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入摩临近资金加紧布局,白马股成长股齐回暖

05.08李志林—忠言午评:入摩临近资金加紧布局,白马股成长股齐回暖

昨四大指数均强劲反弹,中小创涨幅尤大,大盘收复了五周均线和33130点。

今消息面上:华安创业板50ETF突破70亿张。工信部实施补短板重大工程,加强集成电路产业成普遍共识。税延养老险开发指引出台,产品可转换成最大亮点。海归中国概念股药明康德今上市,中一签有望获利8-10万元。

距离A股正式纳入MSCI(明晟)新兴市场指数(市场简称“入摩”)仅剩十几天时间,北上资金和外资机构布局A股路线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据了解,此次MSCI纳入中国A股232只股票,初始6月1日起,纳入因子为2.5%;今年9月,纳入因子增至5%,A股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权重为0.8%。摩根大通预计,A股初始纳入MSCI将带动66亿美元资金被动配置MSCI中国指数所涵盖的股票,主动配置所带来资金将是被动配置的5倍,即整体配置中国股票的资金将达到400亿美元。

根据一季报披露的股东信息,截至一季度末,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持仓的个股共280只,其中新进143只。分行业看,QFII持仓股主要分布在医药生物、化工、交通运输、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其中医药生物行业数量最多,有28只个股,其次是化工股,有22只。

在QFII重点布局下,部分个股已率先发力,走出一轮独立上涨行情。剔除今年上市的次新股,39股年内涨幅在20%以上。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以及进一步的开放,将会吸引更多的全球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相信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依然大有可为。全球投资者对深入参与中国市场表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他们不仅愿意对中国蓝筹股、白马股进行投资,也特别关注中国在互联网、科技、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非上市公司的发展。

受此影响,今上证50和沪深300以1.68%和1.12%涨幅,出现了久违的领涨。大盘仅低开1点,3135点,回到3134点,即一路稳步上扬,最高3165点,午前以最高点收盘,涨幅0.91%。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涨幅较小,为0.75%、0.47%、0.08%。个股涨跌比:836:399,1170:691.48股涨停,4股跌停。成交量2581亿,比昨上午多200多亿。

由于市场在过去两个多月大幅回调盘整,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而前期对权益市场产生冲击的因素如对经济过于悲观、利率快速上行、资管新规悬而未决等在5月份将逐步得到纠偏;且市场当前对外围市场扰动的容忍度不断提升,因此,今年“五穷”的情形很难以出现,相反,5月份可能是上半年较好的操作窗口期。

但是,资金利率提升,流动性偏紧,风险在累积,外部贸易战因素仍不确定,故大盘不具备走出系统性上涨行情。为抵御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影响,A股将肩负起“稳股保汇”的重任,“稳”是大盘运行主基调,作用是“托”而非“拉”,大盘不会大起大落,区间稳定运行。

操作上,轻指数、重个股。大盘蓝筹股和白马股应回调较多,估值较低,会受国内外机构青睐,股价得到部分修复。但资金面决定了不会出现去年那样的大盘股一枝独秀的“二八”现象。而成长股因估值不高,政策倾斜,且多为中小盘股,股性活跃,赚钱效应强,因而更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板块,如芯片、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5G概念股,今年以来股价普遍上涨50%以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底部成长股,也涨幅不小,化工股涨幅尤大,如新安股份4个月翻倍,并购重组的化工股三爱富创新高。回避前期涨幅过高股。

由于市场不确定性较大,投资者整体相对谨慎,控制好仓位,对传统产业的成长股和新经济的成长股进行分散持仓、高抛低吸为宜。

但因目前市场下跌已3个月(公众号:李志林),回调空间充分,估值回到了上证综指2638点时的水平,人们对不确定因素虽然阶段性也不必过度担忧,红五月可期。

下午关注,大盘能否连续两天站在五周均线(3114点)之上?收盘能否在在3130点上方?成交量能否超过昨天的4200亿?

李志林:入摩临近资金加紧布局,白马股成长股齐回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