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調圖,爲民調出「幸福路」

7月1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暨暑期圖,鐵路暑運工作拉開帷幕。為適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求,鐵路將增開“復興號”56對、中長途客車37對,增加動車組120組。(央廣網7月2日)

鐵路作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和大眾化交通工具,具有全天候、運能大、運價低、佔地少等方面的明顯優勢,是方便旅客出行、降低貨運成本、發展綠色交通和低碳經濟的重要載體。

鐵路是最適合我國老百姓出行的交通工具。這既是由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地貌複雜的地理特點決定的,也是由老百姓的心理需求決定的,特別是在超過1000公里的旅程上,鐵路與公路比有時間優勢,與民航比有價格優勢,與水運比有受氣候影響小的優勢。調圖時間的間隔雖無定式,但卻有一個固定的思路,那就是讓列車運行更科學合理,讓大眾出行更便捷順暢。

此次鐵路調圖是配合國家相關發展戰略的配套舉措,將加速區域間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領域的快速流通,在我國的經濟建設、拉動內需、提升區域經濟發展競爭力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提升了中國經濟的質量和效率,加快了沿線產業轉移、資源互通以及城市群集聚發展。如今,“同城化”“雙城生活”模式更加深入人心。

近年來,鐵路的調圖越來越頻繁,每次調圖,都本著方便旅客、貨主的目的,更多的車次選擇、更合理的時間安排、更高水平的服務。每次調圖,都增開多條旅客列車、貨運班列,特別是高鐵、動車組。每次調圖,都進一步優化線路,縮短時空距離,列車速度更快,服務更溫馨,民眾的體驗更美好。每次調圖,貨物運輸潛在運能得到釋放,服務體系日益完善,讓廣大貨主體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鐵路運行圖的靈活調整,改變的不僅僅是老百姓的出行方式,更多的是為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發展持續注入新的活力,讓老百姓實實在在享受到新時代鐵路發展帶來的“紅利”。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鐵路的發展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縮影,蓬勃發展的鐵路事業帶動著沿途經濟的繁榮和發展,給民眾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筆者期待鐵路調圖能為民眾調出更多的精彩,更多的幸福。(金羊網 文/蘭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