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干實事、真作爲!只爲讓羣衆的「錢袋子」鼓起來!

一心為民鋪富路

——記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後續產業專業合作社黨委書記胡中山

盛夏時節,天剛擦亮,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五道溝萬畝戈壁農業示範基地的農戶們開始了一天的勞作。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黨的十九大代表、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後續產業專業合作社黨委書記胡中山正在基地察看溫室種植情況。

他,幹實事、真作為!只為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

“這棚西瓜長勢不錯,五道溝非常適宜種西瓜,還有花卉,我們不要拘泥於老思想,要打開思路、瞄準高端市場,提高老百姓的收入。”胡中山一邊察看,一邊和種植戶交流。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胡中山穿行於黃花灘各個移民新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著一個共產黨員的使命。

“吃水行路難、上學就醫難、發家致富難上加難。”這是古浪南部山區貧困群眾艱辛生活的真實寫照。20多年前,胡中山生活的原井泉鄉夾山嶺村就是其中之一。 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作為村黨支部書記,胡中山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他,幹實事、真作為!只為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

胡中山詢問村民蔬菜大棚種植情況

2012年,古浪縣啟動生態移民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要讓搬遷群眾實現易地脫貧致富,最關鍵是要把產業發展起來。該縣成立黃花灘生態移民後續產業專業合作社黨委,因為有技術、懂經營、會管理,胡中山被任命為合作社黨委書記。

在胡中山的帶領下,黃花灘生態移民後續產業專業合作社黨委始終堅持服務精準扶貧、壯大產業培育,互幫互助共致富、抱團發展謀出路。在產業發展上,實行統一品種採購、統一技術培訓、統一防疫免疫、統一產品銷售“四個統一”管理模式,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生產互動、風險共擔。在資金支持上,全力為移民群眾協調落實惠農貸款,有效緩解了群眾資金短缺的難題。在技術推廣上,先後引進推廣新品種20個、新技術12項,同時採取“走出去學、請進來教、招回來訓”等方式,組織培訓移民群眾,努力使每戶產業戶至少有1個人懂種養技術。

他,幹實事、真作為!只為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

近年來,胡中山又積極響應古浪縣委號召,大膽創新,結合農村“三變”改革,積極引導移民群眾通過以土地、大棚入股等方式,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每年由專業合作社按不少於2000元標準分紅,同時吸納貧困戶就地打工,最大限度幫助貧困戶發展。今年2月,合作社就向農戶兌付以棚入股分紅資金246.9萬元。

只有堅持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才能產出好質量、創出好品牌、賣出好價錢。為了讓戈壁農業真正成為移民群眾的“聚寶盆”,提高日光溫室產品品質,胡中山積極動員群眾,施用羊糞,少用或不用化肥、農藥,按照無公害栽培技術生產綠色食品。如今,移民群眾種植的蔬菜香瓜,通過中歐班列走出國門。

胡中山說:“群眾的事無小事,今後我將竭盡所能幫助群眾增收致富,助力全縣脫貧攻堅,真正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