷、财政资金补贴、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措施。特别是在信贷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措施。由于休闲农庄的土地、住房等不能作贷款抵押,休闲农庄到银行基本上贷不到款。休闲农业涉及种养、加工、三产服务等多个环节,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光靠企业自身资金远远不够。

海南省各级政府安排发展休闲农业的扶持资金很少,至今未设立休闲农业专项资金,全靠企业自筹解决,休闲农业企业在完成首次资金投入后,难有第二次投入能力,使休闲农业的发展受到较大限制。由于缺乏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扶持,以及地方上不少干部群众对休闲农业缺乏了解,认识不到位,使企业和个人对于发展休闲农业的热情大打折扣,这势必会影响海南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

2.2.6 基础设施薄弱,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休闲农业园区的基础设施服务是否健全,是影响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海南有些休闲农业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如因缺乏统一的道路指示牌等标识系统,加上交通不便,存在“路难走、点难找、车难停”等现象;休闲农业景区餐饮和住宿环境卫生条件差,垃圾污染严重,旅游者再访率低;饮食条件差,住宿环境简陋等,不能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即使如经济较发达的海口及三亚,也由于很多休闲农庄地处城郊或偏僻、不通公交车,前往农庄消费的也只能是有车族,一般城镇居民因交通不便很少去农庄游玩;更不要说如白沙、琼中等市县,诸如白沙的罗帅村,尽管环境优美,经营项目较多又具特色,但从海口或三亚去游玩的成本收益性价较低,无形中打消了很多游客的需求欲望。

休闲农业是一种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综合型农业经营方式,兼顾农业、旅游、环保和生态等方面内容,需要各方面的农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来开展规划、开发、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工作。但海南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一是专门的经营管理团队、具有专业知识的经营人才缺乏;二是从业人员总体素质普遍较低,服务人员以当地村民为主,多数未受过正规的教育和培训,文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也不强,管理比较粗放、涣散,接待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三是管理水平较低,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建设、安全、餐饮、住宿、环保、卫生、服务等多方面的行业标准或规范缺乏,管理制度不健全,服务水平不高。

3 海南休闲农业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3.1 发展思路

3.1.1 加强领导, 规范管理

海南省政府必须将发展休闲农业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日常管理中,采取政府主导、各方支持,经济、行政等相关配套政策指导。政府要制定科学的休闲农业总体发展规划,充分反映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发展旅游的主导思想,明确全省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方向;建立完善的休闲农业从业规章,规范休闲农业产业发展;采取积极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营造有利于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大公共财政对休闲农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休闲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海南各级农业、旅游和卫生等部门要抓紧制订休闲农业的设施标准、安全生产标准、服务标准和卫生标准等相关的休闲农业行业标准。要尽快制定和出台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支持休闲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并保证休闲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法律体系应包括发展休闲农业的法规、行业管理条例等;以法规形式确立休闲农业在海南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对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向、开发规划、项目建设、土地使用和转让、支持政策、管理体制、环境保护等做出明确规定;制定有利于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包括鼓励招商引资的政策、鼓励企业资产重组和集约化发展的政策、限制开发低档项目和浪费资源的政策、休闲农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休闲农业企业规避风险的措施、鼓励改善休闲农业软硬环境的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大力推进休闲农业行业标准,实行行业管理标准化,设立各种管理标准体系和行业服务标准体系,从资源、环境、市场、服务、交通、效益等多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定期进行评估,实行优者奖励和支持制度,确保海南休闲农业健康发展。

3.1.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海南必须制定合理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要重视项目的设计,整合资源,主题鲜明,功能区分明确,规划景观搭配和基础设施建设,精心选择经营项目,研究市场需求,策划经营模式。经营中必须坚持“以农为本”,以农业为基础、种养产业为核心、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把发展农业产业、扶持农民增收放在首位,同时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好的休闲农业产品、知识和服务。在经营内容上开阔思路,以“农”字为特色,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注重农业生产能力的开发和保护,弘扬农耕文化,提高农业品位,注重“土、特、奇、鲜、文化、参与”。

要合理规划,要考虑海南北部、南部、东部、西部、中部五个区域的均衡发展,条件成熟(客源丰富、发展自然条件好、有资金雄厚的投资商、当地政府重视等)的区域可适当多发展。同时应注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不破坏乡村的原始自然风貌,尽量避免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干扰和破坏,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和资源优势。

要合理布局,按三线贯通联结规划、中部休闲、其它区域观光的布局。休闲农业点建设的一个关键条件是交通便利。海南休闲农业点最好分布在东线、西线和中线高速公路附近,而且要覆盖到各条路线,每条线路上都要有点可看,各具特色。各区域的休闲农业点,可依据当地的资源条件进行规划建设。

如,东部区域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可借助琼海博鳌会议的知名度,加强营销,扩大客源,争取更多的岛外客人的光顾。

南部区域休闲农业以三亚、保亭为主,陵水、乐东为辅,实现良性布局和发展。南部旅游火热,但欺客现象严重。所以南部休闲农业发展要高起点,打造精品,以顾客为本,提升服务,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西部区域的儋州被誉为“诗乡歌海”,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诗词之乡”、“全国楹联之乡” 三块金牌。儋州调声和晒盐技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临高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其渔歌和木偶戏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休闲农业结合这些文化资源,打造独特风景。

3.1.3 注重选址,突出内涵

休闲农业点运营的一个关键是要有充足的客源,因此选址很重要,可以依附中心城市发展、依托重大项目选点、旁依名山名景建设。

海口是省会城市,三亚是国际旅游城市,人口密度较大,休闲旅游需求较高。该类区域要以满足本地和外地游客多样化消费需求为目标,可建设以大型设施农业为基础,以新、奇、特等高档农产品生产为主,集休闲、观光、度假、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观光采摘园和休闲农庄,打造现代农业新型产业模式。

海南的重大项目主要有:文昌航天城、琼海博鳌亚洲论坛、中海油东方气田和化肥、三亚世姐基地、洋浦经济开发区等。在这些重大项目附近建设休闲农业点是可取的。这类地区的休闲农业点建设,应以功能衔接和特色互补为重点,突出服务功能,强化休闲体验,满足多元需求。

海南的名山有: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七仙岭。名景主要有:万泉河、天涯海角、大东海、南山寺、火山口地质公园、东山岭、小洞天、呀诺达、猴岛、松涛水库、大广坝水库等。该类地区也应以功能衔接和特色互补为重点,以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紧密依托自然资源、生产资源、历史文化,打破区域界限,营造特色休闲农业功能区,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大力发展以农业生态游、农业景观游、民俗风情游、特色农(牧、渔)业游为主的休闲农(山、渔)庄和农(牧、渔)家乐等。

此外,海南休闲农业发展应有地方特色、突出内涵。海南的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厚,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热带海滨和岛屿、热带农业和独特民族风情的文明古村、黎村苗寨等。海南岛是一个长期封闭的系统,具有很强的岛屿文化特点,农耕文化独成一脉,拥有农民奇特的农业耕种方法、渔民娴熟的海洋捕捞技巧、少数民族独有的酿酒方法,以及异彩纷呈的饮食文化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发展海南休闲农业的宝贵文化财富。如五指山下的黎苗族文化汇聚地、保亭县七仙岭风情区、三亚回族文化特色区、三亚南山佛教文化区、定安道教文化区等,这些文化内涵都为休闲农业提供了创作素材,包括形成的村寨建筑风格、饮食习惯、农业生产技术或地方特有品种等,构成了民族文化生活多样性。热带海滨资源、热带植物资源得天独厚,值得挖掘。如三亚、陵水、万宁等滨海市县可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丰富海南休闲农业内涵,为游客提供更多样化的休闲享受。合理利用当地人文要素,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因地制宜,设计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可使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文化传承的熏陶。

3.1.4 培养人才,加强合作

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包涵一、二、三产业的经营内容,涵盖农业、生态环境、旅游、休闲、文化等多学科知识,需要兼具系统知识的专业人才。要建立、完善休闲农业经营管理学科体系,传授景观生态学、旅游经济学、农业规划学、生态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内容,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对休闲农业管理人员可进行政策法规、宏观管理、发展理念、农业创意、信贷融资、生产安全、综合服务等知识培训。对一线员工可进行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和服务礼仪培训,重点培训职业道德、作业内容、操作规程、工作方法、产品知识、安全生产等知识,增强服务意识,提升管理水平。另外定期对休闲农业经营者及从业人员进行旅游管理、生态农业等知识的集中培训与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经营素质、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等,使其自觉维护乡村景观资源及自然生态和文化环境。

注重人才培养的同时,要加强合作,如加强与台湾的合作。台湾是休闲农业领域的领头羊,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发展休闲农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台湾发展休闲农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是台湾农业转型的新走向。琼台两岛文化传统背景大体相同,自然资源相近,农业形态相似,经济互补性强,休闲农业合作潜力巨大。把台湾的发展理念、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特色方面的优势,同海南的劳动力、土地、市场、自然资源等优势结合起来,可推动两岸休闲农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学习借鉴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和经营理念,将为海南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便捷、实用和有效的途径,实现海南休闲农业跨越式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但海南在借鉴台湾经验的同时,必须突出海南当地特色,创新发展,不能照搬全抄。

此外,也要加强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先进经验的研究,努力做到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注意休闲农业中单项适用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提升自身科技含量:如农田管理、节水滴灌、环境监测、农业装备信息化等实用技术,以及精细测土配方施肥、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等。“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可邀请国内外和台湾地区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前来指导,也可到休闲农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努力做到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更新理念。

3.2 对策建议

3.2.1 发挥政府作用,加强行业管理

政府的长期有力支持,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催化剂和保鲜剂。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央及海南省政府的支持。海南休闲农业旅游项目有重复建设、设施落后、资源浪费等现象。由于缺乏规范休闲农业管理的统一标准和尺度,经常出现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和尺度不一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南休闲农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海南省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政策衔接力度,完善政策体系,争取把休闲农业场所纳入政府规范体系。政府应当从政策上进行支持、资金上进行倾斜,加大扶持投入力度、实施信贷和税收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合理开发土地。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休闲项目进行适当扶持,甚至政府带头建设部分休闲农业示范园,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海南省相关政府部门应研究制定发展休闲农业的政策法规,制定统一的行业管理标准,完善休闲农业的服务标准,明确各类农业旅游景区(点)的基本条件及配套设施的标准,统一各类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定期考核结合不定期抽查,对各类农业旅游景区(点)的服务进行评定,并予公布。要加强对餐饮、卫生、环境等条件的监管,防止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加强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指导和服务,积极研究挖掘政策潜力,努力争取税收、信贷、用水、用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积极探索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休闲农业管理协作机制,推进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2.2 建立网络平台,加大宣传力度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是传播最迅速、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最省钱的宣传手段,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应该利用这一广阔的传播平台,加强宣传力度。要努力让互联网平台成为展示海南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展休闲农业旅游宣传促销和提升海南旅游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建立海南休闲农业网,提供休闲农业相关的政策性服务信息,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休闲农业点的规划,休闲农业的新闻、通知公告,休闲农业的统计数据,休闲农业旅游点的介绍等。

利用多种网络平台扩大宣传。可通过海南农业信息网、海南旅游网等网站对海南休闲农业旅游进行重点推介;在全国知名网站发布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广告,吸引客源;与我国网络传播界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各家网络媒体进行合作,通过多家媒体共同推动海南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

发展海南休闲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充分激发休闲农业企业的多品种经营优势,为休闲农业消费者节约信息搜寻成本、扩大选择方式;可扩大国内外的客源,提高知名度,优化海南旅游产业供应链,减少旅游销售的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规范旅游市场。

3.2.3 拓宽投资渠道, 形成产业集群

海南省各级政府要搭建融资平台,完善企业融资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投资效果显著化。各地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开发休闲农业项目。积极创新融资机制,通过股权转让、出让冠名权、经营权等方式,广泛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也应把支持休闲农业发展作为信贷支农重点;吸引国内外企业资金, 以股份制或合资经营等方式开发休闲农业。加大民间资本的吸纳力度,引进大型旅游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独资、参股、品牌连锁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境内外、省内外资金进入海南休闲农业行业,促进海南休闲农业发展。

在拓宽融资渠道,引入资金的同时,要实现海南休闲农业集群化发展。创建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的海南现代休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群,打造一批有影响的海南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和节庆活动,可提升产业影响力、社会认知度和产品知名度,有利于提升海南休闲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海南休闲农业走向国际市场。

形成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的模式多样。一是依靠高新龙头企业,逐步形成龙头企业集群。二是依靠与休闲农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农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加工制造业)形成集群。如在海南热带瓜果的种植、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上都可以与旅游业发生联动,形成以热带瓜果为主要特色的休闲农业集群。三是依靠特色农业资源形成集群。通过突出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依托地方农业优势,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四是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支撑形成集群。如,海南万宁的兴隆热带植物园,是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力量,创新研究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休闲旅游优势和产品品牌,同时,又与兴隆温泉旅游区形成集群,双方发挥各自的休闲旅游功能优势,互相带动,促进共同发展。

3.2.4 加强业界创新,发展创意农业

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能动力。海南休闲农业发展需要创新发展模式,包括产品与服务模式、经营管理模式、营销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产品、服务和营销模式的创新,可提升市场竞争力;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可提升可持续发展力。

海南省各地休闲农业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挖掘特色和优势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提供特色产品和服务,吸引顾客。如黎苗风情、热带山地温泉度假、热带农业观光、绿色科技旅游、生态娱乐休闲、农业科普教育、特色农场度假、农村民居休闲等。

休闲农业的发展,需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即创意农业。创意农业的精髓是创新和创意,本质是特色。因此,海南休闲农业发展,须打特色牌,发展创意农业。开发出有创意、受欢迎的创意农产品,是促进创意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加快创意农产品开发,推动创意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注重发挥地方特色,培育一批国家级、省市级创意农产品品牌,强化创意农产品商标注册意识,实现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农业企业从事创意生产,支持农民专业户开展创意农业活动。通过建立创意农业门户网站、定期举办创意农业新成果大赛(或创意农业节等)、搭建研讨交流平台、建设示范样版区(园)等方式,传播推广海南创意农业,让创意农业为大家所接受、喜爱。

3.2.5 强化营销策略,着力开拓市场

海南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在岛内外的知名度还比较有限。只有增强市场营销意识,采用多样的市场营销手段,才能提升海南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岛内外游客,进而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提升。

海南休闲农业可在传统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发展现代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利用互联网互动性和即时性优势,以消费者为导向,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划分不同目标市场,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休闲产品定制服务;通过各种信息化技术,缩短营销链,降低营销成本,提高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和产品的营销效率;组建大型休闲农业发展集团,实施品牌化的营销战略,有效解决休闲农业规模小、分散化、实力弱的发展瓶颈问题;采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海南休闲农业,促使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心、支持、发展海南休闲农业,创造海南休闲农业的良好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开发建设。加强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重视休闲农业的形象策划与包装,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促进海南休闲农业做活、做强。

参考文献

[1] 张蓓,万俊毅,文晓魏.国外农业旅游的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J].农业经济问题,2011(5) :100-105.

[2]农业部发布2012年10个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EB/OL].(2013-03-03)[2014-10-28].http://www.gov.cn/gzdt/2013-03/03/content_2343913.htm.

[3] 马宁. 国内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问题研究,2013(12):284.

[4]海南探索休闲农业"农业+旅游业"深度融合[EB/OL].(2014-07-07)[2014-10-29.]http://www.nygcw.org/bencandy.php?fid=44&id=17067.

[5]海南休闲农业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EB/OL].(2014-01-10)[2014-10-28]. http://www.askci.com/news/201401/10/10106350454.shtml.

[6] 海南澄迈今年创建6家休闲农业示范基地[EB/OL].(2014-04-04)[2014-10-29]. http://www.xinnong.com/news/20140404/1167897.html.

[7] 海南绿化宝岛已实施近3年,造林面积达136万亩[EB/OL].(2014-07-04)[2014-11-03].http://www.chinanews.com/sh/2014/07-04/6350592.s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