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请吃饭,到底去不去?

信贷业务易学,和客户打交道的人情世故难懂。

刚上班时候,对于“客户请吃饭,到底去还是不去”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

初期严厉拒绝

单位严格要求信贷员贯彻“白手套”原则,杜绝吃喝客户行为。从岗位角度,于情于理都很理解这个规定,俗语讲:吃人嘴短,信贷员的调查,不能掺杂任何个人情感在里面,一旦觉得有欠于客户,势必影响对贷款的独立判断。还有刚上班那会儿还是社会经验不足的小年青,面对江湖经验丰富的老油条客户,自然要多分谨慎,防止被腐化。再加上公司贷款业务名声在外,作为公司一份子,自然严格要求自己,唯恐给公司抹黑。在对于不和客户吃饭没有任何疑虑的情况下,言行上都会表面自己的态度,那个时候只要碰到客户要说请吃饭,连忙摆手,严词拒绝。

客户请吃饭,到底去不去?

太死板?

一段时间后,对吃饭这个事情开始有所动摇,还是因为我自己的原因。因为业务还不是很熟练,每次去调查客户,虽然起个大早,但到了中午饭点,还是没能完毕,客户挽留吃完再继续,我心有抵触,推脱之后,带着资料回单位附近吃个盒饭,然后下午再过去。这么几次以后,最终的结果是,业务效率上不去,客户对我也有些情绪,而我来回奔波,也挺受苦。还有信贷调查是一个很繁琐的工作,需要和客户了解很多,需要一个轻松自然的气氛,让客户敞开心扉。平时调查都是在店里,人来人往,匆匆忙忙,抓住空挡聊几句,并谈不到要害的地方。到了中午饭点,客户完全闲了下来,手上没有杂事儿,在饭桌上能和你说更多。这个时候我慢慢感觉到,和客户处好关系并不都是坏处,不仅仅方便调查,客户觉得你好打交道,也愿意给你介绍他身边的朋友老乡认识,在后面贷款维护的时候,也能制约客户更多。而通过饭局,是最佳方式。了解到这些以后,我在考虑一个更为稳妥的办法,就是既能保证效率,保证效果,还不会带来麻烦。

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那客户请吃饭到底去不去,还得区分情况。一般客户请吃饭就这么几种,办业务中间的招待,完事儿后的感谢,贷前找你疏通,还有的就是随口一说。

客户请吃饭,到底去不去?

热情客户随口一说

我发现随口一说的情况占了绝大部分。对于这种客户我们无需自作多情,当有了一点经验之后,能分辨哪些客户就是礼貌性的邀请,对于这样的客户那就礼貌性的应和一下,“今天挺忙,改天在吧”,大家会心一笑,都挺舒服。

不良客户疏通

而对于那些贷前找你疏通的客户,那是坚决不会去,不论你有多能说会道,多门谨慎小心,只要你坐到饭桌上,在情理上你就趋于弱势,所以不要让吃饭这个事情成为既定事实,无论客户找各种方式,你也要学会找各种理由应对,常备这么几个理由,晚上得开会,这周得回老家,家里来亲戚了。而且不能像刚上班的热血青年那么直白,客户热情邀请的时候,要热情的撒谎拒绝,说的好像真的似的。

至于那些已经打过交道,不给你拖后腿,还能给你介绍业务的客户,我们大可坦然一些,保留原则,有底线的去交往。这种客户,打心眼里我是愿意交往的,甚至我都愿意去主动请客户吃饭,来维护关系。就当成朋友来相处,这次你请,下次我要回请,给你带些家乡特产,相互之间感情基础有了,也不相互亏欠。

非去不可的客户

而对于非去不可的客户陌生客户,我就三个原则,晚上不去,喝酒不去,聊业务不去。这三个原则的用意,客户经理都明白,看起来有些别扭,但能减轻客户经理的心理负担,如果和客户这样解释的,相信客户也会理解。这样的吃饭聚会,就是单纯的朋友之间的处交。

客户请吃饭,到底去不去?

总原则:亲近客户,远离世故!

吃饭只是我们和客户社交活动的一种,绝对的决绝,或者绝对的接受,都不是最好的处理办法,如我上面的分析,根据客户情况,我们有选择的参与,要做到“亲近客户,远离世故”,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和客户做朋友,让饭局成为业务的润滑剂,而不是情绪对立的导火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