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機遇 解構京東智慧物流在灣區布局

創新驅動發展一直被列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即將出臺之際,6月11日,智慧物流研究院發佈了“改革開放40年——粵港澳大灣區物流發展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華南珠三角是全國重要的家電產業基地,對家電物流包括倉儲、幹線運輸、未端配送、安裝服務等有著強烈的需求。粵港澳大灣區智慧物流的創新發展對供應鏈的降本增效助力產業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智慧物流已成為行業新戰場,京東物流積極佈局,經歷十餘年的不斷積累,目前已經實現倉儲、分揀、運輸、配送、客服全供應鏈環節的無人化,其位於東莞麻涌的機器人分揀中心是京東物流目前使用的第一批分揀機器人,也是京東智能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大灣區的國際化發展,以京東物流為代表的科技物流企業,運用科技的創新對供應鏈降本增效,助力灣區產業升級的同時,向世界展示在智慧物流的探索和應用,打造中國乃至全球智慧物流的“新樣本”。

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機遇 解構京東智慧物流在灣區佈局

智慧物流引領灣區科技創新發展

在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的大背景下,《綱要》的出臺對於站在第二次改革開放的廣東而言,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根據政府的規劃,“科技創新”是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當下,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風起雲湧,它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和學習方式。當下智能技術的高速發展,是重大的歷史機遇也是巨大的根本挑戰。智能技術帶來的變革,將極大的提升供應鏈效率和商業運行效率,帶來商業模式的變革。

物流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但是,在智能化變革的背景之下,物流行業需要從過去的向設備、向人工要紅利,升級為向智能技術、向開放協同要紅利,這要求物流公司升級為技術公司、數據公司。

前者重點發力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等前沿技術,機器人“貨到人”的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物流作業效率、減輕人工勞動強度;後者通過處理、分析物流大數據,挖掘對企業運營管理有價值信息,從而科學合理地進行管理決策,主要應用於銷售預測、網絡規劃、庫存部署等典型場景。

眾所周知,珠三角地區是中國製造業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而華南珠三角是全國重要的家電產業基地,對家電物流包括倉儲、幹線運輸、未端配送、安裝服務等有著強烈的需求。京東物流通過多層級的倉網布局、供應鏈全鏈條服務、集約化管控、大數據管理分析等,減少家電搬運、週轉次數,精準預測需求提前備貨,從而降低灣區家電企業物流成本,提高行業運營效率、服務水平,帶動企業銷售的提升,甚至有效幫助廠家進行生產和備貨決策。

而隨著“人工智能”新技術的發展,以及大灣區發展對外開放窗口的重要性,物流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在經歷著快速的變革和創新。京東集團作為一家技術驅動型公司,在大灣區的建設中,尤其是智慧物流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

京東智慧物流的“人機”新CP

當前,京東物流在技術研發、場景應用、政策推動上走在了全國乃至全球前列。而早在2014年6月,京東集團就在大灣區城市之一的東莞市,麻涌鎮螺村東環路易商物流園內,啟動了京東自建的麻涌分揀中心,它是京東亞洲範圍內建築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現代化智能物流項目之一。

主要承接3C、小家電訂單生產,直髮廣州、東莞、河源三大城市,超過200多個站點,是華南第一個矩陣分揀中心,也是全國第一個擁有全自動機器人設備的分揀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麻涌機器人分揀中心”還是屢屢見諸媒體的“網紅”分揀中心。去年618期間,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和《人民日報》都進行了詳細報道,麻涌從京東物流進行智能分揀建設的標杆成為了國內智慧物流領域的“網紅”。

事實上,物流的分揀環節是一項非常繁重的工作,尤其是掃碼和從主滑道分流到細滑道的過程中,人工掃碼需要靠眼睛識別訂單上的小字,讀出地址信息,然後在分到各個滑道,這要求分揀員工頭腦特別清晰的對號入座,可是人的精力畢竟有限,連續長時間工作難免出錯,出錯就意味著配送過程中需要承受用戶退換貨和投訴的壓力,這對於把用戶體驗放在第一位的京東來說,是不能容忍的。於是,分揀機器人的引入便成為一種必然的需求了。

來自“麻涌機器人分揀中心”的劉鳳霞是一名分揀條線的組長,負責東莞線所屬的27個站點,“以前的確是非常辛苦,白班和夜班兩班倒,儘管人手也在不斷增加,可是貨量卻增長的更快,現在的訂單量是三年前的15倍。”劉鳳霞對此記憶猶新,三年前剛剛入職時,這裡才剛剛開始建設,現如今已歷了自動化設備從無到有的過程。

劉鳳霞介紹,“投用分揀機器人‘小黃人’以後,這裡的分揀環節從6個減少到3個,單小時處理能力能夠達到12000件,分揀員工從300多個人減少到40多個人,減少了86%的人工,貨物分揀更及時、準確,分揀環節的減少讓貨物搬運次數相應減少,貨物更有安全保障。”

顯然,有了機器人的幫助和高新科技的支撐,人類的活動更加的省事和省力。京東分揀機器人的全面上線,大規模提高效率的同時也減少了員工負面情緒的輸出。今年618期間,京東智慧物流體系全面落地,無人倉、無人機、配送機器人均投入運營。

不久前,京東物流更是基於十餘年的物流經驗積累和無人倉的建設實踐,首次公佈了無人倉建設的世界級標準,即“三極”、“五自”和“一優”原則。這標誌著,由中國物流人自主研發的無人倉智能控制系統,正在開啟全球智慧物流的未來。

行業人士認為,大量快速地運輸、分揀貨物成為物流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京東物流正通過"無人化作業"、"數字化運營"和"智能化決策"打造全面智慧化的物流體系,為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下一個“硅谷”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