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在淞沪会战中有着什么样的表现?

天翼用户58944


黄维,在入伍前是乡村教师,经方志敏安排入读黄埔军校一期,时年20岁。历时6个月的短期培训 ,深得蒋校长赏识,参加东征表现勇敢,参加北伐更发挥营连敢死之决心。1928年被蒋介石钦点为11师团长,时年24岁,次年升为旅长,可谓一路高歌。1937年8月淞沪会战之罗店战斗,黄维本在德国深造,被召回,9月3日迅即就任67师师长。

罗店是上海北部的重镇,向西通往嘉定,向南通往市区的北大门,也是进攻吴淞码头阻击日军登陆的桥头堡,国军势在必得。国军采用的战法是典型的阵地攻防战,黄维在指挥67师之前,67师和11师轮番攻守罗店镇核心阵地5昼夜,67师基层级别的指挥官仅存半数,阵地从月浦退到西面的罗店,又被日军反击出罗店,师部在澄桥镇,只剩下199旅能战,作西面防守。黄维接手67师时正在整补中,9月3日的军部作战会议也是老一套的分进合击战法,黄维以199旅的398团留守防守西面,他率67师覃道善的397团协助11师参加攻击罗店主攻任务,2个小时进入罗店南部,11师33旅同时攻入罗店东部,但是按照合击计划的74师2个旅遭遇日军增援的主力,没能如期投入战斗,主攻的部队又投入到打援的任务中去,罗店再也没有收复。


罗店的名气应该属于彭善的第11师和李树森的第67师。黄维在后期并没有改变进攻战法,也没有改变战场形势,第二年反而升为18军军长。罗店争夺战期间胡琏的66团虽然投机攻入罗店主阵地,但是防守挨炸的任务忽悠给了67师201旅蔡炳炎,导致蔡旅长被炸死,胡琏此役在军中被唾弃。11师33旅叶佩高曾经4次攻入罗店,占领大部阵地,敢打硬仗,敢主动啃骨头的精神备受18军官兵敬仰。


李三万的三万里


黄维作为黄埔一期毕业生,后来成为国军中重要的将领,离不开自身的能力,尤其是黄维能够得到陈诚的赏识,成为土木系中的核心人物,三十四岁就成为国军主力第十八军军长,可以说实力应该是可以的。

今天,纵横就来介绍介绍黄维将军以及其在淞沪会战中的表现。

书生意气,黄埔圆梦

要说黄埔一期里面比较有书生意气的,应该就是黄维了,和一般的学员不同的是,黄维早年是师范学员毕业,并且在乡里小学担任教员。

后来辗转来到黄埔军校,并且成为黄埔一期生,黄埔一期是很危险的,毕业就参加了东征北伐,由于在战场上的良好表现,黄维受到陈诚的青睐,逐渐提升,可以说,黄埔造就了黄维,陈诚成就了黄维。

都说书生百无一用,黄维在从军之后,也的确存在这样的毛病,书生意气太重。

黄维的书生气在国军中是出了名的,当时杜聿明带兵远征缅甸,结果回来的时候丧亡惨重,上面让黄维去看远征军的损失,杜聿明当然是想少报点损失,这样也好交代,为此,还宴请黄维,想让黄维给点面子,大家都是黄埔走出来的,结果黄维一点没有手下留情,该怎么报就怎么报。

黄维在黄埔时期和陈赓是同班同学,在淮海战役被陈赓打败被俘后,竟说:"败在陈赓手上不算冤枉,陈赓是我的同班同学,在学校里我就比不过他!"可见黄维身上的确有一股书呆子气。

抗日战场,罗店绞肉

然而,就是这样的书呆子气,就是这样默守陈规的人,在抗日的淞沪会战中却大放光彩。

在淞沪会战中,前期的主力是国军精锐,宋希濂、王敬久、孙元良的第36师,第87、第88师。但是没有抵挡住日军的攻势,于是罗卓英的第十八军前去支援,第六十七师的任务就是对罗店的争夺,守住罗店,整个战场才能得活,

罗店虽然只有弹丸之地,但是却是淞沪各个战场的交通枢纽,一旦罗店失守,则上海战场的各军很可能被分割包围,老蒋下了死命令,罗店至关重要,全体将士有进无出,有敌无我,不成功便成仁。

当时第十八军六十七师的师长李树森在罗店阵地上坚守五个昼夜,无数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在战场上相继阵亡一个旅长,两个团长,师长李树森也身负重伤。

在全面抗战爆发前,黄维本来被安排到德国深造,结果战事爆发,国内用人之际,黄维就被调回来了,并且直接被安排到了淞沪战场上,接替李树森成为十八军六十七师师长。

黄维接替后,更是奋勇杀敌,坚决抵抗,在8月28日阵地被日本占领,第二天黄维就夺了回来,虽然没过多久又被日军占领,但是紧接着,又发生激烈的争夺,黄维作为一个书生,充满了那种不服输的执着,就是那种书呆子气,让黄维抱着誓与罗店共存亡的决心,一直给予日军沉重的阻击。

虽然第六十七师损失惨重,但是黄维的名声,第十八军的名声,中国军人的风采,都被展现了出来,黄维也因此一战成名。

战争是残酷的,面对战争,面对敌人只能以更残酷的方式进行回击,从气势上,从心理上压制住敌人。黄维作为一种书呆子式的将领,恰恰有的就是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而这一点,正是当时大部分军队所缺失的。


史论纵横


淞沪会战第二阶段,日军增援部队上海派遣军之第3、第11师团在狮子林和吴淞口登陆,一部溯黄埔江而上,救援被宋希濂第36师打得逃离汇山码头的日军,大部向宝山、罗店方向攻击前进,淞沪战场形势逆转,主动权易手。

面对张治中第5军危局,蒋介石决定玩命了。



1937年8月24日,以陈诚为总司令的第15集团军到达战场,所辖部队基本是老蒋的家底:第18军罗卓英部、第1军胡宗南部、第74军俞济时部、第39军刘和鼎部,日本人既然不给蒋委员长面子谈和,那兔子急眼了也准备咬人了。

陈诚下达反击令,第11师33旅趁敌立足未稳击溃500日军先头部队,一举收复罗店,随即67师跟进在罗店展开,25日凌晨日军第11师团主力反扑罗店,67师201旅旅长蔡炳炎督师逆袭,战至下午,国军在敌飞机重炮的轰击下伤亡惨重,蔡旅长炳炎战场殉国,死前兀自高呼:前进,前进!至27日,第67师师长李树森重伤,从德国紧急奉召的黄维将军到达上海,火线接掌第18军第67师。



国军精锐,对日作战是不含糊的,不过面对火力绝对优势之日军,黄维的打法不太对头。

罗店虽为弹丸小镇,却是通往上海市区的公路枢纽,蒋介石严令死守。黄维亲率全师于29日再次克复,遭敌炮火覆盖,伤亡惨重。整个罗店尸山血海,片瓦无存,已无法再守,黄维只好率部退至罗店外围,仍然死守阵地。在没有掩蔽物的平原战场上,黄维所部坚持了整整一周,承受着可怕的伤亡,撤下阵地师全师仅余1300人,陈诚心疼的快掉眼泪了。



罗店的“血肉磨坊”让日军也损失惨重,惊呼黄维为硬骨头将军,蒋介石战后在庐山特地召见黄维,并送与一张照片纪念,上面将黄维的号“悟我”改成“陪我”,拉拢嫡系之心溢于言表。

黄维是黄埔一期生,闲时喜读儒家经典《论语》《孟子》等,号成儒将,为人处事颇有君子风度,不过深守传统思想影响,做事守旧迷信,作战墨守成规,罗店之战即是一例。



黄维不畏权势,跟杜聿明、俞济时甚至何应钦都敢据理大吵,坚决不给面子,看起来情商不高,被国军内部称为“书呆子”。四十年代后期看不惯国军腐败,以教书为志离开部队就任新制军官学校校长,一直到淮海战役出山。

被俘后坐牢27年不骂一句老蒋,只说无罪可悔,还一直坚持研究“永动机”。。。


度度狼gg


国民党日后号称五大主力的王牌部队都有成名之战,而陈诚的十八军也不例外,这支陈诚土木系的起家部队在淞沪会战中可谓大放异彩,在其军史上留下了辉煌而又灿烂的一页,而此战也使得十八军全体将士名声大噪,这中间,便有日后饱受争议的黄维。



淞沪会战历时达三个月之久,而此时身为十八军六十七师师长的黄维以土木系骨干的身份奔赴前线,而这场战役,可以说是黄埔生真正外御其辱的第一战,所以每个黄埔生都怀揣着“不成功便成仁”的黄埔精神,当然黄维也不例外。而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我们已经无法想象了,但是根据日后的记载,我们依然能得出一二,日军向来是残暴的,他们靠武士道精神肆意侵略,貌似对中国军人极为藐视,大言不惭道三个月解决中国事变,而淞沪会战中的国军将士却好好的给日本人上了一课。



纵观整个淞沪会战,没有那场战役的惨烈程度能比肩罗店争夺战,而黄维便是此战的主角。日军在淞沪会战中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拥有海陆空各种作战部队,在淞沪一览无余的平原上可以肆意轰炸,但是国军将军依然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日寇的铁骑,而黄维的六十七师在罗店与日寇展开了长达一个星期的拉锯战,双方数次争夺,阵地几次易主,但无一人退缩,战后六十七师不足千人。日本方面更是将罗店之战称为“血肉磨坊”,颇有一战时凡尔登绞肉机的意思,不知是对中国军人的夸赞还是对“皇军”作战不力的借口。



黄维在淞沪会战中的表现无疑是满分,尽管伤亡惨重,但为将者能置之死地,这才是一个军队的可怕之处,就黄维的这份决心,已经配的上抗日名将的称呼。当然了,此战使得十八军元气大伤,而黄维的死战不退却让国军有的将领对其产生了非议,认为他不懂得变通,更多的是无畏的牺牲,试问:“如果变通是撤退的理由的话,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真成现实了”,所以我认为,黄维尽管不是多么出名的军事家,但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军人。

日后,黄维又率部参加了武汉保卫战、缅甸反攻等等战役,就凭借他自身的这股不惧死亡的军人气概,他值得每个人尊敬,当然了,也正是他的这份愚忠,让他的下半生饱受摧残。您的点赞,我的动力;您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您好,我是略懂一二的四少。


历史之绝唱


黄维原任第18军第11师师长,1937年2月由上海乘船赴德国考察军事,卢沟桥事变后应召回国参加抗战,辗转抵达上海前线已是9月下旬。没过几天,黄维便在战场上接任第67师师长。在这之前,第67师师长李树森在沪西与日军争夺罗店的拉锯战中负伤,旅长蔡炳炎、团长李维藩阵亡,官兵伤亡极大。此时,罗店全镇已经毁于战火,成为一片焦土。趁敌机不能活动的晚间,黄维经常指挥所部发动夜战,夺回白天丧失的阵地。


鉴于第67师减员太多,上级抽调驻防在后方的第99师官兵三千多人及时补充前线,黄维又组织干部到后方和医院动员组织大量本师和其他师的伤病愈归队士兵,一并调整补充。经过一个多月的整训,第67师基本上恢复了战斗力。

11月5日,黄维奉命率部增援苏州河南岸,接替第87师及其以东第3师的阵地。第二天,日军先用系留气球升高到中国军队阵地上空,指导炮兵猛烈轰击,接着又以坦克掩护步兵发起进攻。战斗极其惨烈,第402团上校团长赵天民和中校团附叶迪先后身负重伤,少校团附王家骏阵亡,营长、连长几乎伤亡殆尽。直到第五日夜里,才把阵地移交给教导总队接替。

11月11日,第67师再度接到任务,占领安亭车站附近,扼守苏州河泗江口公路大桥,掩护上海战场总退却。据黄维回忆,“入暮以后,由东而来,由南而来,向西退却的大军,漫山遍野,争先恐后,如潮涌一般向西急行,部队混乱不堪言状”。通信兵好不容易架通电话线,黄维向第19集团军总司令薛岳报告情况,突然在电话中听到枪声,日军竟然偷袭到了集团军总部。
快天亮时,退却部队差不多通过完毕,工兵也炸毁了泗江口公路大桥,黄维只好带着残部向北撤退,后经无锡、宜兴、广德、宁国到达皖南山区。后来听说薛岳差点遇难,幸好及时跳车逃过一劫,他的卫士、司机悉数殒命。由此可见,淞沪会战最后撤退阶段,国民政府军是何等狼狈。


冯杰


淞沪会战,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最为惨烈的一战。这一战,成就了第十八军的军魂,也成就了黄维的名声。抛开蒋介石把战场选在上海的错误决定,淞沪会战展现了部分中国男儿的血性。

不可否认,淞沪会战,是一场用生命堆出来的战争。蒋介石方面投入了80万军队,日本方面投入20万军队。从人数上,日本方面占据绝对弱势,但是日本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国军基本上处于挨打的程度。



也不可否认,这场战役,国军输了,可以说输的溃不成军,但它也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

在这里不得不说淞沪会战中罗店战役,这场战役的主角是十八军,黄维指挥的67师便是其中的一部分。罗店战役,被日军称之为“血肉磨坊”,可知罗店战役有多么惨烈。


在这场战役中,十八军和黄维们其实什么也没做,他们只是做到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事情,血战到底,誓死不退。哪怕前面是日军的坦克大炮,头顶是日军的轰炸机,黄维们始终不从退缩。

阵地没了,再去抢;子弹没了,拿着刺刀上。在就是罗店战役中黄维做的所有事情。在这一刻,他们是英雄。


小镇月明


淞沪会战爆发时,黄维并不在国内。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七师师长李树森在罗店战役中负重伤后,无法继续指挥,由黄维接替指挥,打了一个星期左右。

淞沪会战爆发后,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军与特种兵部队近三十万人,动用舰船百余艘、飞机四百余架、战车三百余辆,狂妄地宣称一个月内占领上海。

今天的上海市宝山区就是当年淞沪抗战的主战场,其中最惨烈无比的当属罗店争夺战。八月二十五日,时任第六十七师师长李树森率部驻守罗店,二零一旅旅长蔡炳炎向全旅官兵立下决死令:“本旅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其各凌遵!”


蔡炳炎少将,后追授中将(1902―1937)

战至当日下午,全旅伤亡殆尽,四零二团团长李维藩及多数营、连、排长阵亡。蔡炳炎旅长亲自带领仅存的特务排和预备营杀入敌阵。在于日军的肉搏战中被流弹击中,当即倒下。牺牲之前还不忘激励将士,扬手高呼:“前进!前进!”

当夜,罗卓英紧急调集部队由月浦、新镇、罗店、蒲家庙之线继续向登陆日军冲击,日军主力第十一师团以大炮、飞机、坦克应战,小小的罗店再度被炮声、杀声淹没。双方来回拉锯战,反复冲杀。李树森师长力战不退,坚守五昼夜后,全师的官兵伤亡数字达到令人惊骇的地步。阵亡一名旅长(蔡炳炎)、两名团长,营、连、排一级的军官战死更是数不胜数。师长李树森负重伤,由紧急调回国的黄维接任师长一职。

黄维接任六十七师时,全师只剩不到一半的兵力。日军在后继增援部队到来之后,又发动了更猛烈的攻势。黄维率部与日军连日激战,因伤亡过大,阵地被敌突破。次日,黄维组织敢死队,又重新夺回阵地。当即遭到日军强大火力轰击,尚未站稳又被迫撤出,罗店绞杀战结束。

罗店阵地是在黄维手上丢失的,当然这个不是黄维一个人的责任。

黄维接手阵地时还有三位团长,撤出阵地后清点伤员,三位团长一人战死二人重伤,师部除一个电报员,连文书和炊事员都上了前线。战后整编,仅剩一千人,连一个团凑不齐。当时国民政府表扬了黄维的功绩,称他为忠勇可嘉的英雄。不过事后,也有不少人说当时黄的指挥死板僵硬,“书呆子黄维”的名声就此落下。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随六十七师血战罗店的还有九十八师。其中二九二旅五八三团第三营副营长就是姚子青,姚营长率部坚守城垣。全营六百多名官兵最后全部壮烈殉国。牺牲时,姚子青年仅29岁。





去年国庆档上映了一部以姚子青血战宝山的电影,可惜票房惨败。这个社会,太现实了。某些自称是果粉的人,嘴上厉害的很,天天嚷着要尊重历史,可历史真的拍出来了,又舍不得自己口袋里面的银子。该怎么说你们才好...


Mer86



“黄维”出生于江西,刚开始的时候他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后来,看到国难当头 ,他深知国家正处于危急存亡之际,果断弃笔从戎报考了军校,毕业后担任国军师长。


在“凇泸会战”中,他带领的军队,在淞泸面对着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日军,更可怕的是当时黄维的军队已经被日军包围了,就在日军得意洋洋,想着吃定黄维军队的时候,奇迹发生了,黄维的军队虽然被日军包围了,但是,黄维马上调整作战计划顽强抵抗了日军一个星期!军队的数量也缩减剩1000多人了,可是黄维他胜利了,歼灭了日军俩万多人,实现了大反转!就连日军军官也对他是十分佩服。


至于为什么会被称为“书呆子”,是因为他受儒家思想影响颇大,做事常用君子之道,因此常被人称“书呆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