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教育,是對老師狠一點,還是對孩子狠一點?

現在的教育,是對老師狠一點,還是對孩子狠一點?

▲圖:攝圖網

相對於上一代,今天的孩子是更脆弱了還是更強大了?獨立承擔前途的能力、直面苦難的勇氣,是更多了還是更少了?

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 | 李躍

都說教師如今成了高危行業,下述新聞為這一論斷提供了新的註腳。

近日,河南駐馬店一小學老師把學生在校默寫古詩的成績和照片發到家長群,引發個別差生和家長的不滿。家長聲稱要老師登門道歉,否則告到當地的教體局。

現在的教育,是對老師狠一點,還是對孩子狠一點?

隨後該教師致領導的信(名為“請假條”)刷遍朋友圈。在信中,這名老師寫道,“我很惶恐,深感自己專業知識的不足,不能勝任四年級班主任的工作,故申請辭去。”而在信的最後,該教師又進一步表示,自己已經心生魔障,不適合再在校園裡和孩子們在一起。

這樣的信實在是令人五味雜陳。

1

什麼叫一葉知秋,這就是。

僅僅因為將學生成績單發至家長微信群,就遭致家長的討伐與威脅,見證了教師職業的聲望正在持續走低。某種程度上,這與權力在無形中進行牽引有關。那名家長之所以敢發出不道歉就告到教體局的要挾,是因為他知道,這樣的要挾往往能奏效。

去年9月,黑龍江某地一名女副校長,在課堂上與學生對罵的視頻在網上流轉。大致情況是,該副校長張某某讓四年級學生於某某不要在走廊大聲喧譁,影響教學環境,於某某未予理會,徑直回到教室。張某某追到教室門口讓其出來,兩人隨後發生語言衝突,並導致激烈對罵。

當地有關部門認為副校長張某某存在辱罵學生、侮辱學生人格尊嚴行為,依據相關規定,決定給予張某某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建議縣教育局作出免去其副校長職務、調離該中學的組織處理。同時,追究該中學黨支部書記兼校長直接領導責任,給予黨內警告處分。追究分管全縣師德師風工作的教育局副局長的領導責任,給予誡勉談話處理。

一場對罵,一口氣處理了三個人,也算得上雷厲風行。這處理結果是否妥當另當別論,就當事副校長而言,儘管當地人反映其為人正直,敢於負責,但在教學場所公開與學生對罵,確實有辱斯文,受到相應懲處也不算太冤枉。不過從報道看,那名違反學校相關紀律並辱罵老師的當事學生,卻並沒有受到必要懲戒。

這樣的處理結果會給學生傳遞一個什麼樣的信號呢?

2

歸根結底,這背後涉及的是,整個社會潛意識裡對孩子過度保護的問題。

像我這一代人,很多人的童年是在家長的“棍棒”下度過的。家長們領著孩子見老師時,說的第一句話往往是:孩子如果不聽話,麻煩老師替我好好收拾他!

記得大約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一次上課鈴已響,我和一個同學仍在講臺上表演古代武將出場時的情景,班主任見狀,並沒有因為我和那同學屬於他的得意門生而網開一面,只聽他一聲斷喝:“跪下!”我和同學只得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雙雙跪了幾分鐘才被允許回到座位上。

現在的教育,是對老師狠一點,還是對孩子狠一點?

▲圖:攝圖網

當然,在這裡有必要強調的是,我不是宣揚打罵有理,更不是替老師的暴力行為辯護。平等對待孩子,是一種起碼的現代文明常識。

再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認知,在我們那個年代,罰站乃至罰跪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但放在今天,則是一種巨大的人身侮辱。

但我要說的是,一個人要培養堅韌的品格,恐怕也得學會接受粗糙現實的磨練,而不是走向另一個極端,讓孩子與世隔絕,生活在過於盆景式的生活裡——再說,時間這個碩大的容器,往往會將當時的那種受傷感慢慢過濾掉。

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目前學校的普遍做法是,不進行公開排名,不讓同學間知道彼此的考試分數。學校的這種教育理念當然無可置啄,但對孩子尤其是家長來說,如果連面對成績被公開的勇氣都沒有,如何真正去解決存在的問題?如果連這樣也擔心會給孩子造成傷害,日後又如何讓孩子獨自去面對未知的生活,去承擔未知的命運挑戰?

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獎有罰的。但教育這枚硬幣如今似乎只剩下了“鼓勵”、“賞識”的一面,“賞識教育”一度還成了一門紅火的教育生意,而必要的懲戒,因為顯得不那麼“政治正確”,正被越來越多的老師自我放逐了。

讓孩子罰站,會被認為是體罰;訓斥孩子,會被認為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在一些人那裡,老師對學生的任何一種批評,都可以演化成法律意義上的違法。前面提到的那位與學生對罵的副校長最後撂下了一句話:“老師不當了也不能慣著你!”體現的就是對這一職業風險的認知。

3

有一句被許多人掛在嘴邊的話叫“要蹲下來看孩子,而不是站著看孩子”,但如果蹲得太低,就變成被孩子騎在頭上撒野了。事實上,如果讓“動輒得咎”的恐懼思維左右教師的課堂行為,讓他們找不到“教育懲戒權”的邊界,最終傷害的還是孩子。

不妨來認真地問一下:相對於上一代,今天的孩子是更脆弱了還是更強大了?獨立承擔前途的能力、直面苦難的勇氣,是更多了還是更少了?習慣了被呵護,習慣了在恆溫的狀態下生活,當孩子們在溫室效應下變成了一株株被精心修飾過的盆栽,他們又如何去面對外面隨時可能出現的風雨雷電般的襲擊?

現在的教育,是對老師狠一點,還是對孩子狠一點?

▲圖:攝圖網

幾年前,安徽省懷遠縣某中學一同學在課堂上給英語老師貼上“我是烏龜我怕誰”的字條,還畫上烏龜的圖案,惹來老師的當眾一巴掌。當地教育部門決定對該老師予以開除處理。但沒想到這一似乎有意“逢迎”民意的草率決定引起了輿論的強烈反彈,最後當地教育部門不得不收回成命,變更為降低當事老師專業技術職務等級一級。

同樣,發生在河南駐馬店一小學的這起家長要求老師登門道歉的事件,也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絕大多數網友對該家長的做法進行拍磚。

這說明,至少在這種事情上,社會仍有底線共識在。越來越多的人將會意識到,沒有過度保護,就沒有傷害。正是層層疊疊的保護,讓一個又一個孩子逐漸失去了長出盔甲的能力。當飛鳥失去天空,它就將被大地囚禁;告別“圈養”,一個人才能解除身體與靈魂的枷鎖。

是時候努力校正那些發生位移的價值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