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家具形成的「家風氣場」,是您開啓「名門望族」的一把鑰匙

在我國綜合國力取得巨大發展的今天,我們也深深的感受到社會道德層面整體水平卻遠遠落後其他發達國家,所以如今到了我們不得不去重視"修身養性"的時候,家風作為道德教育的起端尤為重要。萬丈高樓始於基,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起點是家風,家風就是一個人和一家人成長的"地基"。家道和家德相承產生家風,家風正則國家正,家風教育是中華民族屹立世界之巔的基石!

古代名門望族、書香門第對子弟、兒女所作的家訓,口授流傳、不乏其書。從《顏氏家訓》《朱子家訓》到《曾國藩家書》《錢氏家訓》,這些優良家風的教誨,成就的是我們熟知的大家。從這些來看,我們擁有極其厚重的家風教育優良傳統。苦難的中華民族經歷過百年屈辱史,經歷過沉重的文化浩劫,如今我們如何重拾那片光輝?通過實踐發現中式傢俱在促成良好家風中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和影響力,很值得探究它的奧妙之處。

紅木傢俱形成的“家風氣場”,是您開啟“名門望族”的一把鑰匙

如果說有哪一種傢俱能夠將包含著家的文化流傳下來,那便只有紅木傢俱了。因為紅木幾百上千年方能成材,在惡劣的環境中經過千百年的生長,吸收天地之精華,形成了遠超其他木材的品質,正所謂"千年等一木,一木傳千年"。自然天成的君子風骨,更讓人易於追求一種自然和禪意的生活境界。

紅木傢俱之所以被人們追捧,不僅僅是因為紅木材料的稀有,更重要的是紅木傢俱內含的"禮"文化和"家"文化。

《史記·管晏列傳》:"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何為"四維",即禮義廉恥。禮是四維之首,是指社會生活中,由於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而形成的儀節。而禮儀在中式傢俱中刻畫地尤為清楚。

譬如中式傢俱講求桌宴之禮:尊卑有別,長幼有序;坐具的製作和使用,會根據不同的場合而有所不同。坐具方面崇尚為人之理,為文之理。儒家倡導正襟危坐,是指整理好衣冠服飾,更指調整身形,使身體端正放鬆。

所以,坐禮,也是古代家訓非常重要的訓條,尤其是書香門弟之家,對子孫尤為嚴格。

紅木傢俱形成的“家風氣場”,是您開啟“名門望族”的一把鑰匙

很多在譜的紅木座椅本身就是為了"塑形"而製造的,如官帽椅、圈椅等。坐上這些座具,我們就會氣沉丹田,形成抬頭挺胸收背的坐姿,讓人變得有威儀。不要小看這個端坐的習慣,身姿端正和心正、品行也密切相關。一個人坐的端、站的直,心性才不會差到哪裡去。切莫小看細節的埋伏,恰是一種恆久的穩定。

與此同時,每件紅木傢俱都述說著中國的生活方式和"家"文化。如中堂,一桌兩椅一條案,在古代,父母早、晚便坐在中堂椅子上,兒孫們前來問安叩拜,每逢節日,便在條案上供奉祖先……紅木傢俱可謂是中華禮儀的一個縮影,兒孫在家中成長中長期養成的習慣久而久之便蔚然成風,影響一生甚至下一代。

"家之興替,在於禮義,不在於富貴貧賤"。知禮儀、重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好的家風如同無聲的教誨,助人立德立言、成人成才,讓後人銘刻在心。好家風傳承百年、代代受益。

紅木傢俱形成的“家風氣場”,是您開啟“名門望族”的一把鑰匙

作家馬伯庸,曾在他的古董系小說裡寫過這樣一段話:一個家族的傳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它歷經許多人的呵護與打磨,在漫長時光中悄無聲息地積澱,慢慢的,這傳承也如同古玩一樣,會裹著一層幽邃圓熟的包漿,沉靜溫潤,散發著古老的氣息。古董有形,傳承無質,它看不見,摸不到,卻滲到家族每一個後代的骨血中,成為家族成員之間的精神紐帶,甚至成為他們的性格乃至命運的一部分。所以在家中擺幾件得體且具有禮儀的紅木傢俱來形成"家風氣場",往往是您開啟"名門望族"其中重要的一把鑰匙。

在春曉木藝,您瞭解的不僅僅是傢俱,更多的是一種紅木家居文化,以及由此帶來的韻味生活。傳播紅木文化,營造家居品質生活,我們懂生活,更懂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