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周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6月初、高考季,百萬學子上考場。我們卻迎來了畢業30週年聚會,重回母校,飲水思源,請跟隨我們的腳步,去上海交大校園走一走吧。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學生時代對於“時光飛逝、光陰如梭”這樣的詞語很是不以為然,如今卻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在時間的長河中,30年只是短短的一瞬間,對於我們來說卻是一段長長的故事,一段光陰的故事。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2018年6月9日,從天南地北、從世界各地,我們回到上海、回到母校,共赴一場早已定下的約會,畢業30週年,我們又一次歡聚校園,走走綠樹蔭蔭的小道、看看曾經上課的教室、尋尋曾經的寢室、繞運動場跑上一圈,吃吃食堂裡的紅燒大排,一切都還是從前的味道......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回到熟悉的校園,穿上統一的服裝,合影自然是最主要的節目,廟門、圖書館、新上院、工程館......依然是記憶中的模樣,讓我們一起,把它定格在照片中、定格在記憶裡。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大學一年級時,我們在香花橋法華鎮路交大分部上課,那裡離總校區不遠,約為公共車一站的路程。從二年級起,我們搬到徐匯校區,學校大門就是這個古色古香的樣子,大家笑稱它為“廟門”。其實,與其他學校中規中矩的校門相比,母校的大門還是很獨特的。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老圖書館。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很有歷史感的老圖書館是我們常去的地方,後來建成了新圖書館包兆龍圖書館。我們依然喜歡去老圖書館,在那裡可以借到很多很多小說,在這座紅色老房子裡有很多讀小說的記憶。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新上院、工程館、教一樓,我們上課的地方,大大小小的教室裡,都曾有過我們的足跡。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原來不明白新上院取名的原因,後來瞭解了校史才知道,交大建校時名為“南洋公學”,辦有小學、中學、大學,因而有下院、中院、上院,後來的建築因而得名“新上院”。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工程館。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飲水思源碑。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徐匯校區的面積不大,卻佈置得緊湊、協調、齊全,校園裡有成排成排的梧桐樹,春天來臨,綠意盎然,秋冬季節,落葉蕭蕭,是校園裡一道獨特的風景。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校園雖然不大,卻有一塊很大、很好的草坪,就在老圖書館、新上院前面,這裡是同學們休閒、讀書的好地方。記憶中,夏天時這裡尤其受人歡迎,坐在綠茵茵的草地上談天、讀書、看星星,是同學們最愛的享受之一。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記得我們上學那會,閔行校區剛剛開始建設,30多年過去了,閔行校區已變成了一個綠樹成蔭的大花園。參觀校史博物館,膜拜交大122年輝煌的歷史,更祝福母校美好的未來。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今天也是77、78級學長們返校的日子,我們和學長、學姐們一起參加學院座談會,我們穿著同樣顏色的衣服,卻是不同的圖案,代表著不同的閱歷。學長、學姐們很精神、很年輕的模樣讓我們羨慕不已,即刻約定我們40週年時也要像他們一樣。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快樂的時光雖然短暫、同學的友情卻是長存,期待下一次聚會!

三十週年聚上海,漫步交大走校園

(2018年6月9日,星期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