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里的記憶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生活不止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是時候該找一處詩意的棲息之所,

放鬆心靈,釋放自己。

那一座座精緻別樣的酒店民宿,

就猶如另一座家以外的精神駐地,

為疲憊的你提供田園牧歌式的休憩之地。

一起去尋找天府之國的美宿吧,

在這裡讓時光暫時慢下來,

開啟一場短暫的心靈之旅。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美 宿 第 拾肆 家

上喜龍園四合院

當城市越發向上生長,人們也已經看習慣了越來越向上的都市風景,但是對於在城市中心生活的老成都人來說,獨門小院的生活才是他們的記憶。

而在成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裡,有人也想回歸院落生活,並且花了上千萬,將一處民國小院裝出五間客房,掃榻以待,倒履相迎。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突然,蝴蝶從書桌上緩緩飛起,在我這小小的空間裡翩翩起舞,它舞動的姿態很優美,在半空中劃出一條又一條美美的弧線。我呆呆的用手託著腮,就這樣傻傻地看著它飛舞。它輕輕緩緩地舞著,舞著,彷彿一個朦朧迷離的夢,我便陶醉在了它那迷人的美中……”

巴金先生在小說《家》中,有這樣一段描寫主人公覺慧在院子裡看蝴蝶的場景,或許這就是他的真實記憶,說的就是這個院子——上喜龍園。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建於民國17年(1928年)的“龍園”是一座典型穿鬥木結構的三合院落。院子裡南北向五開間,西側為四開間,東側有一座涼亭;院內種著四棵樹,一棵香樟,三棵銀杏。

曾經這裡住著四代人,人多的時候,住著二十幾個長輩,三十個以上的弟兄姐妹,還有四五十個傭人。這是主人李竹西先生心裡的理想院落:花鳥魚蟲、琴棋書畫、與世無爭。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宛如時光隧道的四合院

“龍園”在市中心文殊院旁,穿過文殊院,停下腳步在“龍園”大門外看,灰磚砌成的門牆有一種老成都的氣息。木門上嵌有純銅龍紋手柄,“龍園”二字在門匾上顯得很古樸低調。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按過門鈴,管家熱情迎接,打開院門,有一種從現代都市生活一步踏入了舊時光當中,又有穿越古今的意趣。進門後看到的是巨大的茶色玻璃門,中間留著透明的圓洞,自帶膠片濾鏡,給人帶來幾分私密感。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小院是典型川西結構,南北向五開間,西側四開間,東側一池清澈見底的池水圍繞著中心涼亭。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龍園”的主人說,“我們絲毫沒有改變原來房子的結構,一樣的青磚石瓦、飛簷斗拱、亭臺水榭樓閣,斑鳩還像往常一樣,每天都來喝水,在院內的古樹上停歇;偶爾還有貓咪爬上屋簷,四處走動。”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建築是最能體現一方人的風節與習性的,川西人喜好聚集娛樂,院落中的天井與寬屋簷,既能供家人納涼、小孩嬉戲,又能與鄰里喝茶下棋擺擺龍門陣……

新老結合的院子大翻新

改造見證了世間一百多年風雨的“龍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裡屬於國家文化遺產,所有改造均需要政府相關機構批准。

對建築本身的研究和保護是一方面,在此基礎上融入現代科技與舒適的體驗革新這才是改造的重中之重。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從修改的改造方案到前期溝通和裝修就整整花了18個月的時間。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設計師保留了老院子乾淨的木質結構屋頂,拆除了原有複雜的紅木色雕花門窗,改成通透的玻璃門,打造了兩個猶如玻璃盒子的公共空間,讓光線更易穿堂入室。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細節控到極致的五間房

“龍園”在房間的改造上更是令人能感受到每個細節的精心設計。把原來的一千多平米劃分成了五間客房,分別取名為傳統丹青色彩中的「翠」、「綠」、「黛」、「胭」、「藍」,每一間的佈置與色系都與名字應和。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黛-

客房的軟裝兼具中西,以舒心的原木色為基調,各色傢俱又給室內增添了層次感。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胭-

入房須得先換鞋,即便是光腳,在冬天也不會覺得冷,地暖早已鋪滿了整個地面。不僅如此,炎熱的夏日,房間也猶如在樹蔭下乘涼一樣,溫度剛剛好。整個房間的地暖,中央空調,淨水,燈控系統都是按照日常生活的最高標準來配置。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藍-

房內的其他配置也可見“龍園”的整體風格,簡約大氣。佈置的寬敞通透,色調和房間名字搭配的正好。無論是光影,傢俱,小到房間內的容器,溫度,都是在安適之中蘊著縷縷恰到好處。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翠-

層層遞進的房間裡,床架上白紗垂下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一張就要15萬人民幣的加厚床墊更讓人在入睡之時完全放鬆下來。飄蕩在房間內的淡香更是“龍園”主人的精心選擇。午後的陽光透過窗簾,撒在床上猶如一種閒適充滿了整間屋子。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綠-

“龍園”不僅僅是休息一晚的地方,更是一個讓你在嘈雜的鬧市中,找到一個安靜舒適的院子,讓你忘記暫時的一切,來享受這種迴歸到舊成都時光的記憶當中來。

隱藏在鬧市中心的寂靜

如此用心的審美與精心挑選,讓人難以抗拒這樣一處既古老又現代的四合院,無論四季晴雨,坐在涼亭下放空,陽光透過縫隙照射進來,舊時錦官城的悠閒生活便又鮮活了起來。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文字/星星 圖片/曹維兵、網絡 編輯/星星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不妥之處,請微信留言告知,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慢奢美宿|藏在文殊院旁的小院,是巴金《家》裡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