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国玉玺的故事,真正的传国玉玺到底在哪里?

说起传国玉玺首先就要提到和氏璧,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给厉王。王使玉工辨识,说是石头,以欺君罪断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又献玉,仍以欺君罪再断右足。公元前690年,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问他,他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人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破赵,得和氏璧,嬴政命咸阳玉工孙寿将和氏璧磨平,雕琢为玺,即为传国玺。玺文由嬴政和李斯反复讨论,最终定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这八个字的撰写由天下书法第一的李斯足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将告成。此玉玺色绿如蓝,温润而泽,为整块玉石打磨透雕而成,方圆四寸(约合今11.2厘米,可谓巨大),上纽交五龙,通体剔透,气度至尊,堪称人间至宝。

中国古代传国玉玺的故事,真正的传国玉玺到底在哪里?

秦始皇一生曾数次出巡,相传当他有一次巡游至洞庭湖时,风浪大作,乘舟将覆,在这生死枚关的紧急关头,有臣僚献计把玉玺投入湖中可镇妖避邪,保全性命。于是秦始皇从腰中解下佩带的“传国玺”急投于湖中,湖面顿时风平浪静,秦始皇及其臣僚安然渡过了风险。8年后,秦始皇再次出行至华阴,有人拿着“传国玺”忽拦于道中,对始皇随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的代称)。”言毕便不见踪影,“传国玺”复归于秦始皇所有。

自秦朝以来,传国玉玺便成为天下共传之宝,国之重器。得到她的帝王,于是便可以心安理得坐江山,以为天命所归。没有得到她的帝王,则多少总感觉自己像个偷偷摸摸的小妾,并未经明媒正娶。 对传国玉玺的争夺,前后持续了一千五百多年。传国玉玺的每一次易主,便意味着一次朝代的兴衰更替。其中多少故事,多少悲欢,已无暇细表。

中国古代传国玉玺的故事,真正的传国玉玺到底在哪里?


秦末天下大乱,汉高祖刘邦领兵率先攻人关中。大军压境,秦亡国之君子婴将此玺献给了刘邦。刘邦得到此玺后,经过大小百余次血战,终于击败对手西楚霸王项羽,建立起汉王朝。刘邦即皇位后,便正式佩带起“传国玺”。西汉时,“传国玺”一直存放在长乐宫内,成为皇权的象征。西汉末年,大司马王莽独揽朝政,为了篡夺皇位,就命安阳侯王舜逼迫太后王氏交出“传国玺”。王太后眼见刘氏江山将落入王莽手中,却又无奈,一气之下,将玉玺掷于地,玉玺之上雕刻的璃虎被崩落一角。王莽得到玉玺后,将摔落的一角以金镶补起来。

王莽的新朝政权垮台时,传国玉玺就在王莽的尸体身上。后传东汉刘秀,传国玉玺重新成为了汉朝的玉玺,从刘秀开始,一直在东汉诸帝手中流传。后来朝代更换,传国玉玺几度失踪,至于以后,宋、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这块玉玺“奇迹”般地多次出现,连历史学家们都断言,无法论证为真。传国玉玺的消失,也标志着华夏文明的大地上王朝的一去不复。

中国古代传国玉玺的故事,真正的传国玉玺到底在哪里?

而真正的传国玉玺去了哪里,成了一个千古之谜,相信很多人都在寻找,但至今没有传出找到传国玉玺的消息,至于传国玉玺还能不能再消失千年之后重现,不知何时能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