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到2020年建成600個美麗宜居鄉村

鳳城資訊 日前召開的全市大走訪大落實新風行動推進會,正式下發《泰州市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一場村居環境整治攻堅戰全面打響。

這是我市打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仗,目的就是要讓新農村留得住詩意,載得動鄉愁。

行動目標:

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原文摘錄】通過三年努力,到2020年,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莊環境乾淨整潔有序,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核心解讀】根據行動計劃,未來3年,我市將以“清潔家園,美麗鄉村”為主題,以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為引領,以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持續改善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為滿足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強富美高”新泰州、促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具體目標是,在全市農村普遍開展“四清四化四改”行動,2018年9月底前,實現農村積存垃圾清運全覆蓋;2018年底前,實現農村“五面清潔”全覆蓋和農村通組入戶道路硬質化全覆蓋;2019年,全面啟動村莊汙水治理市(區)一體化建設;2020年全面開展村莊綠化、亮化工程,因地制宜增綠添綠,實現村內幹道路燈照明無死角。所有一般自然村莊達到“整潔村”標準,6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生活汙水處理設施。

重點任務之一:四治理

【原文摘錄】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廁所糞汙,治理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農業廢棄物。

【核心解讀】生活垃圾是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因素。今後3年,我市將全面建立“戶投放、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2018年,推進高港區深入開展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與減量化資源化試點建設,同步啟動鎮村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建設;2019年,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各市(區)至少選擇1個鄉鎮開展全域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建設鎮級再生資源回收分揀站;到2020年,市區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分類收運,靖江、泰興、興化市至少30%的鄉鎮開展全域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示範,建設縣級再生資源集散交易分揀加工中心。

今後3年,我市將實施農村廁所革命,消除露天糞坑,推進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建設改造,同步實施糞汙治理。到2020年,基本完成農村戶廁無害化建設改造,廁所糞汙得到處理或資源化利用。鼓勵鄉鎮黨政機關、鄉鎮衛生院、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集貿市場等公共場所的無害化公共廁所向社會開放。推動行政村村部、規模較大規劃發展村莊、有鄉村旅遊發展等實際需求的村莊配建公共廁所。

對於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我市今年將推進村莊生活汙水治理試點市(區)建設,完成清水通道沿線村莊生活汙水治理,各市(區)全面啟動和完成PPP項目前期工作;2019年,全面推動村莊生活汙水治理市(區)一體化建設,全市40%的行政村建有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到2020年,全市6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生活汙水處理設施,並逐步建立長效運行管護機制。

我市將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提升機械化還田質量,加強秸稈能源化、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綜合利用能力建設。同時,探索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模式,開展農藥化肥減量增效行動,到2020年,農膜和農藥化肥包裝物回收率達到80%。推進畜禽規模養殖場治理改造,加快小散養殖場(戶)畜禽糞汙社會化處理體系建設,到2020年,基本實現畜禽規模養殖場治理全覆蓋。

重點任務之二:四提升

【原文摘錄】提升村容村貌,提升村莊規劃設計水平,提升傳統村落保護水平,提升建設和長效管護水平。

【核心解讀】根據行動計劃,我市將開展農村地區道路環境綜合整治,完善通村組道路、入戶道路建設,基本解決村內道路泥濘、村民出行不便等問題。同時,全面清理河道亂倒垃圾、亂搭亂建、亂排亂放“三亂”現象;開展農村危房、破舊房、空關房調查,分別加強修繕整治、合理利用;因地制宜組織開展植樹綠化活動,優選生態環境基礎良好、積極性較高、具有一定規模的自然村莊開展綠化示範村建設;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推進衛生鄉鎮、衛生村和健康鄉村創爭工作;開展鄉村生態文明建設示範活動。

結合鎮村佈局規劃實施優化,我市將根據新型城鎮化進程,合理確定重點村、特色村等規劃發展村莊和一般村。全面完成市(區)鄉村建設規劃編制或修編,落實公共服務改善、基礎設施配置以及其它建設發展要求,與市(區)及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整治規劃、村土地利用規劃、農村社區建設規劃、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等充分銜接,鼓勵推行多規合一。

今後3年,我市將按照“保護優先、兼顧發展、合理利用、活態傳承”的原則,加大傳統村落保護力度,組織具有一定歷史沿革、保持傳統空間格局、留存公共空間記憶的村落申報省級以上傳統村落。我市將優先將傳統村落納入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到2020年,有效保護10個左右省級傳統村落。

我市將明確地方黨委和政府以及有關部門、運行管理單位責任,圍繞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道路修護、綠化養護、河道管護、公共設施維護等“多位一體”內容,按照“有規章制度、有考核標準、有管護隊伍、有勞動裝備、有經費保障、有督查獎懲”的“六有”要求,加快健全完善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推進智慧化管理。

重點任務之三:兩建設

【原文摘錄】建設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核心解讀】今後3年,我市將進一步充實、豐富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的實踐內涵,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要素紮實推進,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多可複製、能推廣的經驗。2018年,完成19個省、市特色田園鄉村試點建設;2019-2020年,全市每年建成15個左右特色田園鄉村。

在普遍改善村莊環境面貌、推進村莊生活汙染治理的基礎上,我市將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逐步引導規劃發展村莊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深入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有條件的地方,可圍繞特色風貌區域,整合產業、文化、旅遊等資源,按照“一村一品”思路,將美麗宜居鄉村串點、連線、成片,發展美麗鄉村示範區。到2020年,通過省級試點示範帶動,全市建成600個左右美麗宜居鄉村。

行動計劃明確,今後3年,我市將加大政府投入、金融支持力度,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強化技術和人才支撐,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美麗鄉村建設的良好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