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騰訊QQ創業股權結構聊合夥股權設計

從騰訊QQ創業股權結構聊合夥股權設計

【智有明股權】趙駿昆原創作品。轉載需在醒目處寫明作者和出處,否則侵權必究。

現在關於合夥股權設計的文章、講座、沙龍在各地各處熱火朝天的開展。相信大家聽到合夥股權設計的重要原則之一就是創始人的控制權,創始人要有51%以上股權,最好有67%以上股權,才是最佳的股權結構。但是事情真是如此嗎? 創始人不擁有這樣的股權比例,就無法誕生偉大的公司嗎?錯!

現在中國最偉大公司之一“騰訊”,在初始成立時,馬化騰的持股比例為47.5%。是他當時沒有錢出資擁有51%以上股權嗎?騰訊當時註冊資本50萬,馬化騰出生於富裕家庭,出資51%以上他完全做的到,是他自己要求股權比例不超過50%。看到這裡,大跌眼鏡了,是不是?這是不是和平時聽到的創始人要有51%股權不符合?和我們現在講的合夥股權設計理論完全不一樣了?

我們來看騰訊創業時的股權架構

姓名 持股比例 分工職責

馬化騰

47.5%

首席執行官

張志東

20%

首席技術官

曾李青

12.5%

首席運營官

許晨曄

10%

首席信息官

陳一丹

10%

首席行政官

創始團隊5個人一共湊了50萬元,其中馬化騰出了23.75萬元,佔47.5%股權;張志東出了10萬元,佔20%股權;曾李青出了6.25萬元,佔12.5%的股權;其他兩人許晨曄和陳一丹各出5萬元,各佔10%股權。

分析騰訊創業的股權架構,可以看出馬化騰創業時就有了先進的合夥股權設計理理念,使他把騰訊做成一家偉大的公司成為可能。


一、騰訊創始團隊有明確的老大,老大馬化騰佔大股。

馬化騰作為騰訊的發起人、核心創始人,持有47.5%的股權。雖然持股比例47.5%沒有超過一半,不掌握公司相對控制權,但相比其他股東的持股比例,包括第二大股東張志東持股20%,在持股比例上拉開了相當大的距離,馬化騰的持股比例47.5%整整高於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20%的2倍!從股權比例上,完全奠定了馬化騰是騰訊核心領袖、老大的重要地位,符合核心創始人佔大股的合夥股權分配理念,也就是“一定要有帶頭大哥”!


二、騰訊創始團隊有明確的老大、老二、老三

馬化騰在接受多家媒體的聯合採訪時承認,他最開始也考慮過和張志東、曾李青三個人均分股份的方法,但最後還是採取了5人創業團隊,根據貢獻不同給予不同股權比例的做法。騰訊公司的發展,核心是產品、技術和運營。按創始人團隊成員對騰訊公司的貢獻,初始股權架構為馬化騰負責產品佔47.5%,張志東負責技術佔20%,曾李青負責運營佔12.5%,許晨曄負責信息佔10%,陳一丹負責行政佔10%。根據貢獻不同設定了不同的股權比例。從股權比例上,騰訊創始團隊有了明確的老大馬化騰、老二張志東、老三曾李青。

4

三、騰訊創始團隊五人合夥創業

遵循2+3+4+5>1>2+3+4 的股權分配黃金法則

這裡的數字1、2、3、4、5分別代表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和老五的股權比例。

五人的股權設計,比較好的方式是老大的股權比例要大於老二、老三、老四的股權比例之和,但要小於老二、老三、老四和老五的股權比例之和。

四人的股權設計,老大的股權比例要大於老二和老三的股權比例之和,但要小於老二、老三和老四三人的股權比例之和。

三人的股權設計,老大的股權比例大於老二和老三的股權比例之和。


2+3+4+5>1,老大不獨斷專權,給別人安全感,也是給自己安全感

馬化騰自願把股權降至一半以下,馬化騰說:“要他們的總和比我多一點點,不要形成一種壟斷、獨裁的局面。”也就是,馬化騰的任何決策,至少要得到另一名股東的同意和支持,否則無法實施。

很多核心創始人在初始股權設計時,堅持要求自己持有51%以上,甚至67%以上股權,除了擔心以後融資股權被稀釋以外,更重要的小心思是不想控制權旁落,害怕其他股東聯合一起反對他。但是作為公司老大,如果你的決策長期得不到其他任何一位股東的認同,要麼你沒有領導力,沒有能力說服其他股東,本身不適合做Leader,要麼就是決策錯誤,大家不認同。當老大的決策得不到任何一位股東呼應,老大憑藉持股大於51%,獨斷專行推行決策,一旦決策失誤,會對公司造成致命的打擊,也會讓老大的領導地位岌岌可危。所以,2+3+4+5>1,老大不獨斷專權,給其他股東安全感,也給了自己安全感。這樣做出的決策,不是自己的一言堂,而是民主決策的結果。

這樣的股權設計,也充分表現了馬化騰作為老大的胸懷、格局,以及自信!


1>2+3+4,馬化騰作為老大給了自己充分的安全感

在創業過程中,老大雖然有聯合合夥人,但老大往往又是孤獨的一個,高處不盛寒。在權力之爭中,一旦老二或老三與老大有隙,老二、老三往往容易聯合起來幹掉老大。在一個團隊中,往往老二、老三甚至老四更容易團結起來。比如西遊記唐僧的三位徒弟,他們的關係是融洽的,而唐僧與徒弟的師徒關係,相比三位徒弟之間的關係,相對弱了一些,三位徒兒更容易講到一起去。

強調創業團隊的老大要有控制權,就是讓老大掌握企業的領導權,老大的領導權喪失了,老大所有的努力、想法都白費了。

騰訊創業團隊老二、老三、老四三個人聯合起來的股權為42.5%(=20%+12.5%+10%),低於馬化騰的股權47.5%。馬化騰在持股比例上雖低於50%,沒有公司相對控制權,但老大位置又是安全的,因為老二、老三、老四和老五,任何一個人力挺老大馬化騰,馬化騰從股權上講就是安全的。


有人問,如果其他股東全部聯合起來想幹掉老大,怎麼辦?這時天要亡老大,就聽天命吧,你可能不適合做老大。


四、騰訊創始團隊分工合理,職責明確,優勢互補

騰訊創業團隊合理分工,職責明確。馬化騰要求各位合夥人各展所長、各管一攤,有明確的職責劃分。馬化騰是CEO(首席執行官),張志東是CTO(首席技術官),曾李青是COO(首席運營官),許晨曄是CIO(首席信息官),陳一丹是CAO(首席行政官)。

除了職責明確外,五位合夥人還各有特點。據《中國互聯網史》作者林軍回憶說,馬化騰非常聰明,技術好,注重用戶體驗,願意從普通的用戶的角度去看產品,長處是能夠把很多事情簡單化。張志東腦袋非常活躍,對技術很

迷,更多是把一個事情做得完美化。陳一丹十分嚴謹,同時又是非常張揚,能在不同的狀態下激起大家的激情。許晨曄非常隨和且有自己的觀點,但又不輕易表達,是有名的“好好先生”。曾李青是騰訊5個創始人中最好玩、最開放、最具激情和感召力的一個,與溫和的馬化騰、愛好技術的張志東相比,是另一個類型。

9

五、騰訊創始團隊相互信任

騰訊創業團隊,老二張志東、老四許晨曄是馬化騰同為深圳大學計算機系的同學,老五陳一丹是馬化騰在深圳中學時的同學,後來也就讀深圳大學。五位創始人,四位有著深厚的同學情誼,奠定了相互信任的基礎。

騰訊公司的創業股權架構,是合理完善的。合理的股權架構,成就將來偉大公司的基因。一個看似簡單的股權架構,其實內在表達了合夥人的胸懷、格局和分工。股權架構僅是合夥外在的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合夥人對股權架構進行的內心深處的對話、思考和理解!



歡迎關注【智有明股權】,獲得更多幹貨分享。原創作品,如有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