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斤的高價!看看有什麼值得「偷師」的?

因氣候適宜,我省各地荔枝

迎來20年一遇的豐年

海陵無核荔枝賣出50元/公斤的高價!看看有什麼值得“偷師”的?

但豐產並不增收

當前荔枝市面價格普遍受挫

往年備受消費者青睞的品種

如糯米餈、桂味等價格也大幅回落

品質較差一點的荔枝甚至銷路都成問題

但在陽江,有一種荔枝

卻能在低迷的荔枝銷售市場上

售出每公斤50元的價格

但你是否聽說過口感上佳且無核的荔枝?

▼▽▼

在海陵島雞坑水庫,有300畝無核荔枝採收正接近尾聲,由於採用精細化管理和精品化電商銷售模式,每公斤出園價超過50元,而且銷路不愁。

海陵無核荔枝賣出50元/公斤的高價!看看有什麼值得“偷師”的?

這種無核荔枝長這樣△△

探秘無核荔枝園

駛離海陵大堤不遠,在省道277線拐入就是雞坑水庫。水庫邊上的矮坡地上,有大片茂盛的荔枝林,小部分果樹還零星掛著紅彤彤的果子,工人們正在進行最後的採摘。

海陵無核荔枝賣出50元/公斤的高價!看看有什麼值得“偷師”的?

“這裡的種植面積超過300畝,前後引種了10000棵左右的無核荔枝。”

果園的投資者戴先明告訴記者,他一直從事的是建築行業,一次偶然的機會,參觀了海南的無核荔枝種植基地,經深入瞭解過後,覺得種植前景好,就引進海陵島種植。

2007年,戴先明和合作夥伴籌措了資金,開始涉足農業,引種了第一批無核荔枝種苗。可惜當年一場颱風,將果樹盡數摧毀。2008年,戴先明再次從廣西運回種苗,其後陸續擴種到目前的規模。

記者走近觀察,只見這些無核荔枝都是成雙成對掛果,兩個雞蛋大的果子從同一枝條並蒂生長,有點像陽江本地的雙肩玉荷包。而且個頭較常見品種更大,果皮相對粗糙。記者摘下一顆,剝開果肉細看,除了中間有一粒米粒大小的黑點,其餘全是晶瑩潔白的果肉。一般人對各品種荔枝口感會因人而異,但很多人認為糯米餈口感鮮嫩無渣,桂味核小清甜,在記者品嚐後感覺這些優點海陵無核荔枝兼而有之。

什麼是無核荔枝?

無核荔枝也不是完全無核,它是受精後發生早期敗育,種核基本退化,變得極其微小。

果場技術管理員梁叔介紹,無核荔枝同無籽西瓜相似,通過嫁接、扦插等手段,將發生自然突變的荔枝枝芽或枝條繁育開來,從而形成一個品類,而並非轉基因食品。

市農科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無核荔枝不是一個品種,而是近年形成的一個市場品類,通過技術突變而具備上述特性的荔枝,都能被稱為無核荔枝。氣候條件會一定程度影響其掛果率我市其他地方是否適種,需要根據園地實際情況和農戶的種植意願,可由當地的農技人員進行試種、論證,降低盲目引進的風險。

梁叔認為,無核荔枝是相對“嬌貴”的果樹。果樹能在多種環境生長良好,抗逆性強,很少受蛀蒂蟲危害。但要保證較高的商品果產出,且品質良好,相對其他品種生長環境要求更高,每個管理環節也要花費更多功夫。

海陵無核荔枝賣出50元/公斤的高價!看看有什麼值得“偷師”的?

首先,在荔枝的花芽分化時期,氣溫會很大程度影響花量和果量。梁叔介紹,在小寒到大寒節氣之間,生長區域的最低溫保持在10℃左右最為適宜,最忌暖冬和嚴寒,否則很難及時完成花芽分化,結出果實,這也是去年暖冬產量偏低的原因。

“因為它果核小肉厚,一下雨就容易裂果。且成熟期需要營養多,管理不好也容易落果。”梁叔告訴記者,在大體流程上,無核荔枝的管理與其他品種基本相同,但在整個生長週期,都更考慮對果樹加強營養管理,需要更精細化,因此難度和成本也更高。

戴先明告訴記者,在栽培過程中,他們還形成了一套保證荔枝品質的標準。為了能保證樹體營養和穩定的品質,無核荔枝要種植五年才掛果。在前四年,他們都會將花朵摘掉,不讓養分流失,保證果樹快速成型,並適應當地的小氣候。

此外,通過人工控梢、疏花、疏果,一根枝條上僅保留三對並蒂果,即使今年是豐年,每棵果樹掛果量也控制在10到15公斤左右,以保證無核荔枝的個頭、營養和口感。“現在人力成本比重越來越大,疏花今年就花費了20多萬元,疏果花費了10多萬元。”

荔枝售價50-60元/公斤

記者在園內看到,工人將成熟的荔枝兩兩剪下,再輸送到分揀區,過秤的荔枝要經過初次篩選,把不合格的裂果、小果和爛果分選出來。這還不能直接交給採購商,合格的果子會經有經驗的工人再次分揀,分成特級果、一級果和二級果。

海陵無核荔枝賣出50元/公斤的高價!看看有什麼值得“偷師”的?

分級主要體現在個頭上,特級果一斤大概是8-12個,一級果為13-20個,這兩種直接銷售鮮果,二級果只能用於制幹。“不是無核了就叫‘無核荔枝’,還要果型大、顏色紅、無大小果。”

荔枝分級

不同等級的果實,銷售渠道也有所區分。特級果統一規格和包裝,並貼上註冊的“孖寶”無核荔枝商標,只通過電商網店和微商分銷,果園承擔物流費用,今年按規格客戶終端價是368元/4公斤。一級果直接銷售給流通商,不使用包裝,售價在50-60元/公斤。

戴先明介紹,無核荔枝的生長特性以及成本高、產量低的特點,天然註定了它品質導向,走精品化路線的市場銷售模式,需要經營者有一定的高端生鮮渠道開拓能力。在果園投產的第一年,他就帶著銷售團隊去到廣州、北京、上海和浙江、江蘇各地,拜訪出口商和高端渠道商,形成了穩固的銷售渠道。

“今年售出的鮮荔枝超過10萬公斤,大約二成是特級果,全園總產值超過500萬元。”戴先明告訴記者,隨著市場供應的無核荔枝的產量逐漸增加,消費越來越大眾化,率先進入的紅利會逐漸消失,後期必然要依靠品質品牌保證銷路和利潤。這也是他們注重拓展電商渠道,以最優質產品打造品牌的原因,明年還將建成自營的電商店。

荔枝產業該如何轉型?

戴先明認為,無核荔枝近年雖然擴種明顯,但種植技術、管理成本仍然較高,消費市場相對小眾。如果是企業化經營,按照目前的市場情況,可能會有一定利潤。但對於小散農戶,進入“門檻”還是比較高。

豐年之下,產量大幅增加,但進入農民袋子的錢反而少了。荔枝產業的結構性矛盾也凸顯出來。在上市高峰期銷售不暢和採摘人力成本雙重擠壓效應下,少數銷售手段和品質跟不上的果園乾脆放棄了採摘。

在今年的收穫季,記者走訪發現,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的大果園,或規模不大但管理到位的中小果園,基本能順利銷售,價格還略高於整體市場。所以,面對供過於求和品質競爭的市場環境,做好農業的提質增效,已是我市荔枝產業轉型的迫切之舉。

在大多數散戶果園很難改種轉型的情況下,海陵島的無核荔枝園精細化管理精品化銷售的經營模式也許難以照搬,但至少也為廣大種植戶提供了一種思考:即使是大豐年,也應加強疏花疏果和肥水管理,適度犧牲產量以保品質,確保荔枝的市場競爭力,吸引高端品質荔枝銷售商的青睞。雖然疏花疏果、肥水管理會帶來相應的成本,但因豐產而增加的採摘人力成本和運輸成本也不低,而且銷路和價格也難以保證,需要果農從實際出發權衡好兩者的成本和效率。

2017年,被農業部確定為我國的“農業品牌推進年”。2018年,則被確定為“農業質量年”。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開啟之際,一場自上而下也自下而上的農業產業變革開始生髮。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開啟提升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的新徵程,將是我市荔枝產業及其他農業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來源 | 陽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