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名村——大川村

湖北名村——大川村

大川村位於茅箭區的西南部山區,東與茅箭區武當街辦、馬家河村相連接,西與牛頭山森林公園相交,南與茅箭區賽武當管理局黃家村、營子村接壤,北與茅箭區二堰街辦百二河村交界。共有5個村(居)民小組,369戶、1087人,國土面積23.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8畝。

大川村群山起伏,山巒疊嶂,最高海拔雞鳴山1260米,最低處710米,西高東低,屬中低山區,全村森林覆蓋率97%。

相傳,明末清初,鄂東有兄弟二人,兄長叫大川,胞弟叫小川。兄弟二人為躲債,不遠千里,來到現在的大川村安家落戶。經過數十代人的繁衍生息,小川的後人遷到伏龍山下,大川的後人留了下來,繼續在此勞作耕耘,繁衍生息,大川村因此而得名。還有一個說法:受古氣候及古地質作用,大川境內地形切割明顯,山溝深流彙集成河,徑直注入百二河,且河流與百二河總體形成南北向的川流,因此叫大川村。

2011年,大川村積極招商,採用聯合開發、土地置換鋪面的發展思路,興建村綜合服務中心,村集體獲得了市值約400萬元門面房屋。

大川村農民經濟收入來源主要靠傳統種植業、養殖業、農家樂旅遊經濟、打工經濟等。2013年村委會成立村級建築公司,目前公司運行良好,僅此一項年可為村集體創收15萬元,2014年為村集體創收30萬元。

2001年,大川村利用城郊優勢資源在209國道沿線發展起了以“農家樂”休閒旅遊為龍頭的生態經濟。2014年農家樂發展到20家,共計接待遊客6萬人以上,年收入200餘萬元,解決就業人員60餘人。

2012年,大川村成功的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將菜地轉變為花卉、苗木基地,村民不僅獲得一畝地1100元租用費,還可以長期在園內打工掙錢。

2004年村委會投資10萬元,興建獼猴桃基地50畝,2014年村委會又先後投資30萬元發展獼猴桃基地100畝,年產量達50噸,年產值20萬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