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化蝶:城市形象提升的「南充奇蹟」

破茧化蝶:城市形象提升的“南充奇迹”

南門壩生態公園鳥瞰

2月12日晚,央視《新聞聯播》關注南充夜景,一個流光溢彩的南充呈現在全國電視觀眾面前;

2月25日晚,LED大熊貓驚豔亮相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八分鐘”,一個開放熱情的南充響徹國際舞臺;

……

一時間,南充,這座擁有2200年悠久歷史的川北重鎮,因其嶄新的現代城市風貌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成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行走在今日南充,夜幕下的川東北明珠,燈火璀璨、流光溢彩;下中壩嘉陵江大橋如長虹臥波、五彩絢爛。站在“嘉陵江女神”廣場,只見嘉陵江波光粼粼,兩岸交相輝映。隨著鶴鳴聲起,江對岸鶴鳴山夜景燈光秀漸次鋪開,寂靜中一道暖光,畫面頓時一片柳綠花紅,白鶴成群到來……

2017年,南充實施了有史以來最大範圍的城市修復、最大體量的城市改造、最大規模的城市會戰。有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南充全市實施重大城建項目186個,完成投資510億元。濱江大道、江東大道、西華路等城市幹道提升改造全面完成,高鐵商務區、上中壩“印象嘉陵江”等項目加快建設,南充中心城區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創造了令人驚歎的提升城市形象的“南充奇蹟”。“居者自豪、來者依戀、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夢想正在變為現實。

城市建設的“南充奇蹟”持續“引爆”南充經濟跨越騰飛。去年,南充經濟總量、固定資產投資雙雙突破1800億,財政收入成功突破百億大關,高於全國、全省和全市預期的指標增速前所未有。與此同時,對外開放成果豐碩,億元以上項目紛紛落戶,十億項目接二連三,百億項目歷史突破。對外開放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全年招引項目208個,協議投資2156億元,到位資金580億元。今年1-3月,全市新引進項目63個。其中10億元及以上重大項目10個,100億元以上的投資項目1個,實現到位資金170.4億元。

南充新貌

新,是如今南充的標誌和臉譜,也是這座城市“整形美容”後引以為傲的驕人名片。

“西華大道變得快認不出來了,兩邊的山頭不見了,迎面撲來的高低喬木、紅花綠草,讓人心情愉悅。都有點不認識了,還以為自己下錯了高速出口了呢。”廣南高速南充北出口的西華路,經過擴容改造和景觀提升後,瀝青路面平坦舒適,標線標識清晰明瞭,道路兩邊花草、灌木、喬木錯落有致。煥然一新的南充城市道路面貌,讓從新疆返鄉過年的順慶區上中壩市民汪先生一出高速路口就欣喜萬分。他小心地在街邊停車,從不同角度拍下多張照片,準備發朋友圈。

而接下來的回家路,讓他有了更為驚喜的發現:曾因為長期滲水而成為“擺設” 的人民南路下穿隧道,全部改造完成順利通車;原來坑坑窪窪、擁堵不堪的濱江路,早已寬敞通達,綠化帶奼紫嫣紅、生機盎然……

樹立“成渝第二城”的嶄新形象,最應該從哪裡先行著手?又如何讓一個擁堵、陳舊的城市快速華麗蝶變?

“以人民為中心!”這是南充市委的莊嚴承諾和回應,“不進行城市形象提升工程,讓南充城市建設脫胎換骨,就不可能重塑南充新形象,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勢必弱化,並大大延緩南充大城崛起的奔夢進程。如果因此耽誤了南充的發展,我們將一輩子不會心安。”

一番深思熟慮,南充選擇從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破題。

為此,市委、市政府相繼印發《關於印發〈2017年全市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計劃〉的通知》和《關於深入紮實做好2017年項目攻堅工作的通知》等,部署要求以2018年春節前為重要時間節點,扭住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最為關注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重點推進,通過一江兩岸、城市會客廳、夜景照明等實現“出亮點、出品位、出成果”,呈現更多“引爆點、閃光點、興奮點”,充分展現南充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和現代濱江城市的全新形象,讓廣大市民切身感受到南充這座城市一年一年發生的巨大變化,不斷增強市民對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

2017年6月,南充城市歷史上最大範圍的城市修復、最大體量的城市改造、最大規模的城市會戰正式啟動,直指城市容貌陳舊、文化符號缺失、城市交通擁堵等“城市病”!

——在順慶,以打造“城市地標、城市會客廳、特色街區、城市門戶、標美街道”為核心,深入實施“印象嘉陵江”城市會客廳、順慶府特色商業街區、城市主幹道綜合改造等重大城市建設項目17個,總投資達188億元。

——在鳳埡山上,嘉陵區打造以“孝文化”為主題的天樂谷景區,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準建設,計劃總投資30億元,規劃面積26平方公里,打造集生態觀光、農業休閒、康體運動、親子游樂、養生享老、休閒度假於一體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5A級風景區。

——在高坪區,提升改造後的江東大道,將被打造成一條城市交通主通道、文化景觀大道、高端服務業產業大道、彰顯江景特色的標美大道。

南充決策者認為,不管是城市建設還是發展,其目的都是為了回應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因此,不僅要讓城市“新”起來,更要讓城市“靚”起來。

今年春節大假前夕,為提升城市形象,南充市精心打造的南充市順慶區君頤尚渡燈光秀、高坪區鶴鳴山及白塔嘉陵江大橋燈光秀、上中壩嘉陵江大橋燈光秀、川東北金融中心燈光秀、嘉陵區鳳埡山南湖公園燈光秀、白馬湖水街燈光秀紛紛亮相。

“絲路起點,中國綢都,再續輝煌……”順慶城區沿岸光影如帶,伴隨著音樂,12棟高樓的牆體上,巨大的光幕中,“絲綢”飄揚;

“嘉陵江畔酌漁火,鳳埡山下煮詩酒……”鳳埡山下的南湖廣場,一束束光線編織的絢麗畫面夢幻呈現;

上中壩嘉陵江大橋上燈光匯聚成京劇臉譜,嘉陵江在這光與影中,展露出了柔美的身段,隨著對岸高樓上顯現“中國·南充”幾個大字,南充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嘉陵江畔熠熠生輝……

“亮化工程絕不是僅僅把城市照亮了,更把城市的歷史、城市的品位、城市的內涵展示出來,成為南充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2月12日晚,當“一個流光溢彩的南充”通過央視《新聞聯播》呈現在全國電視觀眾面前時,那些到過南充的四海嘉賓、八方賓朋對南充秀美璀璨的城市夜景紛紛點贊。

“我體會到,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我們通過抓城市建設,就是讓人們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就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一年來,南充的城市建設,從‘紙張飛揚’到‘塵土飛揚’,最終收穫了‘群眾讚揚’。”南充市委書記宋朝華髮出如此感慨。

南充之魂

文化名片扮靚“成渝第二城”

“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座能夠讓人嚮往、讓人熱愛的城市亦是如此。

依靠城市傳承文化,依靠文化彰顯城市。南充,正在走一條從外形提升到氣質涵養的和諧發展之路。

2018年2月,寄託一代南充人鄉愁的“絲綢女神”迴歸城市中心位置——五星花園,引得眾多市民們紛紛前來觀賞。

“絲綢是南充特色傳統絲織工藝品之一,南充已經具有3000多年的蠶桑歷史。”“絲綢女神”雕塑的設計者、享譽美術界的國家一級美術師雕塑家譚雲說,將採桑圖案融入“絲綢女神”雕塑中,不僅重現五星花園的南充絲綢元素、聚集絲綢情結,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

在南充,像“絲綢女神”這樣豐富城市內涵,提升城市品質的建築還有很多,“四館一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南充市的“四館一中心”建設項目包括規劃展覽館、科技館、青少年活動中心、方誌館、圖書館。項目負責人介紹,四館一中心項目主體工程及室外附屬工程已完工。項目全面建成後,從空中俯瞰,就像一隻潔白的漂亮蝴蝶。

“城市地標,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和精神所在。”南充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張燈說,“建設‘成渝第二城’,必然需要能代表這個歷史節點的南充新地標,展示南充新形象。南充應挖掘嘉陵江文化、三國文化等富有南充特色的地方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地標,使之成為凝固的藝術和空間開發的典範。”

“要讓城市有靈魂、有品位、有風貌,就是要多出精品、多出作品、多出藝術品。”對於“成渝第二城”的打造,宋朝華指出,未來的南充城市不止有高樓林立的時代氣息,還應該涵養符合時代主流價值觀的內在氣質,並擁有敢於亮出“巴蜀人文聖地”的文化自信。

南充做到了!

——“儉以養德”“助人是福”“和氣致祥”“南充新未來·成渝第二城”“兩千年人文南充城·六百里秀美嘉陵江”……五星花園重新開放的行人過街地下通道牆上、火車站廣場、高速公路出口等重要位置和場所,旨在弘揚傳統文化、傳播道德新風的公益廣告處處可見;

——“正月裡,梅花開,娘叫女兒心開懷。一學剪,二學裁,三學繡花四做鞋”。今年2月15日,代表四川民族文化特色的閬中地方民歌舞蹈《繡花鞋》,壓軸綻放2018央視春晚,4分鐘節目展現南充千年民俗“亮花鞋”的古韻,盡顯足尖上的風采,一個自然淳樸南充吸引全國;

——“2名‘熊貓隊長’蹦蹦跳跳登上舞臺,在冰屏上穿梭,與智能機器人共舞,在互聯網隧道中穿梭,並向全世界發出來自中國的邀請”。2月25日晚,南充造LED“熊貓隊長”驚豔亮相2018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八分鐘”,一個開放熱情的南充響徹全球;

……

建築是一座城市的體格,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在南充,無論是城市建設的“形”,還是綿延兩千餘年厚重的三國文化和嘉陵江文化的“魂”,都在傳承中得以融合與彰顯。這種融合和彰顯,讓這座城市更有深度和氣度,更富新時代氣息,更能煥發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偉大光芒。

南充市第六次黨代會報告指出:下一步,南充將堅持放大優勢、量質並舉、做響品牌,大力推進教科文衛強市建設。加快推進一批科技產業園、大學科技園、創新創業孵化園和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重點科技項目,積極創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全面建成“四館一中心”,規劃建設城市美術館、文化產業園、西山三國文化綜合開發等重點文化項目,增強區域影響力和輻射力。

一個外形時尚、氣質高雅的南充,正以全新的速度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南充初心

幸福美麗成就發展願景

背靠蒼翠西山,藍天白雲下的南充城格外清新。嘉陵江一江綠水流淌,一座座大橋跨江而過,樹木吐新,花香四溢,綠意簇擁著這座“千年綢都”。在這個勃勃生機的春天裡,各種展示“南充藍”的照片再次成為了微信朋友圈、論壇貼吧的主角。大家紛紛稱讚:南充天更藍了,山更青了,水更綠了,生態越來越好了。

對於綠色生態城市建設,南充人想要的不止是“南充藍”!

他們想要的,早在2016年就清楚地寫進了《中共南充市委關於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南充的決定》裡——奮力將南充打造成生態空間合理、產業綠色低碳、資源利用高效、生態環境優良、群眾滿意認可的幸福美麗新家園!

具體目標是:到2020年,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生態環境質量整體優化,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加完善,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方式加快形成。

———生態空間更加合理。現代山水田園城市建設加快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1%,城市綠地率達到39%,基本形成宜居宜業的生態空間和人居環境。

———綠色產業加快發展。綠色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各類資源要素科學配置。戰略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先導型服務業比重穩步提高。

———環境質量全面提升。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取得階段性成果,重點行業汙染物排放強度明顯下降;嘉陵江干流水質達標率達100%,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達到82%以上,飲用水安全水平持續提升,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綠色發展制度體系基本建立。生態文明制度改革取得突破進展,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制度體系逐步完善。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態文化氛圍日益濃厚,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成為社會風尚。

對於南充的決策者們來說,“幸福美麗”的內涵還不止於城市的綠色生態。

“南充正從內陸腹地向開放前沿躍升,正從川北重鎮向成渝重鎮躍升。就城市建設而言,一定要規劃引領、高點定位。”對於未來城市建設,宋朝華高屋建瓴,直擊城市建設本質要義。他指出,城市建設首先是“產城一體”,即建設城市、改造城市、提升城市,關鍵要把城市經濟發展起來,要有產業作支撐;其次是“景城一體”,通過道路改造提升、風貌打造、綠化美化,實現一路一景,提升城市品位、做美城市形象;三是“文城一體”,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賦予城市文化內涵、彰顯城市魅力。

對此,2018年南充在推進城市建設上將實施重大項目183個,完成年度投資558億元以上。啟動陽春路等城市道路標美化提升,開工建設將軍路嘉陵江大橋等項目,大力實施西山城市公園、北湖片區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建設中央森林公園、雙女石公園等一批城市公園,確保上中壩“印象嘉陵江”等項目全面完工,濱江中路互通竣工通車。

而按照《南充市“155發展戰略”城市建設板塊重大工程項目2017年—2021年實施意見》規劃,5年時間裡,南充將圍繞“成渝第二城”戰略目標,投資3109億元用於城市道路、生態綠化、風貌建設、功能配套、數字智能建設。到2020年,南西蓬核心區建成面積達到200平方公里、人口達到200萬,力爭達到220平方公里、220萬人。屆時,南充這座暢通之城、秀美之城、個性之城、幸福之城、智慧之城,將以“內暢外通、生態宜居、繁榮宜業、魅力獨具”向世人完美詮釋“成渝第二城”的精彩內涵。

“我們黨有初心,我們每個人有初心,我們這座城市也有初心,就是建設‘成渝第二城’,就是實現‘大城崛起’的南充夢,就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譜寫南充篇章、貢獻南充力量。”宋朝華說。

“萬家燈火春風陌,十里綺羅明月天”。北宋詩人邵伯溫筆下的南充曾以繁華夜景和十里長街的盛況驚豔世人。如今,南充這顆千里嘉陵上的璀璨明珠,正以嶄新的形象鐫刻在新時代的築夢征程上。

大城崛起,未來已來。新時代,新起點,南充正奮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