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妈妈|2018年度洪雅县“最美母亲”感人事迹——谢容、余红容篇

我的好妈妈|2018年度洪雅县“最美母亲”感人事迹——谢容、余红容篇

我的好妈妈|2018年度洪雅县“最美母亲”感人事迹——谢容、余红容篇
我的好妈妈|2018年度洪雅县“最美母亲”感人事迹——谢容、余红容篇

妈妈就是我那一双明亮的眼

—最美母亲谢容事迹

有一首歌唱到: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两年前因病双目失明的15岁女孩汪文越说:我从来就没有感觉害怕,因为妈妈就是我的眼睛。

幸福之家诞生小才女

谢容于1966年2月出生于洪雅林场,父母都是林场职工的她,从小就能歌善舞。

1998年10月,谢容和本单位职工汪天军结婚,2002年9月,他们的女儿汪文越便诞生在他们的身边。

“因为我和老公都喜欢唱歌,所以女儿生下来的那一天,就成为我们的宝贝儿。”谢容说。

他们的家,是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女儿汪文越从小就感受到了幸福:我的这个名字,就是爸爸妈妈共同取的,爸爸希望我成为有文化的才女,就给我取了一个文字,妈妈希望我越来越好,就取了一个越字。

是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最大的心愿。谢容更是如此,在女儿刚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她便开始耐心的教孩子背唐诗、学唱歌、练跳舞……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小的汪文越不但学会川剧变脸,还可以熟练的演奏葫芦丝、手鼓、吉他等乐器,刚读小学就成为便成为能歌善舞小名人。

“女儿八岁的时候,应邀参加全国作家看洪雅的演出活动时,上台模仿宋丹丹脱口秀,让大家赞不绝口,一个作家还专门把女儿介绍到中央戏曲学院,该学院还发来专函,要录取我女儿。”谢容自豪的说。

2014年,年仅12岁的汪文越参加中国梦全民K歌大赛,不仅成为年龄最小的参赛歌手,也勇夺亚军。

嫉英才不幸双目失明

2016年底,正在上初一的汪文越突然感觉眼睛开始模糊,谢容和爱人迅速带着女儿到成都大医院检查。

谢容回忆道:“当我拿到视神经萎缩的检查结果时,我感觉天一下子塌了下来,我的脑子一片空白,于是我再也忍不住的跑进厕所,放声大哭,当时厕所里很多人看着我,我也麻木不仁了,感觉什么都无所谓了……”

当谢容从厕所里出来,看见汪天军在焦急的又找女儿又在找她,于是开始担心女儿不能接受,便四处寻找女儿。

找了很久,才在医院一个角落找到痛哭的女儿……

因为做手术需要安排病床,加上马上春节,患者很多,汪文越的手术时间安排在了春节后。“在回家的车上,女儿靠在我身上睡着了,我一路不停的在流泪,不知道多少人打电话,我一个都不接了……”谢荣回忆着。

朋友们闻讯赶来,当得知汪文越的病情后,很多人也都忍不住跑到厕所大哭,亲朋好友们说:一定要不惜任何代价,无论花多少钱我们凑,无论去哪个国家哪个医院我们陪着,一定要治好孩子的眼睛……

然而,天嫉英才,视神经萎缩导致汪文越双目失明。

妈妈就是我一双明亮的眼

面对现实,谢容感觉到了崩溃:“让我引以为豪的女儿,竟然永远的双目失明,也不能上学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没有想到,小小的汪文越却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不怕,因为妈妈就是我的眼睛。

是啊!汪文越的优秀,几乎都是妈妈的付出,也都是妈妈的功劳,“我刚上学的时候,说要学习吹葫芦丝,妈妈和爸爸马上双手赞成,没有过多久,我又说喜欢胡笞,爸爸妈妈又是大力支持,都是给我买的最好的乐器。不像其同学,一说学习什么兴趣爱好,全家都以会影响上学学习为由,极力反对。”汪文越说。

汪文越说:“还有人认为,我的眼睛看不见了,是不是妈妈对我太苛刻了,给我造成很大的压力导致的。其实不然,因为我的性格就是,既然学一样东西,不但不能半途而废,更要精益求精,很多人认为我是有天赋,是一个天才,其实我的目标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努力,我从来没有感觉自己有天赋,只是努力的结果。”

冷静下来的谢容,开始思考女儿以后怎么办,于是他开始开导女儿,天天给女儿讲述世界伟人的故事,用伟人的事迹来激励着女儿。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我比同龄人显得成熟,就是因为我比同龄人经历的多。”懂事的女儿和大爱的母亲互相安慰着……

伟大的母爱就是女儿的眼睛,汪文越没有被双目失明的灾难击败,反而越挫越勇,开始更加努力她痴爱的钻研音乐、乐器等……

“听说开办了一个架子鼓培训班,我就让妈妈带着我去报名,当老师看见我双目失明的时候,有些犹豫,我就提出先试一试。结果,只要老师把鼓谱给我念一遍,我就会牢记在心头,紧接着就能按照鼓乐击打架子鼓,一堂课我就可以学习掌握。而很多正常的学生,需要至少十五节课来学习。”汪文越自豪的说。

谢容在每天傍晚带着女儿散步的同时,又给女儿购买了跑步机,听课机等:“虽然女儿不能上学了,但还是要检查学习,更要坚持锻炼,现在女儿不但在唱歌,乐器演奏方面成绩斐然,而且还开始写词、作曲……”

我的好妈妈|2018年度洪雅县“最美母亲”感人事迹——谢容、余红容篇

大志女性当自强

—最美母亲余红容事迹

她仅仅小学文化,却把一对双胞胎女儿送进了高等学府。面对身残志坚的家人,她却用一双伟大的双手,浇灌出美满幸福家庭之花。

她就是洪雅县高庙镇一个普通却自强的女人——余红容。

不怕文化少就怕没志向

1973年11月,余红容出生于洪雅县高庙镇三星村4组。因为当时家庭十分困难,因此刚刚上完小学,她就不得不离开学校,早早的踏上辛苦的生活道路。

“为了生活,我喂过猪、种过菜,还去小饭店打过工,也去几十里外的大山里采竹笋,说去这个采竹笋,每天都是早晨4点左右出发,摸黑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一干就是十来个小时。”余红容回忆说。

1995年10月,余红容经人介绍,和本村的张地富结婚,余红容说:“我们是小学的同学,但是他高中毕业,因为我们俩家人当时都很困难,所以我们只领取了结婚证,没有钱举行婚礼。”

一年后的12月22日,张双伶和张双俐这对双胞胎女儿便降临到人间。

余红容说:“因为我只读过小学,所以我希望我的两个女儿能完成我没有完成的学业,人啊,不怕文化少,就怕没有志向。”

灾难不断依然坚强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余红容也是如此。

余红容的婆婆属于聋哑人,公公也是只能在当地煤矿做苦力的老百姓。

1997年4月的一天,跟着父亲在煤矿做苦力的张地富,突然从30多米高的工作面上摔下来,不幸被下面的石头戳伤右眼,手术后的他不得不只能按上一只假眼睛。

1998年3月,张地富在煤矿再次出现事故,不幸的被失误的卷扬机掀翻的运煤车压断右腿。

“当时他在医院48天,我就带着一双儿女在医院陪护着他,让女儿从小就感觉到人生的灾难和不易。”余红容说。

当老公出院后,不能再在煤矿干活,当时又没有其它的地方挣钱,于是,余红容依然让老公带着一双女儿,自己前往新疆种棉花。

余红容说:“那个时候,一天干活十四五个小时,每个月才能挣500块钱,但离开自己的家离开自己的女儿却时时刻刻折磨着自己,当时家里也没有电话,只能晚上跑到超市,让人家帮忙叫来老公和女儿,在电话里给女儿们说说话。”

考虑到女儿的成长和学业,背井离乡的打工不是长久之计,余红容和老公商量,学习家电维修,在然后再高庙重成了一个家电、手机维修部,并慢慢的成为洪雅县移动代理商。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从小就开始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并在无形中形成主动读书,自己管理自己的习惯。”余红容说。

为了更孩子们营造从小爱学习的环境,余红容利用自己家电维修的优势,买来各种学习的光碟,在客户送来的影碟机播放,所以两个女儿从小就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女儿在读小学的时候,就是班上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这都是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结果。”余红容说。

张地富从十五岁开始,就成为资深的烟民,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家庭贫困,压力很大,余红容和女儿也不好反对,但随着女儿的长大,发现抽烟确实非常不好,所以当女儿劝说爸爸戒烟的时候,余红容就调侃道:要是你们能让爸爸戒了烟,我用手掌心给你们煎个鸡蛋。

这件事情,说过也就过去了。没有想到,当张双伶和张双俐姐妹俩在花溪中学读初一的第一年,双双成为全校优秀学生的时候,张地富自豪的说:女儿啊,你们这么争气,我脸上有光呀!你们说,需要什么奖励,我马上答应。

连个女儿却说:爸爸,我们只有一个要求,请你戒烟!

“在孩子面前,必须讲诚信!”余红容极力支持女儿的决定。

“我真的很震惊,因为我想女儿一定会给我要钱,或者叫我给他们买衣服什么的,没有想到女儿唯一的要求,就是让我戒烟,我还有什么说的呢!于是就在当天,我成功的戒烟了!”张地富说。

是啊!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永远胜过教条主义!

“孩子的奶奶是聋哑人,所以我给孩子规定,有了好吃的,必须先交奶奶吃。”余红容说。

2012年4月,余红容和张地富刚走在高庙中学附近一个叫一道弯的地方,看见一对60多岁的老年夫妇骑着三轮车翻路上,而有几个路人却视而不见。

“我迅速和老公一起,把两个老人扶起来,用我们的车送到医院,当时很多人提醒我,你不怕是碰瓷吗?我坚决不信这个邪,若见死不救,感觉良心不安,会让自己受到谴责。结果到了医院才知道,当老人的家人赶过来拉着我的手千恩万谢的时候,才知道老人竟然是老公初中同学的父母……”余红容说。

深受父母影响的张双伶和张双俐姐妹,从小就开始尊老爱幼,不但努力学习,写字、画画、跳棋、象棋等都是拿手好戏。

我的好妈妈|2018年度洪雅县“最美母亲”感人事迹——谢容、余红容篇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