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Boss直聘世界杯广告制作者:不要脸才是道德

Boss直聘充满争议的世界杯广告,曾将Boss直聘送上AppStore商务类排名第一名的位置。

专访Boss直聘世界杯广告制作者:不要脸才是道德

世界杯广告之后,舆论的声音不绝于耳,作为这支话题广告制作者的红制作,面对网友的负面评论却表现得不以为意,并宣称“好是有问题的,好是不会传播的”。

在红制作创始人的朋友圈里,他如此解释红制作的含义——制作有“杀伤力”的广告,刀刀见红。

2013年创立的红制作,号称“一分钟开价1000万,低于300万的订单不接”,目前已经制作了5支春晚TVC,不乏深受业内推崇的优秀作品,并发展出了一套“惊世骇俗”的方法论——

“广告是勇敢者的游戏”

“胆小是大玩家的专利”

“品味是流量的敌人”

“准备好了可能就来不及了”

“创意就是偏见”

“效果是最大道德”

我们联系到了红制作,想了解他们作为创作者,制作这样一支广告背后的考量。更想知道在他们心中,什么是新媒体语境下,广告人的职业道德。

以下为新片场对红制作的专访内容(经编辑):

为Boss直聘策划制作这样一支世界杯广告,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这是我们为Boss直聘做的第三支广告了。这是一个特别年轻的公司,成立时间只有四年,但我们一直认为Boss直聘就是一个非常具有革新性的产品,你看很多同类产品都是要么站在招聘者的角度,要么是招聘者和求职者兼顾,但是Boss直聘是第一次完全站在应聘者这一边的、非常年轻态的这么一个产品。当初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可能还会委曲求全,但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找工作就直接跟老板谈。

伟大的产品需要伟大的创意,但同一个产品在不同阶段也会有不一样的诉求。Boss直聘在一开始完全没有名气,所以第一支我们就做了枪毙老板这样一个大胆的创意,投放之后就飙到了行业前五的位置。

第二支春节TVC《跳槽》又升了一个台阶,在移动流量端爬到第一名。这个时候Boss直聘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具有相当的覆盖率了,那么这次世界杯广告要做的就是怎么样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产品,所以我们就是以这样的目标作为出发点,然后再去考虑怎么实现这个目标。

专访Boss直聘世界杯广告制作者:不要脸才是道德

在15秒的时间里怎样最大限度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关键信息的重复,然后我们再为这种重复设想一个合理的场景,那么就是球迷摇旗呐喊的这么一个场景,也很符合Boss直聘年轻、正能量的调性,年轻就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如何评价这支广告的效果?

我们是在和出手就是几十亿的大玩家竞争,是在和梅西、内马尔这样的巨星代言人竞争。

你看七麦数据上面,Boss直聘在世界杯广告投放之后App商务部进了前三,总榜进了前五十,下载量提升了一个量级,但现在并不是招聘旺季,所以这个数据是非常有代表意义的。

怎么看待网友的负评?

其实我们不太在乎。在中国你只要干一点儿事就会有人骂你。

我们当时设计的就是往大里做,所以预计到了会有这样的热度,后来舆论的方向被一些水军带跑了,那么我们就“与民同乐”呗。

是否担心这样一支广告会影响红制作在行业中的口碑?

我们也做过很多不同类型的广告,各种时长各种风格的都有。可以说我们有100种兵器,会针对不同企业,为满足不同的产品需求,设计不同的打法。

这支广告完全是从产品自身的需求出发,客户有很多种,不能把特殊情况当成常态。

其实企业家特别明白,是面子重要还是里子重要,所以在世界杯广告之后很多企业都来找我们。现在很多同行可能对广告这个行业有误解,追求什么艺术表现力,但做出来的广告只在圈子里有反响,没有对企业产生实质性的帮助。

什么样的广告才算成功的广告?什么样的广告公司是好的广告公司?

好的广告公司就是能为甲方带来实际效益的广告公司。

它要能做出成功的广告。什么是衡量广告成功的标准?很简单,例如我媳妇儿知不知道,我妹妹知不知道,我亲戚会不会给它点赞。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争议一点都不重要,一个好广告是什么?就是你投放之后是不是被人谈论了。

之前,我们在做《我们的时代》的时候,也有很多人骂,也有很多人赞,但这都不重要,只要有人谈论就是好广告。

专访Boss直聘世界杯广告制作者:不要脸才是道德

当然,每个人都有他心目中“好”的标准,受众有受众的标准,广告主有广告主的标准,我们尊重他们的标准。这个时代是多元的。但是广告本身就是一种冒犯,就好像我正好看电视剧里面两个人卿卿我我的时候,突然有人送外卖来了,我做广告的都讨厌广告,所以我就想让广告不那么讨厌一点,让它有趣。

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你为什么必须看广告?因为这是免费的。你看香港看英超一年要交一万多,那个没广告。但有好多人会聚在一个广场大屏幕下面看电视,为什么?因为他们交不起那个钱。央视花了多少钱买世界杯转播权啊,可不得卖广告么。

所以这个行业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我觉得拍3分钟广告不知道在哪里投放的都是神经病。

如何理解“好是有问题的,好是不会传播的,好事是不会传千里的,就坏事才能”,“品味是流量的敌人”,审美品味和传播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必然冲突?

品味不该是评价广告的唯一标准,现阶段来说,品味不是消费者的第一需求。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食物是什么吗?是老干妈。老干妈品味高吗?

你看Prada、Chanel那些奢侈品,品味高吧,但是品味高的东西不属于大众消费品。

如何看待广告人的艺术追求?

我觉得他们是在广告行业里面追求不应该追求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有些同行特别没有职业道德,花着甲方的救命钱,夹带自己的私货,忘记了广告的初心。

我们在20-30岁的时候,内心也很痛苦,但后来发现,广告就是广告。如果真追求艺术,为什么不直接去拍电影?

是你们成就了小米还是小米成就了你们?

现在boss直聘在商务类里面排名第三,一度达到过第一,说明现在已经是行业领导地位了。所以,我们真的可以说是脱离了小米,做出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之前一直有人质疑我们是蹭了小米的热度,但现在我们做了一个新的企业,我们一样可以成功。

其实小米一开始和boss一样,也没有知名度。我们做了小米这么多年,每一场关键战役都有我们的代表作。小米它是如何成功的?我们是有一套打法的。针对小米有适合小米的打法,针对boss有适合boss的打法。

专访Boss直聘世界杯广告制作者:不要脸才是道德

每一个客户都在不同的阶段,有的需要在品牌上更新,有的需要在知名度上提高。比如小米第一次站在全中国第一的时候,我们要告诉大家这种商业模式是成功的,所以我们做的广告《我们的时代》是宣告,是宣言。

还有一个客户是网易的游戏。游戏曾经在广告这个行当里是一个很low的东西,尤其是手游。但我们在给网易游戏做的时候,我们就告诉大家:无论是游戏玩家还是游戏从业者,我们对游戏从不游戏,因为我们都是游戏热爱者。那是游戏最受误解的时候,我们是第一次为游戏正名,也为网易游戏树立了一个正面的品牌形象。直到现在,网易都会拿着这条片子到高校进行校招。

说回Boss直聘,做广告应该帮企业解决当下的问题,也就是让大家用到Boss直聘这个很好的工具。而且,它是一个工具类APP,没有那么多负担。你肯定不能用这个方式去卖Chanel包包。我们也拍过小米Mix这样很高大上的。这是因为小米走到一定层级,需要在品牌上做一个拔高。

如何评价叶茂中?

我跟你说,我闭着眼睛就能复制他的方法。首先,企业logo色做背景,一个大演员加一个配角,不会超过两个活人,然后把它的slogan念三遍,再加一个jingle(音效)。比如说,我们要新做一个APP叫共享厕所,只要找个大明星,再找一个马桶做配角,重复三遍slogan,然后配一个冲马桶的声音,就ok了,多简单,500万就到手了。

如果不是以广告的艺术性作为追求,相比同行,红制作的优势在哪?

我们的特点是,我们和客户有共情能力,花很多时间跟客户沟通,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客户遇到了困难的时候,我们能很快get到,给出解决的方案,我们和客户更像是是商业伙伴的关系。而不是去搞个广告奖给自己镀金,这是个很好笑的事情,完全忘记了广告是什么。所以我们很少参与广告圈,几乎从来不参与广告圈的活动。

我们每天都在关注Boss直聘的数据,我们要判断我们的广告是不是对的,我们一直在实时监控数据,验证和评估我们自己的思路。我们团队只有五个人,我们是核心思想,我们是CPU,其他都可以外设。

我现在问你们,广告人的尊严是什么?

我觉得广告是要有道德的,因为你在花的是企业的救命钱,但很多人就会把钱拿过来做一个满足自己或者模仿老外的作品。

所以我觉得这个行业里很多人不道德,花着客户的钱,打着给客户解决问题的幌子,为自己做一些很幼稚的东西。要么就是他不懂广告,要么就是他藏了太多私心在里面。

当然,我们对客户也是是有要求的,要有判断力,要有常识,要聊得来,他们的产品要有潜力,广告带来的只能是关注度,能否赚钱还要看产品自身。

广告公司与甲方的关系更接近于商业伙伴,这是否是广告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觉得是的,因为你服务不了太多客户,你必须让客户知道你在关注他的生意。如果不关心企业的生意,你的格局就会很小。

所以作为广告人我觉得需要拓展自己的眼界,从效果出发,从传播上来考虑,如果你只知道螺丝钉,那你不会知道飞机长什么样。

什么是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广告人的职业道德?

争议才是广告人的道德,不要脸才是道德,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不要脸挺好的,我的面子一点也不重要。说得难听一点,相比于其他行业,广告业创造的产值非常低,你可以说广告就是寄生虫,寄生在企业中,你的宿主都活不了了,你怎么能活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