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趕歌會

歌會節又稱“趕歌、“賽歌會”、“參堂”等,是盛行於黔東南的天柱、錦屏、劍河、三穗、鎮遠一帶的侗族歌節。因此,每年自然形成數十處趕歌坪。如天柱渡馬的七月二十歌坪、邦洞的曬油坡歌坪、魚塘的白臘坳歌坪、遠口的坪芒歌坪、高釀的甘洞歌坪、石洞的水洞歌坪,錦屏劍河兩縣交界處的高壩歌坪等。其中最盛大的是天柱渡馬的七月二十歌坪,共趕三天,參加歌節的,最盛時可達兩三萬人之多。

侗族趕歌會

歌節趕歌

劍河“三月三”歌節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劍河縣小廣謝寨、平岑、八卦、南明、大洋、敏洞、平珍等66個村(居)委會237個村寨的侗族同胞都要隆重聚會,歡度“三月三”這一傳統節日。

“三月三”歌節,俗稱“青蛙催耕節”、“歌節”,亦稱“戀愛節”。 “三月三”歌節這天,侗家男女老少,穿節日盛裝,挑著米酒、糖果,到寨邊迎接遠道來的賓客和附近村寨的親朋好友。貴客到來時,迎客的隊伍先鳴三響接客炮,再把蘆笙吹得震山響。客人走近,姑娘們熱情地獻上“牛角酒”,每個客人必須喝乾一角酒,方許過關。主客相互祝福,走入寨門。待進入蘆笙場,主人高唱迎客歌。然後,主客幾百人手拉著手,圍成一圈又一圈,歡快地跳起蘆笙舞。眾人一邊跳,一邊唱。寨老和年輕姑娘手捧裝滿米酒的牛角,不時敬獻給跳舞的客人。一直跳到太陽落山時,主人們就請上客人到家中盛情款待。家家戶戶客廳裡,擺上一條長2米、寬0.5米的木製長條桌,男女分列長條桌兩側相對而坐。主人先獻上甜酒粑或煳米茶,再端上魚、羊、豬、牛肉、豆腐等菜餚。主客幾十人圍在一起,對歌飲酒,相互勸食。年輕婦女則向客人唱敬酒歌,每唱一首,客人必喝酒一杯。

天柱邦洞四月八歌場

天柱邦洞“四月八”歌場於清代同治年間開始舉行侗族民歌活動,時間是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是日為邦洞趕場天,侗族傳統習俗認為這一天是牛的生日,逢此日牛不耕田犁地,農民休息,停止勞作。

侗族趕歌會

歌場對歌

三穗聖德山歌會

農曆七月十五,是三穗聖德山歌節盛會。這天,侗族和其他各族男女青年從鎮遠、三穗、天柱、錦屏、劍河和湖南的新晃等地雲集這裡賽歌,觀者萬餘。

聖德山歌會的興起,同聖德山乾元寺的修建與寺中佛事活動關聯密切。湘黔一帶古屬楚地,民間早就流行孟秋祭祖祀神的歲時活動。古代農曆七月盛行的秋嘗、祭祖、聚宴及進拜刑殺之神的活動與近代盛行農曆七月半鬼節等,均是構成七月十五歌會的習俗因子。乾元寺建成後的數百年間,寺中和尚常於農歷七月十五開展的超度亡靈佛事儀式,為當地群眾提供了集中朝山禮佛的契機,於是,喜歌善舞的侗族和其他民族的青年男女,便趁朝山之機開展盛大的對歌活動。一年一聚從而興起了聖德山歌會。

天柱縣渡馬蓮花坪歌會

農曆七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是天柱縣渡馬地區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歌會。蓮花坪(又稱二十坪)附近的林場是歌會的集會場地。這裡的杉木株連株,行對行,筆直地伸向天空,形成一把綠色的大傘,造就了一片片林蔭;林場中心有一大片開闊場地,很適宜開展群眾性社會文化活動;林場一側還有天柱鳳城至白市的公路經過,交通十分便捷。每逢趕歌會,附近村寨的數萬侗族同胞及其他各族人民,就會穿著乾乾淨淨的衣服,邀邀約約,從四面八方趕到蓮花坪參加歌會。遠處的歌手和歌迷也會搭乘便捷的公共汽車來到蓮花坪與會。人們一群群,一夥夥,拽著陽布傘,搖著花紙扇,手拉手,肩並肩地穿行於林場上的林間小道,走向一個歌堂又一個歌堂,開展唱歌、賽歌、演戲、鬥牛等文化娛樂活動,熱烈慶祝自己的民族節日。

侗族趕歌會

竹林情話綿綿

高壩賽歌節

農曆七月二十這一天,是錦屏平秋鎮高壩一帶侗族人民的賽歌節。這一天,不但未婚青年可以三五成群地對唱說白,也可以一雙一對地遊山說唱。已訂婚的情人或初婚的夫婦,也可以進入歌場自由選擇對象賽歌。壯年、中年和老年人,還可以進歌場唱古歌、敘事歌或戲歌等等。青年人唱的情歌,分為初相會、借把憑、久的伴、相思、成雙、約逃、失戀等等不同的內容。在賽歌時,男方或女方若唱不贏對方,都有人自告奮勇登臺與強者對壘。

侗族

侗族(侗語作 Gaeml)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居住區主要在貴州、湖南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交界處,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侗族的名稱來自“溪洞”,這是當地人傳統的行政單位,今天當地還有許多地名叫“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這些地方居民統稱為侗族。侗族的文化藝術豐富多彩、有“詩的家鄉,歌的海洋”之美譽。侗族詩歌的韻律嚴謹,題材廣泛,情調健康明朗,比喻生動活潑。其中抒情詩歌優美細膩,真摯熱情。;敘事詩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長,是侗族民間文學的一項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