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性看《調音師》,生與死皆在主角的一線之間

從人性看《調音師》,生與死皆在主角的一線之間

  1. 結構

這部微電影雖只有十三分鐘之久,但是在結構上卻有巧妙之處,那就是前後呼應,它開頭便把結尾的場景展現出來——沙發上癱坐的男人、正在演奏戴墨鏡男子和男子背後的女人。但是在開頭並沒有交代清楚什麼,沙發上癱坐的男人沒有血跡,所以開頭我們是看不出他是已經死亡了的。正在演奏的男子可以說正處在生命的邊緣,但是開頭我們也看不出。背後的女人拿著一把裝修用的射釘槍指著彈鋼琴的男子,但是這個射釘槍在開頭並沒有展現給觀眾。所以說這個開頭是對結尾的鋪墊,也是對劇情的伏筆,讓觀眾一頭霧水不得不好奇地看下去,最後看到結尾後才恍然大悟,讓每個人都想再從頭看一遍這個雲裡霧裡的開頭。

從人性看《調音師》,生與死皆在主角的一線之間

  1. 解讀人物

微電影中調音師因為一次音樂大賽的發揮失利,一蹶不振,開始假裝盲人做起調音師工作,而且效益還不錯,他的經紀人(或是老闆)都很驚訝怎麼會有這麼多訂單,但是調音師本人卻鎮定自若,這裡,我們開始看到這位“盲人”的自我優越感,猶如他自己所說講的故事,國王為了給自己已逝的妻子建造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陵墓,殺了建築師的妻子,因為人們普遍認為“失去會讓我們變得更加感性”,這就體現出調音師自負的一面,因為他不僅為自己的這種欺騙式的工作方式感到優越,更在別人面前辯解,而且在辯解的時候表情是那麼自然,語言更是句句有理,但是這也只是他自負一面開始表現的苗頭。接下來,他舉自己例子來辯解,他認為裝成一個盲人調音師,顧客會對他更加友好,會給他更多小費,會對他降低戒備感。但是這些都是他用欺騙換來的,而且都是對他自己有好處,在這裡,調音師展現出來自己的自私。他為什麼需要這樣自私地滿足自己的自負,都是因為那次音樂會的失利,他因此變得不敢正面面對這個世界,只想得到這個世界這個社會的慰藉,只想嘗試一下勝利後的優越感。

從人性看《調音師》,生與死皆在主角的一線之間

這種人性的扭曲在咖啡館一場景的最後盡顯,調音師故意去找服務員的麻煩,去試探一個服務員會不會和一個盲人計較,會不會同情這個盲人,即使這個服務員根本沒有犯錯,這裡,調音師的優越感和自負自信程度已經痴狂了,他以為自己勝利了,而我在觀看的時候,卻無比同情這個人,為什麼服務員會不和他計較,因為這個服務員不想找麻煩,他想“躲”這個麻煩的盲人,心裡是無比的厭惡,你覺得我們平時生活中和一個人爭辯、講道理是一件很壞的事嗎?錯了,當一個人連和你爭辯的興趣都沒有了,才是他真的不想再和你有一點交集,因為你這個人已經討厭到極致,和你有關和你沾一點邊際,都讓人噁心,這時候這個人,已經無可救藥了。在出咖啡館後的人行道旁,調音師戴著墨鏡拄著拐,對身邊的一個老奶奶說:要我扶您過去嗎?這個劇情是讓人可笑的,一個盲人扶老奶奶過馬路,到底哪個才更是弱勢群體?我想作者在這裡設置此情節也是在故意調侃這個調音師吧,而調音師卻無比自信地享受著這種優越感。

下一個場景,也是最後一個場景,調音師在老婦人家裡時,才是他自負真正表現的時候,因為他發現了一個殺人兇手,但是這個調音師卻沒有戳穿這個老婦人,也是為了不去戳穿自己。在生命的邊緣,他還在裝,還在為自己粉飾,他完全可以反抗啊,因為對方是一個能力不及他的婦人,但是他還是在裝,像是片頭說的,他還是在為老婦人演奏,更是在為自己演奏。

從人性看《調音師》,生與死皆在主角的一線之間

疑點和結局

這是一個開放式結尾的影片,最後調音師有沒有被背後的老婦人殺死,是每個觀眾要反覆看影片去揣摩猜測的,這也正是懸疑片的精彩之處,即使短短的十幾分鍾,也會有很多疑點值得我們去推測。

調音師是必死的,最直接的證據,是他衣服兜裡的筆記本,因為老婦人把他的衣服拿去洗了,我們通常在洗衣服的時候,都會去翻翻衣服兜,即使老婦人只是借洗衣服藉口把調音師沾滿血跡的衣服拿走,在那種情況下,婦人也會去翻衣服兜,因為,老婦人已經對這個調音師起疑心了。

從人性看《調音師》,生與死皆在主角的一線之間

要戳穿一個盲人是否在裝,很簡單,就是出其不意地讓他表現出正常人對面前事物的視覺反應。其他調音師展現出來的疑點,例如在門外看筆記本,在門外不用尋找的就去按門鈴,這都有可能被門內的老婦人看到,劇情中加入老婦人對面還有一個老婦人開門看,是有原因的,這個人的出現,帶有一絲疑惑,她可以疑惑這個男人,因為可能她已經發現了他是在假裝盲人,也可以懷疑這個老婦人,為何遲遲不開門,為何撒謊說自己的丈夫不在家......還有一個細節,就是在調音師在坐下的時候,手不自覺的就放在了鋼琴上,一個盲人是看不到面前的鋼琴的,還有一些調音師在看到死人時的慌亂,表情,都可以作為他死的理由。

從人性看《調音師》,生與死皆在主角的一線之間

如果你是調音師

如果你是這位調音師,你會繼續在臨死的邊緣裝下去嗎?我想我是不會的,即使在當時突發情況自己慌亂失措失去理智不知該怎麼辦,但是一會後,老婦人把自己衣服拿走後他完全有機會反擊甚至逃跑,這時候自己在一個房間,自己應該是稍微比剛剛冷靜的,是有一線生機的,但是如果像劇中調音師那樣,默默彈奏,等待的就是死亡,即使他能活著出去,他會報警嗎?不會的,他在自己的生死邊緣都不會出賣自己的虛偽,又怎麼會在乎一條與自己不相干的生命,他報了警自己也就被揭穿了啊,終歸於底,他這樣的做法,為了自己,可以無視殺人案件,可以無視自己的生命,這種痴狂,我做不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