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有多少学校与化工厂还在做邻居?

近日,有听众向中国之声反映,6月12日,河南省固始县徐集乡八庙中心小学部分学生出现头晕、目眩、呕吐等症状被紧急送医。检查后发现,孩子们出现这些症状,疑似因吸入刺激性有毒气体所致。家长们认为,这可能与学校附近的一家小型塑料颗粒厂排放的气体有关。目前当地相关部门已展开调查。——6月15日中国之声

多位家长表示,学生之所以出现不良症状,或许与学校旁的一家塑料颗粒厂产生的气体有关。而根据临床判断,学生中毒疑似因吸入化工气体所致。那么,这次中毒事件,会不会延续此前多例“学生中毒系邻近化工厂所致”的结论?

最终的结论,得由权威检测说了算。据了解,提取的学生血液和相关样品目前已按程序送检,相信中毒原因不日便能水落石出。

当然,若果真与企业排放的气体有关,企业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接受什么样的处罚,并非没有依据和标准,这点我们无需担心。令人担心的是,倘若此次学生中毒事件与企业排放的气体没有关系,是否意味着这家塑料厂不会从学校附近搬离,继续与学校为邻?毕竟,对于“不出不问题不重视,出了问题才重视”的怪圈,我们早就熟的不能再熟了。

按照国家规定,“为减少污染工程项目对学校、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一般认为至少在300米以上,项目厂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之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按照安全生产方面的要求,化工企业必须远离生活区、人群密集区,以便减少危险因素。这些规定和要求,无疑宣告学校与化工厂不应为邻。

而常州外国语学校污染事件、中山同茂小学中毒事件等鲜活案例也在一次次警示:学校与化工厂不能为邻。

锐评:有多少学校与化工厂还在做邻居?

网络照片

然而,规定也好,警示也罢,就是撬不动一些地方继续将学校与化工厂规划成邻。拿固始县的这例学校与化工厂为邻来说,由于该工厂距离学校非常近,家长和学校担心对学生身体有影响,此前曾多次进行反映。不过,两者的邻居关系始终处于“分不开”状态。

早在几年前就有媒体报道,一所学校新校址方圆1公里内有近36家化工、热处理、电镀、铸造、喷塑注塑等企业及地下作坊。经计算,平均每27.8米就有1家工厂。在化工厂的包围中居然建起一所学校,相关方面怎么在规划?有关领导咋在决策?可以说是荒唐至极。

明明规划错误,决策失误,造成了学校与化工厂为邻,明明就是典型的乱作为,但却很少看到有人为此受到处分。惩戒的不力,或者说压根就没有惩戒,是造成学校与化工厂屡屡为邻的重要原因。

环境督查,是不是重点关注一下这个问题?该不该启动问责程序,大刀阔斧整治这样的乱作为?

​孩子的安全不容小视,不可存在丝毫的侥幸。不禁要问一句:有多少学校与化工厂还在做邻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