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春秋时期的能人异士,都是这样的?

中国故事春秋时期的能人异士,都是这样的?

周初分封了几百个诸侯国,到春秋时期只剩下100多个了,中比较大的只有充、再楚、售、卫、热、米陈、蔡、郑、都想自己当上霸主。因此,大吴越等十几个国家。这些诸侯国,

有争霸成为在秋时期的主要特点。十几个大国,你争我夺,斗争物果先后出现了五个霸主,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是齐国 (都城临淄,在今山东淄博),齐国的国君襄公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异母兄弟。一个是公子纠,母亲是鲁国(今山东西南部)人。一个是公子小白,母亲是卫国(今河南北部)人。有一天,管仲对鲍叔牙说:“我看,将来继位当国君的,不是公子纠就是公子小白,我和你每人辅佐一个吧,将来定有所作为。”鲍叔牙同意管仲的主意。从此,管仲当了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老师。管仲带着公子纠躲到鲁国去了,鲍叔牙带着公子小白躲到莒(ja) 国(今山东省莒县)去了。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了一次内乱,齐襄公被杀。于是,纠在鲁国军队和管仲的护送下,小白在鲍叔牙等人陪伴下,兄弟俩同时赶回齐国抢夺君位。

中国故事春秋时期的能人异士,都是这样的?

鲁国君鲁庄公决定亲自护送公子纠回齐国。管仲对鲁庄公说:“公子小白在莒国,离齐国很近,万一让他先进齐国。麻烦了。让我先带一支人马去截住他。’ 事情就不出管仲所料,公子小白正在莒国的护送下赶回齐国,

一口气又追了30多里,远远看见莒国军队正在小树林边生火做饭,公子小白端坐车中。管仲在走近公子小白的途中,遇到鲍权牙的拦截。鲍叔牙知道管仲的用心,很不高兴地对管伸说:“管仲,你快回去吧。各人有各人的事,你不必多管。”管伸左右一看,鲍叔牙的那些随从的人,一个个横眉立目,摩拳擦掌,好像要和他拼命似的,再看看自己的人,比他们少多了,心想,硬碰硬非吃亏不可,便假装答应,退了下去。没走儿步,他突然回过身来,拈弓搭箭,对准小白射去。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

中国故事春秋时期的能人异士,都是这样的?

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一路跑回营中,不慌不忙地护送公子纠回到齐国去。哪里知道,他射中的不过是公子小白衣带的钩子,公子小白大叫倒下,原来是他的计策。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人齐国国境,小白和鲍叔牙早已抄小道抢先到了国都临淄。齐国原来主张公子纠为国君的大臣们,担心公子纠回来不知怎么处理,就对鲍叔牙说:“您要立公子小白为国君,公子纠回来了可怎么办呢?”鲍叔牙说:“齐国连遭内乱,非得有个像公子小白这样贤能的人来当国君,才能安定。现在公子小白比公子纠先回来了,这不正是天意吗?你们再想一想,鲁庄公护送公子纠回来,要是公子纠当了国君,鲁庄公肯定要勒索财物,齐国本来就够惨的了,这样一来,怎么受得了呢?”大臣们听鲍叔牙说得有理,便都同意让公子小白即位,就这样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过了好几天,鲁庄公才率领大军到达齐国的边境。他听说公子小白并没有死,而且已经当上了国君,顿时大怒,马上向齐国发动进攻。齐桓公只好发兵应战。两军交战鲁军战败。

中国故事春秋时期的能人异士,都是这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