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巨頭爲搶世界盃版權 各顯神通

導語:雖然中國國足並未入圍今年俄羅斯世界盃,但國內資本對世界盃仍虎視眈眈,其中世界盃的新媒體內容版權之爭更是引起行業巨震。

電商巨頭為搶世界盃版權 各顯神通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世界盃。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英語:2018 FIFA World Cup,俄語:Чемпиона́т ми́ра по футбо́лу 2018)是第21屆世界盃足球賽。比賽將於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羅斯境內11座城市中的12座球場內舉行。

這是世界盃首次在俄羅斯境內舉行,也是世界盃首次在東歐國家舉行,同時是繼2006年德國世界盃後世界杯再一次在歐洲舉行。俄羅斯世界盃共有32支球隊參加比賽;除去東道主俄羅斯自動獲得參賽資格以外,其他31支球隊將通過參加預選賽獲得參賽資格。世界盃期間,將在俄羅斯境內舉行64場比賽角逐出冠軍。2014年7月1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巴西總統迪爾瑪·羅塞夫交接世界盃主辦權。

世界盃“吸金”項目門道多

世界盃收益項目不可謂不多,其中最炙手可熱的,是電視轉播費,2010年南非世界盃,該項總收益高達27億美元,這項收益自1966年英國世界盃起,就成為世界盃和國際足聯最穩定的收入來源。

商業贊助則是世界盃收益中歷史最悠久的,曾經是世界盃最主要收入來源,近年來地位則有所下降。2010年南非世界盃,國際足聯指定了阿迪達斯、可口可樂、阿聯酋航空、現代集團、索尼、VISA六大合作伙伴,此外還有8家法定贊助企業,贊助資金總額為20億美元;相關紀念品銷售收入,是近年來上升勢頭猛烈的收益項目,2010年南非世界盃期間,國際足聯壟斷了所有帶世界盃標誌、名稱產品的特許經營權,並將之交由美國公司Global Brands Group總代理,該公司再以逐級出售特許權的形式層層分包。本屆世界盃紀念品銷售總收入高達40億美元,已超過電視轉播和商業贊助,躍居世界盃上最賺錢的經營項

縱觀體育產業發展三年,體育賽事版權成為巨頭公司紛紛佈局的重要資源。蘇寧、騰訊等巨頭公司在版權市場上動作不斷,新浪體育、愛奇藝、樂視體育等門戶類網站也獨闢蹊徑佈局賽事版權業務。

電商巨頭為搶世界盃版權 各顯神通

所謂有利益必有紛爭。各大電商蠢蠢欲動

此前,作為2018俄羅斯世界盃中國大陸區獨家全媒體播出機構,中央電視臺曾宣佈不對外分銷世界盃轉播版權(全媒體)。然而近日,中國移動咪咕公司正式宣佈成為2018央視世界盃新媒體指定官方合作伙伴,獲得世界盃全場次的新媒體權益。據悉,此次交易金額為近10億人民幣,除了獲得世界盃新媒體版權之外,中國移動還享有在央視投放廣告的權益。

電商巨頭為搶世界盃版權 各顯神通

主流視頻網站中,優酷宣佈成為2018世界盃央視指定新媒體官方合作伙伴,並拿到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包括賽事直播、視頻點播、賽場花絮等多項權益。藉此,優酷也成為了國內三家主流視頻平臺——“優愛騰”中唯一擁有本次世界盃直播權的平臺。阿里巴巴的各個業務團隊,淘寶、天貓、支付寶、餓了麼,也將會圍繞優酷的世界盃權益作聯動。

在此大背景下,對於沒有拿到直播或轉播版權的互聯網媒體平臺,只能比拼花式策劃力,積極探索新的玩法,力求在賽事視頻直播之外,挖掘出更大價值。誰能找到好的突破口,誰就能在這場世界頂級盛宴上分上一杯羹。

騰訊:梅西、鹿晗等頭部巨星一網打盡,線上線下全場景整合

一向“財大氣粗”的騰訊,在球星資源方面,依舊壕氣十足。騰訊體育宣佈,梅西、蘇亞雷斯、德布勞內、阿扎爾等11位球星組成“企鵝戰隊”,球員總身價超過10億歐元,在世界盃期間以獨特的巨星身份和視角,打造《與球星同行》、《巨星駕到》等多檔節目,為中國球迷獻上賽場內外豐富的獨家內容。

網易:簽下法國隊和德國隊,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於報道與互動

“各憑實力,一戰到底”,這是網易新聞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主題。在資金方面,今年網易投入近億元,進行世界盃報道。

PP體育:簽約20大國際球星,製作10000+各類球星短視頻

依託蘇寧集團的支持,PP體育預計將投入800人的團隊,為用戶打造一屆歡樂、有趣、專業的的世界盃。

電商巨頭為搶世界盃版權 各顯神通

資源方面,據瞭解,C羅、梅西、內馬爾等多位明星將接受PP體育專訪,出現在PP體育的節目中。現役10大球星以及退役的10大球星,也將加入PP體育“豪華陣容”,為中國球迷呈現賽場內外精彩花絮和獨家內容。

很明顯,隨著媒體生態的變革以及技術的進步,互聯網媒體在世界盃佈局上,也一直在“與時俱進”。同樣缺少賽事版權,能否用差異化的資源、內容、玩法和體驗留住用戶,考驗的還是各家媒體圍繞賽事IP創新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