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1983年因《乡愁》斩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那位诗人吗

还记得1983年因《乡愁》斩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那位诗人吗?1983年,俄罗斯籍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拍摄了一部名叫《乡愁》的电影,豆瓣评分8.9分,获1983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塔可夫斯基是一位电影诗人,用诗化电影语言来表达作者的不同乡愁涵义。而中国,也有一位很伟大的诗人,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还记得1983年因《乡愁》斩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那位诗人吗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乡愁 余光中

乡愁 余光中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今日获悉,余老先生在高雄医院过世,终年90岁。最终,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还是未能在其在世的时候将两边紧紧连在一起。

还记得1983年因《乡愁》斩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那位诗人吗

先生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江南人的细腻温婉,惆怅多情,在先生的诗中多有体现。

先生的诗集很多,有《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的夜市》、《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五陵少年》、《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等十余种。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上述中的《乡愁》。

这首诗我们从小熟记,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将看不见的乡愁意象化,用词讲究,节奏整齐,读上去朗朗上口,品下去哀思无限。

先生对祖国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仅仅在《乡愁》中有所体现。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他说,“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他的爱国情怀,热情洋溢;他的遣词造句,萧瑟低沉。只因那浅浅的一弯水,阻着万千热诚的心。

轻吟惆怅,浅灼寂寞,那眼角时常挂着的晶莹的泪,为故土而流;那眼睑因岁月而留下的痕迹,透出无限的苍凉。

毕生的心愿,何时能达成?再见了,先生,愿天堂再无乡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