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哈爾濱素來有著“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的美名,市內建築中西合壁。不僅有林林總總的歐式建築,也有十分傳統的中國古典建築,改革開放以來,又興建了若干現代建築,哈爾濱可以說是一座城市建築博物館。凡是初到哈爾濱的遊人,漫步在中央大街,你會看到用方石鋪成的這條百年老街兩旁,一座座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折衷主義、新藝術運動、法國先鋒派和後現代等各種風格的建築,在向您訴說著歷史。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聖·索菲亞教堂始建於1907年3月,原為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的隨軍教堂。同年,由俄國茶商出資,在隨軍教堂的基礎上重新修建成全木製結構教堂。1932年重建,成為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以其精美的建築藝術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享譽中外。教堂巍峨壯美,具有濃郁的異國情調,成為哈爾濱市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線;她歷盡風雨,飽經風霜,是沙俄入侵東北的歷史見證和重要遺蹟。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廣場上有不少畫家畫畫,遊客拍照,都想這座建造精美、風格獨特的教堂記錄下來。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聖·伊維爾教堂位於哈爾濱市道里區霽虹街工廠衚衕,建於1908年。教堂原為駐哈爾濱俄國外阿穆爾軍區的軍用東正教教堂,折衷主義建築,磚木結構。設計師為德尼索夫。文化大革命期間,教堂的五個“洋蔥頭”圓頂被拔除(右下圖是當年明信片上原貌),但建築本體得以保留,但已殘破不堪。其附屬的孤兒院,建築外觀完整保存,造型精美、細部豐富。建築入口處的馬塞克鑲嵌畫歷久彌新,色彩鮮明如昔,其表現出的寧靜、端正是中世紀藝術的重要特徵之一,這幅尚能“完璧”的鑲嵌畫在國內也屬珍罕難求。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19世紀末,大批來自歐洲的猶太人遷居哈爾濱,使哈爾濱一度成為遠東地區最大的猶太人聚集中心。這些猶太人興建的建築群集中在哈爾濱中央大街上,而中央大街上最負盛名的建築就是始建於1906年的馬迭爾旅館。馬迭爾在俄語裡的意思為現代時髦的意思。馬迭爾旅館屬新藝術運動建築。她造型簡潔、舒展、自由流暢。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穹頂造型,顯現出親切宜人的魅力,體現了西方建築的精華。當時賓館富麗堂皇、門庭若市。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馬迭爾賓館經歷了百年的風風雨雨,建築室內外均保存較好,本世紀初葉它完全稱得上最摩登、最豪華的旅館之一,它也是哈爾濱早期旅館建築的代表作。新中國成立前,曾在這裡召開新政協籌備會。也曾以此名此景拍攝過多部電視劇《夜幕下的哈爾濱》、《馬迭爾旅館的槍聲》等,而如今連馬迭爾冰棍也成了品牌。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建築博物館哈爾濱(上)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