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乡村美如画,有山有水有故事~

临潼宋家村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农村就代表了贫穷、落后。

这里的乡村美如画,有山有水有故事~

摇摇欲坠的土屋子,没有煤气,更没有太阳能、天然气,做饭、烧水都是用的柴火,拖拉机是最“高大上”的交通工具,人们每天早出晚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但实际上呢,现在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西安市临潼区宋家村看看什么叫现代化的新农村?

这里的乡村美如画,有山有水有故事~

宋家村位于骊山以北,渭河以南的代王街道东北6公里处,拥土地5143亩,下辖有10个村民小组,890户,共计3680人。

穿过绿色的田野,走进村子,目之所及,四处白墙黛瓦、果树迎客,满墙色彩明亮、独具特色的装饰画跃然于村中,为村子带来一份独有的文化气息;路边数千亩的观光示范园,仿佛棋盘般排列整齐的葡萄架,如同坚守在阵地的兵马俑一样,矗立在哪儿,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美丽乡村新面貌

提起宋家村的变化,让村民感受最深的就是村上的环境变化。

这里的乡村美如画,有山有水有故事~

曾今,宋家村村道狭窄,道路两旁厕所“扎堆”,脏乱难看的同时,也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狭窄的的道路,还限制了村子的产业发展,使得客商的车进不来,村里的果子卖不出去;到了夏天道路两旁臭气熏天的旱厕,还滋生了许多蝇虫,更不用说路边堆放的杂物与垃圾......

2016年开始,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以深化提升“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为载体,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为目标,先后投入了1000余万元,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亮化村庄,为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改善交通,加大村道整治力度,打通了3条共计12公里的进村道路,并加宽原有道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修建了幼儿园、小学、卫生室、村委会综合服务楼、文化广场等,还置办了各式健身器材,对全村墙体进行了立面美化,修整绿化带,扶持民居改造修葺;

进行村庄环境卫生整治修排水渠、沼气池,拆除村道旁旱厕,实现自来水与沼气入户,民居与自然和谐相生。

农民增收产业美

建设美丽乡村,既要村子美,更要产业兴。路只是这里现代化农业的一个缩影。要说吸引人的主要还是这里的产业。

宋家村是一个拥有4226亩耕地的大村。过去村里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辛辛苦苦一整年,收益却不高。

为带领村民致富,村两委会班子在学习调研后,鼓励大家栽种葡萄,村民担心风险太大不敢尝试,村上就按土地流转的形式,统一由村书记出资,建成了200亩葡萄示范园,并无偿提供苗木及配套设施分给20户村民,还免除前3年的承包费用,每户村民平均10亩,每亩产出的葡萄能收入近万元,外地客商络绎不绝,根本不愁卖。

自此葡萄产业一炮而红,村民争相搞起了果园种植。近2000亩的生态葡萄产业园,俨然成为了村子的主导产业。

这里的乡村美如画,有山有水有故事~

如今,宋家村打算以多种主题旅游项目为引擎,扩展原生态产业,打造集吃、住、玩、赏、游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除了生态葡萄产业园,村上还拥有500亩的樱桃、冬枣、核桃园、与占地200亩的万头桥羊场,四座有机蔬菜展厅、1000平方米的饲料厂等已逐步按规划实施。宋家村本着“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的思想,结合临潼代王街独特历史资源,借助邻近兵马俑与华清池的地理优势,计划按照“

产业+文化+旅游+生态”模式探索改革发展新路径。

以有机生态循环农业为目标,将种、养殖业紧密结合,互助互利,绿色发展。利用清洁驿站将村里的生活垃圾及宋家村羊场每日产出的羊粪分类收集,通过高温发酵,干化等工艺,实行无害化处理,残渣转化为有机肥料供给果园,生成的沼气也解决了村民用气问题,沼液可做原料进行有机蔬菜种植。让村子的有机蔬菜展厅产出的果蔬真正的成为餐桌上的绿色食品。更有乌兹别克斯坦与宋家村达成合作,推动宋家村经济发展。

这里的乡村美如画,有山有水有故事~

以上种种发展都离不开村领导的带领与宋家村民的努力,让人目不暇接的同时,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带动了村上特色农家乐的发展。这座曾经“灰头土脸”的小乡村,已经抖落满身尘埃,开启了一场美丽的蜕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