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社保擴面:社保擴面 怎樣走好平衡木

社會保障體系既要覆蓋全民,又要保障適度。換句話說,既要繼續擴面,繼續提高保障,又要量力而行,注意可持續可承受。怎麼做到呢?專家指出,需要始終堅持共建共享原則,真正形成多層次保障體系,妥善處理好社保與財政的關係,賦予社保制度與時俱進的自我調節功能。

在建設社會保障體系的過程中,覆蓋全民和保障適度是何種關係?怎麼保證二者的平衡?本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

問 社保為何要擴面?

記者:社保擴面的目的是什麼?難點在哪兒?需要把握什麼原則?

鄭功成:社保擴面的目的是讓人人有保障,在普遍解除人民生活後顧之憂的條件下促進社會公正和人的全面發展。近30多年來我國社會保障改革的過程,是制度變革的過程,更是不斷擴大覆蓋面、不斷增進民生福祉的過程。一方面,經過艱辛探索,我國實現了從適應計劃經濟時代的國家-單位(集體)保障制向適應市場經濟時代的國家-社會保障制的轉型,曾經以國家負責、單位(集體)包辦、板塊結構、封閉運行為特徵的社會保障制度基本轉化成為現行的政府主導、責任分擔、覆蓋全民、社會化、多層次化的新型社會保障體系。另一方面,社會保障由過去主要作為城市居民的福利專利發展到覆蓋城鄉居民的全民保障,事實上已經成為全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的基本途徑與制度保障,這是國家發展取得的巨大成果,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

當然,社保擴面的任務還未最終完成。因為國家明確的目標有二:一是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需要覆蓋到全體國民身上;二是每一項社保制度均應當覆蓋到法定的保障對象身上。而現實是還有一部分未被覆蓋進來,如還有大量進城務工勞動者未參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等,失業保險覆蓋面也限於城鎮戶籍勞動者,未將進城務工勞動者納入其中;同時,被相關制度覆蓋的人中還有一部分人的保障質量不高,如居民養老保險特別是農民參加養老保險的繳費水平太低,有的僅每年象徵性地繳費100元,明顯不足以解決未來養老金的需要問題;醫療保險中也存在重複參保、漏保現象。因此,還需要繼續擴面並提高制度保障的質量。

在擴大覆蓋面的過程中,需要把握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堅持保障適度與量力而行。理性的制度安排必然是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通過不斷擴大各種社保制度的覆蓋面來讓國家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也要基於社保制度的長遠發展與代際公平做到量力而行,任何漠視人民福利訴求或者只重短期福利政績工程的現象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我們需要通過科學的頂層設計和紮實有效的行動方案來達到社保擴面與量力而行的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