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想說「土味情話」?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最近很冷、很尬、很肉麻的"土味情話",很火。無論是明星、普通人還是廣告文案都紛紛玩起了"土味情話battle":

"我們友誼的小船要翻了。""為什麼?""為了墜入愛河。"

"你知道你五行缺什麼嗎?""缺什麼""缺我。"

"為什麼要害我,害我這麼喜歡你。"

"牛肉、豬肉和羊肉你喜歡吃哪種肉?我知道了,一定是我這塊心頭肉。"

也想說“土味情話”?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這些"土味情話"將"諧音""同字異形""同詞異義""拆字""聯想"等技術手法,運用的超級到位。讓我想起了春晚小品,幾乎每一個小品作品必有類似的技巧。也想學著會說 "土味情話",不防到春晚小品中取取經。

這些短小精悍、滑稽可笑、雅俗共賞、貼近生活、針砭時弊的小品作品,集結了太人的智慧,是一個大寶藏呀。

在趙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演的《說事兒》小品中,崔永元問:"我都聽說了,大叔大媽感情上出了些問題。"白雲回答:"緋聞,絕對的緋聞,沒有新聞的領導不叫領導,沒有緋聞的名人那算不得名人,做人難,做女人難……"黑土緊接著就來了一句:"做一個名老女人……難",看這"土味"技巧運用的多好。接下來的語言技巧更加有意思啦。搭"專機"來的,是"拖拉機"的"機","正月裡來迎春花兒開啊,白雲黑土來到了電視臺呀。"濃濃的土味,貼近生活,卻又值得深思,想聽全部,請到蜻蜓FM上收聽:

《趙本山 宋丹丹 崔永元 實話實說》

也想說“土味情話”?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趙本山小品中還經常用的一種說話技巧是"倒詞"。例如趙本山小品《不差錢》,(趙本山)"這就是鐵嶺最貴的一家飯店,這個…蘇格蘭調情"(毛毛)"爺爺,你念反了,是蘇格蘭情調",把"情調"顛倒過來成為"調情"。趙本山小品《策劃》中,(牛群)"大媽都有自個的博客啦?"(趙本山)"名人嗎,都刻薄",把"博客"倒反過來同時諧音實現表達意圖"刻薄"。趙本山小品《拜年》(高秀敏)"他給輻散發過精神吶"(趙本山)"對,你一發神經,我們都幹瘋了"(範偉)"我發什麼神經我呀?"把一個詞前後顛倒,雖然字還相同,但意思完全不同,很搞笑。請聽:

《趙本山小品合集》

也想說“土味情話”?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沈騰的小品中,諧音也是用的槓槓的。在《扶不扶》中,郝建說他那自行車是是追尾追的。老奶奶立馬說:"哎呀,我的尾椎呀!"郝建:我說的是追尾追的,不是追尾椎了,我說的是保險桿,你說的是尾巴根啊!"郝建說:"好在現在大街小巷都安裝了攝像,頭呢?完了,頭沒了!這再糾纏下去就沒頭了。"老奶奶:誰是狼罵誰好賤呢,你才好賤呢?郝建:郝建那名兒是我媽起早貪黑給我起的,到你這兒怎麼還成髒話了呢?收聽完整版,請聽:

《春晚小品 扶不扶》

也想說“土味情話”?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現在"土味情話",無非也是恰到其份的運用了類似小品中的那些語言技巧。比如,諧音,可以將創作過程分兩步:第一步,把日常問句的答句中的某個詞(一般是動詞或者名詞)諧音成一個與愛情有關的詞語;第二步用諧音後的詞語造一個表達愛意的句子。

"喜歡喝什麼?"

→回答句式:"(喜歡)喝……"

→諧音組詞:喝,呵,呵護

→你知道我喜歡喝什麼嗎?(喜歡)呵護你。

哈哈哈,慢慢領悟,"土味情話",還要講究語調和情感哦。土味梗,每個人都玩得來,只要你懂得上述技巧。等著,有朝一日,你也創一個廣泛傳播、"有毒"的"土味情話"哈!

想要學習更多的土味情話嗎?快來蜻蜓FM收聽《趙本山小品合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