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豬適合放在一起飼養?這些原則是分羣的時候必須遵守的

對於豬場來說,調理豬群關係有一個不可避免的工作就是分群。合理的分群可以讓豬與豬之間的關係更融洽,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豬群間爭鬥的情況,保證其自身的生長髮育速度。

什麼樣的豬適合放在一起飼養?這些原則是分群的時候必須遵守的

而不合理的分群則會加劇豬群之間的爭鬥,使得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同時豬群間過多的爭鬥必然會導致豬的機體出現外傷(比如蹄裂、跛行等),嚴重的甚至有可能造成傷亡。

那麼,究竟如何給豬科學地分群呢?有一些原則和指標是必須要注意的:

什麼樣的豬適合放在一起飼養?這些原則是分群的時候必須遵守的

一、養殖密度

給豬合理分群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豬場的養殖設施,從而提高單位面積的產值增加豬場的養殖效益。但是也不能無原則地增加密度,否則就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一般情況下來說,我們建議一個豬舍養殖十頭育肥豬左右,最多不宜超過十五頭(具體要根據豬舍的面積而定),這樣有利於豬群之間形成合力的秩序。

在做好單舍數量限制的前提下,也要注意每頭豬所能佔據的單位面積。在仔豬階段的時候,一頭豬至少要保證0.7平米的豬舍面積,而長到中豬以上的時候則要保證每頭不少於1.2平米的豬舍面積。這樣才能讓豬與豬之間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不至於讓豬的精神過於緊張從而加劇不必要的爭鬥。

什麼樣的豬適合放在一起飼養?這些原則是分群的時候必須遵守的

二、豬的體重

在保證豬生活面積的情況下,接下來要做的工作就是分群了。關於分群的基本原則,也有一些比較合理的數據支持。

以小豬為例,分群的時候豬與豬之間的體重差異最好不要超過六斤(最多不能超過十斤);如果是架子豬(架子豬是指長大後尚待育肥的豬,相當於豬的少年階段,食量大增重快)的話,豬與豬之間的體重差異一般主要超過十斤(最多不能超過十六斤)。這樣才不至於出現大豬欺負小豬的情況,也能夠保證弱者的正常採食,讓豬群的生長保持在同一水平線。

除了這個基本的分群原則以外,其他一些可以參考的分群原則還有不同豬的才是情況、性格以及身體健康狀況等。這些原則雖然不如體重指標來的重要,也是要適當考慮的。比如一些性情暴躁攻擊性強的豬,寧願淘汰處理也不能讓它在豬群裡做害群之馬。

什麼樣的豬適合放在一起飼養?這些原則是分群的時候必須遵守的

三、其他事項

想要最大限度的減少豬群間的爭鬥以及弱豬的傷亡,在分群的時候也有一些小竅門:

1、在給豬分群之前可以讓它們餓上半天,然後在分群做好之後立即投料餵食。如此一來豬在吃飽之後便會進入睡眠狀態,不至於上來就出現咬架的情況。

2、豬與豬之間辨別身份很多時候是根據氣味判定的,那麼在分群之前我們可以在豬的身上噴灑一些酒精,這樣即使是來自不同的圈舍,它們也無法分辨,同樣可以減少爭鬥的情況。

3、想要減少弱豬的死亡,還有一個竅門,那就是把弱豬留在原本的圈舍。有道是強龍不要地頭蛇,這一點對於豬群之間也是適用的。外來的豬哪怕強壯一下,在弱豬佔據“主場優勢”的情況下也不會彼此咬架。

以上就是給豬分群時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供您參考。

豬倌巴巴——專注最務實的三農知識科普

每天的豬價行情,具體可以關注豬倌巴巴微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