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電線路工程量計算簡介

架空線路分為六個單項工程:工地運輸、土石方工程、基礎工程、杆塔工程、架線工程、附件工程。

工地運輸:工地運輸是指主要材料從集散倉庫運至沿線杆塔位置的運輸。

工地運輸計算公式:運量×運距

裝置性材料運量:設計用量×(1+損耗率)×毛重係數

按裝置性材料類別不同存在不同的損耗率和毛重係數,常見如下表:

材料名稱 單位 運輸重量 損耗率(%)

砼預製品(基礎底盤、拉盤) 塊 單件重量 0.5

建築材料 水泥 t (山地+高山)*2+5

砂 m3 1550kg (山地+高山)*3+15

石 m3 1600 kg (山地+高山)*5+10

砼杆 根 單件重量 0.5

塔材 t 0.5

線材 導線 kg W*1.15 (山地+高山)*1.1+1.4

避雷線 kg W*1.15 (山地+高山)*0.3+1.2

拉線 2.0

金具、絕緣子 kg W*1.07 金具1.0 絕緣子2.0

運輸方式:人力運輸、汽車運輸、拖拉機運輸、船舶運輸、索道運輸

平均運距:Σ工地倉庫距各杆塔位置的運距×相應的材料量/Σ相應的材料量,一般在工程設計資料中會直接提供平均運距。

土石方工程:分為基礎土方開挖、接地槽土方開挖、施工基面開挖。

土質:指杆、塔基坑的土質,分為:普通土、堅土、松砂石、岩石、泥水、流砂、水坑。常規是基坑選用土質含量較大的一種確定類別,現在概算工程也考慮按土質比例計算。

操作裕度:指基礎底寬每邊增加量,主要是用於施工人員的工作面。按不同土質操作裕度各不相同:普通土、堅土、水坑、松砂石為0.2m;泥水坑、流砂為0.3m;岩石(有模板)為0.2m,岩石(無模板)為0.1m。

放坡係數:是指基坑開挖時按一定的斜坡度開挖,放坡係數與土質和開挖深度相關。

計算公式:V=h/6×[ab+(a+a1)(b+b1)+a1b1]

h ——坑深

a(b)——坑底寬:基礎底寬+2×操作祫度

a1(b1)——坑口寬:a(b)+2×h×邊坡係數

4、接地槽:0.4×h×L

例題:已知一塔基,四個現澆基礎,基礎類型為2×2×3,土質類別為普通土。試計算該基礎土方開挖量。

解:普通土操作裕度為0.2m,坑深3 m時邊坡係數為0.3

每坑方量:V= 3/6×[2.42+(2.4+2.4+2*3*0.3)(2.4+2.4+2*3*0.3)

+(2.4+2*3*0.3)2] =33.48m3

每基方量:33.48*4=133.92 m3

三、基礎工程:常見預製基礎、現澆基礎、灌柱樁基礎

1、預製基礎:以“基”為單位,三類要素:杆組立形式、每基塊數,平均每塊重量,彙總統計工程量。是電杆常用基礎類形。

裝置性材料:底盤、拉盤、卡盤、拉棒、拉線金具等。

2、現澆基礎:按每基砼方量統計計算工程量,一般每基四腿,是鐵塔常用基礎類形,有板式、階梯式、淘挖式、斜插式。計算工程量分為:現澆砼攪拌及澆製、基礎鋼筋加工及製作、保護帽澆製。

(1)現澆砼分項工程中的幾個名詞:

超灌量:指基礎開挖會有一定的超挖量,造成砼澆築量增加。淘挖式基礎超灌量為7%,岩石灌漿基礎超灌量為8%。淘挖式基礎樣式如右圖:

高低腿:塔基四個腿不同稱為高低腿,定額人工、機械 乘以1.15係數。

基礎鋼筋制安:分為一般鋼筋、鋼筋籠,鋼筋籠常用於灌柱樁基礎。

地腳螺栓:塔與基礎連接使用,與此相關的是保護帽工程。

裝置性材料:水泥、砂、石、鋼筋、螺栓

基礎跳躍施工費:預製基礎和現澆基礎並用的工程,施工工藝存不連續產生的費用。

定額人工和機械費增加2%,(注意:不含高塔基礎、護坡、擋土牆等)

灌柱樁基礎:地基礎較差時常用的基礎類形,包括鑽孔開挖、灌柱樁砼、鋼筋。

主要參數:鑽孔——方式(人力、機械)、土質、孔深

灌柱樁砼——孔深、方量

與現澆基礎不同,鑽孔開挖不在土石方工程中計算孔深按不同土質累加計算。

例題:某塔基礎(一腳)如圖所示,試計算該基礎工程量,並套用相應定額。(暫不考慮損耗)。

基礎形號 XJ-1 單價

C20砼 10.35m3 水泥360元/t、砂56元/ m3、石48元/ m3

Ⅱ鋼φ16 490.1kg 3.6元/kg

地腳螺栓 12kg 5元/kg

保護帽 4個0.5 m3以內

解:基礎砼攪拌及澆製方量:

C20:10.35*4=41.4 m3

鋼筋制安:490.1*4=1.96t

工程量計算定額套用如下表:

定額編號 項目名稱 單位 數量 單價 合價

YX3-116 混凝土攪拌及澆製 每基混凝土量40m3以上 m3 41.4 183.50

YX3-101 基礎鋼筋加工及製作 一般鋼筋 t 1.96 469.92

YX3-117 保護帽澆製 每基方量0.5m3以內 基 1 125.73

裝材 水泥(0.344) t 14.24 360

砂(0.46) m3 19.04 56

石(0.85) m3 35.19 48

鋼筋 t 1.96 3600

螺栓 kg 48 5

三、杆塔工程:包括砼杆、鐵塔、接地裝置安裝,以“基”為單位。

杆:杆型可分為單杆、雙杆,杆型再細分又可以分為整根杆、分段杆。

分段杆中的幾個專有名詞:抱箍——分段杆連接件;杆頂封頭——砼杆為中空,安裝時頂端的封閉填充;拉線——為固定電杆,在電杆與地面間設置的斜線,一般由拉線金具與拉盤中的拉棒固定連接。

杆工程量統計——按杆重量、杆型、分段方式彙總統計,但杆重不計拉棒重量。

塔:分為鐵塔、高塔,鐵塔按重量區別統計工程量,高塔按塔高統計工程量。

塔材“大代小”——鐵塔是由各類型鋼、螺栓組裝而成,鐵塔中的型鋼類型較多,一些型鋼為非標件,可能在組裝時沒有,在保證應力荷載的前提下,一般使用尺寸大的代替,定額測算後設定“大代小”量為5%。

接地鋼材——接地鋼帶敷設按每基1根計算。

杆塔跳躍增加費——杆塔線路中混合有自立塔、拉線塔、電杆時,同樣安裝費需要增加跳躍施工增加費即:人工、機械調增2%。

耐張、拉線(杆)塔——在線路中杆(塔)兩邊架線受力不均衡時需採用耐張架設,即杆(塔)本身承受一定的張力。通常轉角、終端或在幾根自立杆(塔)中均需設置耐張杆(塔)。

全高、呼稱高——全高:指杆(塔)頂端至地面高度;呼稱高:指掛線串至地面高度。

裝置性材料:電杆、橫擔、塔材、螺栓、杆號牌;接地鋼材;拉線、拉線金具

四、架線工程:工程中導線、地線架設,按架設方式、導、地線截面積計算。

迴路數——線路中二(三)相為一回路,多回路是指線路中二個或三個這樣的二(三)相線路。

分裂數——線路中一個絕緣子串上懸掛的導線數,兩根為雙分裂,四根為四分裂,線與線之間用間隔棒分開。

已有一回,新建一回——在已有的線路上增加一條迴路,從中可以看出原有的土方、基礎、接地工程等不再計算,只增加了線架設、附件工程等。

同塔架設雙迴路——新建工程中按雙迴路架設。

跨越——指線路架設沿線遇到的物體,一般有高度要求,稱為跨越。

帶電跨越措施費——定額中的架線定額是按停電考慮,如果是帶電架設,則必需考慮帶電作業措施費。

裝置性材料:導線、地線。線材計算=線長度*相數*分裂數*單公里線重量*(1+損耗率)

例題:某段線路長度為10公里,導線形號為LGJ185/25,為三相單迴路,導線單重為0.7061kg/m,地線2根,形號為GJ50(1×19)單重為0. 4237kg/m,地形為平地,試計算該段線路的線材用量。

解:導線用量:LGJ185/25 10000m*3*0.7061*(1+1.4%)/1000=21.47t

地線用量:GJ50(1×19)10000m*2*0.4237*(1+1.2%)/1000=8.58t

五、附件工程:導、地線與杆(塔)的連接件,以“基”為計量單位,該章定額適用絕緣子懸掛,不包括耐張金具及耐張絕緣子安裝,耐張類安裝費包含在架線工程中。

綜合地形增加費:定額是按平地施工考慮,在其他地形條件下,人工和機械按總說明表中的“地形增加係數”表,按不同單項工程類別調增。

土石方按地形比例計算方式:現採用將工程中所有土質類型按100%計算挖方量,再按相應比例權數計算最終土質挖方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