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獨家連載」懷著初心真扶貧:孩子,有我們在(扶貧紀事之五)

(運城實時資訊 劉紀昌扶貧紀事系列文章)

就在我局幫扶工作隊剛剛進入大呂村的第二天,就發生了一家意外的事情,貧困戶張忠牛突然死亡了。聽來的消息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喝藥自殺,一說是得了急性病。不管怎麼說,最後死在了醫院。

幫扶隊剛剛住下來,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一時不知道該怎樣處理才好。

村幹部找到我們,說,張忠牛是貧困戶中的貧困戶。沒有老婆,一無所有,只有一個女兒還未成人。現在人死了,埋都埋不起。村委會號召大小隊幹部和第十二組居民每家出一點錢,已經籌集了三千多元。但後邊還要打墓,買棺材,包括醫院的醫療費用,還差三千多元。

隊長楊繼躍聽了,立即向局長王常偉打電話,說明了具體情況,看能否出一部分錢,幫助村委會把張忠牛的後事辦了。王局長說,雖然我們剛進村,對情況還不太瞭解,但既然是村裡確定的貧困戶,又是我們的幫扶對象,那就根據實際情況,差多少由咱們單位補齊。最後,決定從我們幫扶經費中拿出3000元,把張忠牛安葬了。

按說,大呂村25個貧困戶就要核減為24戶了。我們也以為張忠牛的事情該就此完結了。

但是沒有。

張忠牛弟兄二人,哥哥張天牛,也是貧困戶,也是單身。兩個人都有智障。雖然我們沒有見過張忠牛,但後來我們多次接觸張天牛之後,發現溝通確實有些困難。很簡單的一件事,需要費很大的口舌他才能理解,有時還需要鄰居幫忙解釋才能說清楚。兄弟兩人在當地都很有知名度。原因是二人各自幹過一件在當地轟動一時的大新聞。一是張忠牛的父親死於張忠牛之手。父子二人在地裡幹活,張忠牛精神病突然發作,竟然把父親按在地頭,活活踩死。二是哥哥張天牛開著蹦蹦車,他母親坐在後頭,不知是張天牛技術不好,還是母親沒有坐好,反正是母親一頭從蹦蹦車上栽了下來,當場死亡。現在兄弟二人,都是大呂村的貧困戶,也都是我們的幫扶對象。兄弟二人,雖然各自有獨立的戶口,卻居住在一個大院。前院歸張忠牛,後院歸張天牛。兩人只有一個女兒。而後邊發生的事情,都與這個女兒有關。

女兒名叫張又又。第一次見到這個孩子,是在大呂村村委主任的家裡。發現她性格內向,不多言語。看起來很壓抑的樣子,不像是一個15歲的孩子。

那一天,毛瑩業叫上我一起到村委主任家裡。原因是張忠牛死後留下一張縣農商行的銀行卡,上邊有1400多元的存款,張又又取不出來。張忠牛是低保貧困戶,享受著國家的許多優惠政策。因為他是戶主,所以張又又也跟著享受低保政策。錢由民政部門直接打到張忠牛的卡上。所以張忠牛卡上的錢也有張又又的一份。張忠牛去世後,又又拿著銀行卡取款卻取不出來。農商行工作人員告訴她,這張卡是張忠牛的,他死了,要履行相關手續才能把錢取出來。要她到有關部門辦理手續之後再來取錢。又又畢竟還是一個孩子,聽到這話就有點發毛,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辦。就把電話打到了幫扶責任人毛暉林那裡。毛暉林又把電話打給了駐村第一書記毛瑩業。兩個人在電話約定之後一起到了農商行,瞭解取款所需手續。農商行答覆:由大呂村村委會出證明、縣公證處出具公證函,證明張忠牛已死,張又又是唯一合法繼承人之後,就可以取出這筆款了。

第二天一大早,毛暉林、毛瑩業就帶著又又去了縣公證處。接待他們的是一位老同志。老同志聽完情況介紹之後,很負責地告訴他們,要讓我們這裡出公證函,證明你是合法繼承人,就必須到公安部門開一個證明,證明又又的父母雙亡,也沒有兄弟姊妹,又又是唯一繼承人。有了這個證明,我才能給你們辦理。

於是他們又驅車三十多公里來到裴介鎮派出所。派出所辦事員在查閱了戶口之後說:張忠牛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辦理死亡銷戶手續。還需要村委會開一個死亡證明。只有張忠牛死亡銷戶手續辦完了,又又才能合法繼承遺產。

於是他們又返回到大呂村,找村委主任,開具了張忠牛的死亡證明,重新趕到裴介鎮派出所,辦理了銷戶手續。派出所還出具了證明,證明張忠牛確已死亡,張又又是唯一合法繼承人。

拿著這些證明,第三天早上,他們再一次來到縣公證處,但接待的老同志在看了證明之後卻說,現在拿的這些證明只是證明你父親不在了,但證明不了你母親也不在了。你有媽媽嗎?又又一下子急了,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我的媽。我從小就沒有媽媽。老公證員不相信地問,你怎麼會沒有媽媽?又又一下子哭了起來,哽咽著說,我是張忠牛收養的一個孩子。父親是個單身。老公證員聽後,打動了心思,十分理解同情地對幾個人說,這個孩子還不到十六歲,屬於未成年人。按照法律還不能直接繼承遺產。這麼辦吧,你們給她找一個監護人,由監護人出面為她辦理有關手續,這就合理又合法了。

出了公證處,又又一路都不說話。幾個人又返回村裡,和村幹部一起商議由誰來做又又的監護人。按照親屬遠近,他的伯父張天牛是第一人選。可是,當這個建議提出來之後,又又卻並不接受。幾個人問她原因,又又臉色為難,吞吞吐吐不願明說。最後村主任建議,能不能由她的姑姑做監護人。又又一聽,非常高興。

按照有關程序,變更監護人,要由村民小組開會決定。村委主任張忠義說,這幾天農村都很忙,召開村民小組會議很難。他思考了一下說,這個責任由我來承擔。只要對孩子好,我想村民都是會同意的。我給你出證明。於是由村委會出面給又又指定了監護人。由張忠牛變更為又又的姑姑。之後,他們一行人拿著證明來到了十幾裡之外的禹王鄉中秦村,找到了又又的姑姑。

大家誰都沒有想到,到了又又的姑姑家,才發現姑姑也是一個殘疾人,是個啞巴。又又就是由這個姑姑撫養長大的。所以她對姑姑一家的感情很深。

當姑姑和姑父答應願意做又又的監護人時,又又高興地滿臉開花。這麼多年來,雖然姑姑一直撫養她,她吃著姑姑的奶長大,但是,她畢竟不是這家的人,姑姑畢竟只是一個親戚,而現在,她可以名正言順地成為這個家庭中的一員,成了姑姑的女兒,有了一個溫暖的家。她一下子感到非常的幸福。當時身邊所有的人裡看到這個場景,眼淚都在眼眶裡打轉轉。。他們都為做出這樣正確的選擇而欣慰。可憐的又又,不知親生父母在哪裡,就這樣被抱養到一個非正常家庭,從小在非正常家庭環境關中生活,心理上不知有多大面積的陰影。現在,總算有了一個歸宿。對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來說,有一個正常家庭照管,就是天大的幸福。這種幸福,對一般人來說,根本就算不上什麼。但對於又又來說,卻是生命中的一個奢望。

這一天,毛瑩業和他們一家在一起吃了飯。雖然是普通農民家庭的家常便飯,但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有非同尋常的意義。事情進展到這種程度,對大家都是一個安慰。

這一天,又又的姑姑和姑父同時出現在公證處。老公證員看完所有的證明材料之後,說,現在各種材料都齊全了,可以辦理公證手續了。並說,你們到樓底下繳納一下公證費就行了。又又問公證費多少錢,老公證員說,200元。又又一下子又急了,說,我身上就沒有這麼多錢。毛瑩業和毛輝林聽了,急忙向老公證員說明又又的情況,同時湊了200元替她繳納。老公證員問毛瑩業,你們幾個是做啥的?和這個女孩是啥關係。他倆告訴公證員,我們是市國貸局的幹部,是村裡的幫扶工作隊,這是我們的貧困戶。公證員聽了,沉默不語好長時間才說,我不知道你們是這種關係。我原以為你們是親戚,是給孩子爭遺產的。你們的精神我太佩服了,是真佩服!就在幾個人下樓,準備繳納費用時,忽然聽見二樓有喊叫的聲音,抬頭一看,老公證員推開窗戶正對他們喊道,你們幾個到樓下大廳去,到法律援助中心辦一個法律援助手續,我已經給你們聯繫好了,把你們的公證費全免了。

就這樣,又又終於拿到她自己應得的那份遺產。

事後,毛瑩業多次給我說過,為了又又的事情,他們一共到公證處跑了四次,到裴介鎮有關部門跑了三次,村委會開了四次介紹信和證明。毛暉林說,公證處的老公證員到最後都感動了,主動提出免去公證費。所以說世上還是好人多。

又又也給我說,我到銀行,到公證處,跑了幾次,他們都不相信我沒有媽媽。你不知道我有多傷心。真的,我後來都不想到那些地方去了。多虧了兩位毛叔叔,一直幫著我,鼓勵我,一直說有我們在,我們幫你。

現在我們回頭想想,當一個還未滿十六歲的孩子,獨自面對這麼複雜的事情,她是怎樣的惑慌、迷茫、無助。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無論無何也想象不出來的。

後來我們在一起議論又又為什麼不願意張天牛做她的監護人。毛瑩業說,因為張忠牛是一個單身漢,加上他哥哥張天牛也是一個單身,兩個人又都有間歇性精神病,這是一個不正常的家庭,一個女孩子怎麼能在這樣的家庭生活?所以,張又又不願意讓張天牛做他的監護人,完全能夠理解,我們也支持又又的選擇。

由於家庭的關係,又又初中沒有畢業就不再上學了。現在在一家飯店打工。毛瑩業就主動和自己的一個開醫院的同學聯繫,希望孩子到這個醫院工作。這位同學聽了又又的情況介紹之後,十分痛快地答應願意幫助這個孩子。希望她到醫院來,學一樣技術,學會計、B超都可以,將來就在醫院工作。但奇怪的是,又又一直沒有答應。

有一天,我們去看望張天牛,正好又又和他姑父都在那裡。張天牛的院子裡堆滿了玉米棒子,幾個人正在剝玉米皮。我們進門的時候,一隻小狗叫的很起勁,幾隻羊也是咩咩地叫個不停,院子裡很熱鬧。

互相打過招呼、閒聊幾句之後,我對又又說,又又,你現在還小,這麼大年齡的孩子都還在上學,你也應該學點真本事。毛書記介紹你到醫院學會計、B超,將來穿上白大褂,在醫院工作,那是多少女孩嚮往的工作,你為什麼不去呢?

又又雖然年齡小,但很有主意,她一直笑著,不吭氣。她的姑父也這樣勸她,但好像沒有效果。

日子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兩個多月。一段時間裡,我們沒有見過又又,只是從張天牛那裡打聽到,又又在縣裡一家飯店打工。每月能掙多少錢,他也說不清。

天漸漸冷了,我們一直惦記著又又。她現在在哪裡,在做啥?

有一天,毛瑩業忽然接到又又的電話,說是她的低保給取消了。聽聲音,情緒低落,很傷心的樣子。

毛瑩業立即趕到鎮民政辦諮詢。工作人員說,按照規定,作為戶主的張忠牛死亡後,其未成年的家庭成員不再享受低保政策,但可以申請五保或者孤兒照顧政策。但是,申請有一個審核的過程。而且,滿十六週歲以後就要取消。又又今年已經十五歲半了,最多隻能享受半年。所以重新申請也沒有多大意思。

那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有。咱們試想一下,如果把又又的戶口轉到張天牛的名下。張天牛享受低保,又又就可以跟著繼續享受低保。這對孩子當然是有有利的。你到派出所問問,看行不行。

因為牽涉到又又的低保,每月幾百塊錢,這對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的又又來說實在重要,所以一向性格沉穩、火燒眉毛也不著急的毛瑩業,諮詢出來就急不可待地趕到裴介鎮派出所。

派出所的同志聽完情況介紹之後,勸他先不要著急,給他分析說,一個未成年的孩子,按說是不能獨立成為戶主的。但這個情況特殊,是他父親死後自然繼承下來的。她要繼續享受低保,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戶口過戶到伯父張天牛名下。但過戶之後,原來的戶口就要註銷。現在國家在戶口管理方面管的很緊,限制戶口增長。以後要想獨立立戶難度非常大,幾乎不可能。另外,轉到張天牛名下之後,孩子要想另立門戶或者轉戶,都要經過戶主的同意,不然轉不出去。所以你們要和又又商量好,從長遠打算,就不要過戶。如果單從經濟利益考慮,過戶的好處很多。你們認真考慮。

事情有了轉機。毛瑩業立即和又又通了電話。但不知什麼原因,又又不同意把戶口轉到張天牛名下。

你再考慮考慮。毛瑩業說,我們隨時聯繫。

放下電話,毛瑩業就和我們幾個人一起分析,為什麼又又不願意把戶口落到張天牛名下。

一個說,又又現在好不容易一個人一個戶口,沒人管,沒人問,自由自在,她當然不願意過戶到張天牛的名下了。

一個說,張天牛家就不是一個正常的家庭。又又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好不容易擺脫了,當然不願意再回去了。

一個說,你站在又又的角度想一想,現在把戶口轉回去,將來就要贍養張天牛,一大堆的麻煩事。你們說又又願意不願意?

我聽了之後說,我接觸過又又,是一個很單純的孩子,不像你們說的那樣複雜。她不願意把戶口轉到張天牛名下,一定有其他的原因,可能感情上還是覺得她姑姑更親近吧。

張又又不願意把戶口轉到張天牛名下,而如果轉到她的監護人姑姑名下,又享受不到低保和五保戶的優惠政策,所以這件事就暫時擱置下來了。

時間又過去了好長時間。直到2017年11月6日晚,毛瑩業終於給我們說,張又又想通了,願意把戶口轉到張天牛名下了。又對我說,明天,又又要來,麻煩你帶著她到派出所去,把轉戶手續辦一下。

11月7日,晴天多雲。從起床開始,我就惦記著又又啥時候來。十點多鐘,我剛出門到走到舞臺前面,就見廣場上一輛電動三輪車疾馳而來,開電動車的人看起來好像見過,我問他是不是又又的姑父,他連忙點頭。只見又又和一個姑娘相跟上進了舞臺的大門。又又說這是她的表妹。又又很靦腆的笑著。臉上長了幾顆青春痘。問候之後,又又把自己的戶口本還有張天牛的戶口本都捧到我面前,怯生生地說,劉叔叔,麻煩你了。

看著比我女兒還小十幾歲的張又又,我很心疼。我故意問又又,你和你爸爸親還是和你姑姑親?

都一樣的親。又又很善良:不過小時候是吃我姑姑的奶長大的。

你和張天牛一樣親嗎?

都是我爸。他倆對我都好。

真是個好孩子。我說,又又,我們對你也一樣親。你現在還是個孩子,應該學點本事。雖然在飯店端盤子洗碗也能掙錢,但沒有技術含量。你將來大了、老了、病了怎麼辦?你毛叔叔在醫院給你找了一個工作,我覺得挺好的,你為什麼不去?

又又不好意思地說,我從小就招呼爺爺奶奶住院,厭倦了醫院的環境,一進醫院就難受。再加上我從小害怕打針吃藥,一看見白大褂就結(害怕)的。我真的不喜歡醫院,所以不想去。

喔,原來這樣啊。走。於是我開著車,拉著又又和她的表妹,出了大呂村。

此時此刻,陽光如此明媚。大呂村有幾家人準備給兒女辦婚事,大街上搭了好幾個綵棚,一片喜氣洋洋。又又說,叔叔,今天結婚的這麼多,是個好日子吧?我說,是個好日子。今天出門辦事一定順利,不信你看。

來到裴介鎮派出所。派出所的女同志告訴我,再到大呂村開一個證明,證明又又是大呂村的人,和張天牛是叔侄關係即可。

我們又轉回到大呂村,找到村委主任。村委主任很快就開好了介紹信,我們拿著來到派出所。派出所看完之後,很快就辦好了轉戶手續。

我說,又又,你看,今天辦事順利吧?

又又笑著看著我說,叔叔,真的是個好日子。

回來的路上,我逗又又:又又,你說幾個叔叔好不好?

又又說,叔叔真好。

和叔叔親不親?

和叔叔真親!

真心話還是假話?

真心話,叔叔!我心裡覺得你們最親!

那就好。我對她說,以後有什麼事,儘管給我們幾個叔叔說,叔叔們一定會盡力幫助你的。

真的謝謝叔叔!

寫這篇的文章的時候,我的心裡湧起一股熱流。我想起了一直默默幫助這個孩子的所有好人。公證處的老公證員,民政辦的幾個辦事員,裴介鎮派出所的戶籍員,裴介鎮政府所有關注又又的那些領導和朋友。他們那麼無私,那麼熱誠,那麼真誠。這個世界因為有了愛心,而顯得這麼溫馨,美好。就像今天的天氣,冬日暖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