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小孩,暑假都在做些什麼?

在一二線城市認識一些孩子,哪怕才一二年級,每天放學後、週末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的。英語、奧數的輔導班自不用說,為培養才藝報了鋼琴、書法、乒乓球,科技類的也不能落下……算下來,平均得報十幾個補習或興趣班,只有週日的半天是僅存的自由活動時間,應對偶爾需要的走親訪友。

家長的心頭都擰著一股繩,誰也不敢放鬆,誰都怕孩子輸在了人生的起跑線了。

別人家的小孩,暑假都在做些什麼?

暑假已經開始了,孩子恨不得滿世界撒歡。可是家長沒有假期呀,工作忙得不可開交,少有時間奔波接送孩子。而培訓機構也良莠不齊,價格倒是都不菲。天氣這麼熱,孩子不想大段大段時間地待在補習班興趣班教室,自己又要工作沒時間接送,真是棘手。

兩個月這麼長的假期,怎麼安排孩子才行呢?

HandyKid就有很多好看、好玩又好學的家庭科學啟蒙項目,每一個都有詳細的圖文教程,而且全是免費分享給家長朋友的。關注了HandyKid,相當於擁有一本每天更新的家庭科學藝術啟蒙指南。

別人家的小孩,暑假都在做些什麼?

我又要來誇你了,簡直神奇,做的手工實驗,接地氣,跟潮流,世界盃,暑期活動,小孩大人都樂意做,又長知識,分分鐘秒殺其他枯燥的科學公眾號。


科學小實驗——鉛筆刺不漏的水袋

材料:自封袋、水、削尖的鉛筆

實驗步驟:在自封袋裡裝上半袋水,封好。一隻手提穩水袋,將削尖的鉛筆快速戳入水袋中。可以發現鉛筆插進水袋,但水袋卻滴水不漏。

別人家的小孩,暑假都在做些什麼?

科學原理:塑料袋大都是聚乙烯製成的,聚乙烯分子形狀像長絲,非常柔韌。當鉛筆快速刺入水袋時,聚乙烯分子分離但不會破裂,在鉛筆周圍形成密封,所以水袋滴水不漏。


彩虹雨實驗

材料:杯子,剃鬚泡沫,食用色素

實驗步驟:杯子加半杯水,噴上剃鬚泡沫,滴入食用色素。

實驗現象:剃鬚泡沫像雲,而食用色素正像雨,看著顏色穿過“雲層”滴入水中,就像彩虹雨一般。

別人家的小孩,暑假都在做些什麼?

原理淺析:剃鬚泡沫疏鬆、多孔,密度大的色素可以順著泡沫慢慢往下滲透。色素會溶於水,因此在下沉的過程中,色素會慢慢擴散,最終形成漂亮的色帶。


Q彈的生雞蛋-科學實驗

材料:生雞蛋、白醋、杯子

實驗步驟:杯中放雞蛋,倒白醋,靜置2~3天,取出沖洗乾淨。雞蛋變成了半透明的彈彈蛋。

別人家的小孩,暑假都在做些什麼?

實驗原理:雞蛋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和醋酸會產生化學反應,生成了可溶的醋酸鈣及氣體(二氧化碳)等。

做完實驗,HandyKid的一個七歲小粉絲William打卡時,提交了自己的實驗報告:

別人家的小孩,暑假都在做些什麼?

還有很多3、4歲的小粉絲,爸爸媽媽代勞的實驗記錄都記著,“玩的很開心”,“觀察很仔細,問了很多問題”,“比上次進步在了哪裡”……

孩子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會不斷提出“為什麼”,爸爸媽媽可以把問題再反拋給他,引發他的思考。一起去查閱資料,尋找答案也是一件很有教育意義的事。

把實驗過程拍攝下來,讓孩子配音、配樂,又能鍛鍊了他的播音主持能力。趁著做實驗的開心勁,把實驗體驗和收穫寫成日記。對於親身經歷,又是自己喜歡的事,孩子一定很有話說。這樣假期作文完成了,重要的是鍛鍊了孩子的表達能力。


除了做科學實驗外,觀看經典紀錄片也會讓孩子收益頗豐,視野開拓到世界上最美的角落。對於孩子來說,紀錄片是一扇可以向外看世界的窗戶,足不出戶便可賞遍萬水千山,讓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更為開闊。

BBC經典紀錄片

1、《藍色星球2》

別人家的小孩,暑假都在做些什麼?

本片一上映,就被譽為“BBC史上最美紀錄片”,評分高居各類電視節目榜首。

這裡有北極熊出沒的北冰洋,有勃勃生機的藍色珊瑚環礁,有神出鬼沒的奇怪章魚。巨大的鰺魚飛躍到半空中捕魚、騎在虎鯨的背上,同它一起衝向魚群。大自然的奇妙景緻,四季更迭,動物的生存遊戲,不用任何語言來渲染,孩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2.、《冰凍星球》

別人家的小孩,暑假都在做些什麼?

這部紀錄片展示了鮮有人踏足的極地。以季節的變化為主線,從“大融化”的春天,到24小時極晝的夏日,再到大冰封的秋天,最後以漫漫極夜的冬天結尾。崩塌中的冰山,活火山的突然噴發,動物之間相互的角逐、廝殺……隨著全球變暖,以後再也看不到這樣的景況了。

3、《細胞內部之旅》

這部科普紀錄片是由世界頂級的分子生物學家和CGI動畫師共同打造,講述了一段我們感冒過程中,體內細胞世界發生的故事。

別人家的小孩,暑假都在做些什麼?

人體細胞如同最最精密的軍隊和工廠,各類細胞器各司其職,這是細胞體內的“高速公路”和“運輸工具”。▼

別人家的小孩,暑假都在做些什麼?

語言的習得,年紀越小越容易。三四歲的小朋友,母語已經能夠應付自如,而成年人花五六年認真學習也趕不上。千萬別因成年人自己對英語的畏懼,去侷限孩子在英語上的學習。多帶孩子看英語原版影片,讓孩子對外語耳濡目染,會比送去課外雙語班效果好很多。

孩子的世界比你所想象的要廣袤很多。他們對於外語的接受能力,也比你想象的更出色。


關於HandyKid

HandyKid專注兒童藝術科技啟蒙,介紹孩子喜歡的趣味科學小實驗、科技DIY項目等,平時也會推薦一些好的讀物和紀錄片。

關注@HandyKid,讓教育更精緻,讓陪伴更優質!

現在還可以加入HandyKid粉絲群,私信我“粉絲群”即可,等你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